選單

兒童說話吐字不清,醫生也不知道原因,這是怎麼一回事?

前不久,客服中心接到了一位南京家長的電話,對方在電話中說“老師你好,我們家孩子現在三歲半,吐字不清挺長時間了,去醫院做了檢查,可醫生說孩子沒問題,我想問問這是不是什麼語言問題啊?”隨後,這位家長更加詳細地介紹了孩子的情況。

兒童說話吐字不清,醫生也不知道原因,這是怎麼一回事?

小朋友叫做軒軒,家裡人是在孩子兩歲半到三歲左右時發現他說話發音有問題的,當時沒有在意,認為這可能是孩子還在學說話,所以發音吐字什麼的還不太清楚。但今年幼兒園的老師說孩子的發音很成問題,平時說話回答讓人聽不清楚。

迫不得已,家人只能帶著孩子前往醫院做檢查,但檢查結果卻是孩子沒有任何問題,既沒有生理缺陷,也沒有生病,身體的任何器官都發育正常。這下他們可有些不知所措了,既然孩子沒有生病,那為什麼他說話吐字就是說不清楚呢?

關於軒軒父母的這個問題,南京中心主任解釋說:

一般來講,大部分兒童的語言發展要經過四個階段,直到三歲之後才會逐漸成熟。在一歲左右時吐字發音不清楚尚屬正常,但到了兩三歲還是如此,基本上就可以認定為是語言障礙

從軒軒的年紀和語言特點來看,影響孩子說話的原因無非兩類,一類是生理缺陷造成的問題,比如舌繫帶短、隱性顎裂等等;另外一類就是後天因素造成的語言問題,比如功能性構音障礙、語言發育遲緩等等。

但孩子已經檢查完畢沒有問題,那基本上就可以認定為功能性構音障礙。關於這個問題,在之前的文章中也講過。

兒童說話吐字不清,醫生也不知道原因,這是怎麼一回事?

吐字不清兒童還有哪些特徵?

1.不會正常發音

由於長時間沒有接觸到正確字音的發音方式,不少語言障礙兒童在發音吐字的時候會明顯表現出錯漏、錯發以及氣流衝突的特徵。以前文中提到的軒軒為例,這個孩子在G、K、D、T等音系中存在不少的問題,比如將“開門”說成“抬門”,“哥哥”叫做“得得”。

2.相似字音的混淆

語言障礙兒童還存在一個比較普遍的特點,那就是相似字音的混淆。他們對於字音的理解基本上沒有問題,也能夠分清楚彼此的不同,但在表達時卻很容易將相似字音混淆,比如平翹舌不分、NL不分等等都是比較典型的例子。

3.錯誤發音形成習慣

由於長時間未曾接觸正確的字音,因而語言障礙兒童已經形成了相對穩固的錯誤發音習慣,例如去年矯正完畢的一個大舌頭兒童,他一開始對於G音和K音的表達非常頑固,不僅很難改變,而且還導致相似字音也串到一起。

事實上語言障礙兒童不僅可以從語言特徵上來分辨,還可以從年齡本身來分辨,例如大部分兒童兩歲之後進入語言模仿期(仿音期),此時他們已經可以較為準確的說出常用詞。若此時孩子有著不同於此階段的表現,父母們便要格外重視。

兒童說話吐字不清,醫生也不知道原因,這是怎麼一回事?

吐字不清的出現,也需要矯正

從目前的資料來看,許多語言障礙兒童在發音、吐字、闡述、詞彙組織等方面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問題不那麼嚴重的兒童,可能只對某個或某幾個字音產生不清楚的表述,但語言問題逐漸嚴重的兒童,將在多音系乃至於所有表達中都存在不清楚的狀態。

以功能性構音障礙為例,

多數兒童一開始只是有限的幾個字音

,例如N、L、G、K等等,但隨著年齡的增長,語言問題也變得更加嚴重,於是單個字音過渡到舌尖中音、舌根音等複雜的音系中。到最後,他們將出現整句整句的不清楚表述。

可能這個時候就有人問了“你說了那麼多,也沒有個解決辦法啊,這管什麼用。”的確,不管什麼語言問題,到最後都得談到如何改變。對於吐字不清這一類的語言問題來說,語言矯正無疑是一個最優解。

吐字不清問題本身,實質上就是一個

發音方式錯誤

,從而導致

錯誤發音習慣

形成的問題。因此,語言矯正幾乎是為他而量身準備的,從語言本身入手,改變錯誤字音的習慣,重塑兒童的發音方式,讓孩子的語言重新站在起跑線上。

兒童說話吐字不清,醫生也不知道原因,這是怎麼一回事?

語言問題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問題來臨後的拖延,太多的語言障礙兒童就是在這樣的拖延中最終喪失了語言矯正的機會。他們的結局,便是和不清楚的說話相伴一生,想想便讓人不寒而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