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媽媽,不要走”,你的這些行為可能正在加劇寶寶的分離焦慮

“媽媽,不要走”,你的這些行為可能正在加劇寶寶的分離焦慮

關注小雞彩虹,讓育兒變的更簡單

對於孩子來說,“父母要出門” 這事兒是他們長大過程中一個必然要過的坎兒。但是,很多寶寶會在爸爸媽媽離開時不斷哭鬧,讓爸爸媽媽無法離開。

“媽媽,不要走”,你的這些行為可能正在加劇寶寶的分離焦慮

因此,很多寶爸寶媽趁寶寶玩玩具或者睡覺的時候自己偷偷溜走,等寶寶醒來後看不到爸爸媽媽,反而更加焦慮。

“媽媽,不要走”,你的這些行為可能正在加劇寶寶的分離焦慮

寶爸寶媽出門前用各種各樣的方法哄騙寶寶,以零食或者玩具作應允,但回來之後卻不兌現承諾,以各種理由推脫。

“媽媽,不要走”,你的這些行為可能正在加劇寶寶的分離焦慮

爸爸媽媽對寶寶粘人表現出不耐煩,甚至歷聲訓斥,故意疏遠。殊不知,這些行為不僅沒有幫助寶寶更快脫離分離焦慮的情緒,適得其反的還加深了寶寶對寶爸寶媽的不信任。

“媽媽,不要走”,你的這些行為可能正在加劇寶寶的分離焦慮

三四個月大的寶寶,已經能夠區別熟人與陌生人了。進而對陌生人產生恐懼及逃避的反應。等到寶寶長到五六個月大的時候,會認定一個特定的物件,與他產生密切的依附關係。在寶寶的認知中,媽媽不見了,就是永遠的不見了,他們不具備物體恆存這個概念,所以就會產生

分離焦慮症

的現象。

分離焦慮沒有規律,也無階段性過渡。當寶寶出現分離焦慮症的情況時,寶爸寶媽們在生活中該如何正確引導寶寶呢?

鍛鍊寶寶的適應能力

“媽媽,不要走”,你的這些行為可能正在加劇寶寶的分離焦慮

當寶寶還小的時候可以

陪他玩躲貓貓

的遊戲,讓寶寶意識到“雖然看不到了,但是並沒有消失”這個概念。也可以逐漸延長與寶寶分開的時間,鍛鍊寶寶的適應能力。幫寶寶建立起 “物體恆常性”的概念,確認了“只是暫時看不到媽媽,但是依舊會回家”之後,分離焦慮也就迎刃而解了。

引入安撫物

“媽媽,不要走”,你的這些行為可能正在加劇寶寶的分離焦慮

寶寶分離焦慮症期間,寶爸寶媽也做不到時刻都在身邊陪護。所以為寶寶

引入安撫物也是一種很有效的方法

。寶寶和安撫物建立了“感情”,即一種存在的習慣。讓安撫物充當“陪伴者”的角色,透過心裡和生理上給予寶寶安全感。寶寶看到或摸到安撫物就會產生被安撫的作用。就可以有效的緩解寶寶的焦慮情緒。

給寶寶足夠的安全感

“媽媽,不要走”,你的這些行為可能正在加劇寶寶的分離焦慮

即使是短暫的分離,也要做認真的告別,明確自己什麼時候回來。當回到家時給寶寶一個擁抱,讓他意識到沒有被欺騙,分離也沒有他想象的那麼難。

當寶寶有分離焦慮的情況時,寶爸寶媽要給予他更多的呵護。維持與寶寶的良好互動,建立穩固的信任感。不要用訓斥、躲避等方法讓孩子迴避面對分離時的感受。引導寶寶正確的面對分離,控制自己的情緒,讓寶寶更有安全感。儘早走出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