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那些不可忽視的國學文化之從小培養坐立行走的好習慣!

中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禮”在國學文化中佔有不可撼動的地位。

禮無處不在,進食有禮、婚喪有禮、坐立行走也有禮。

俗話說:“坐有坐相,站有站相。”

孩子坐立行走的體態,無不透漏著一個人的氣質和教養。

那些不可忽視的國學文化之從小培養坐立行走的好習慣!

不學禮,無以立

”,從小培養孩子這些坐立行走的禮儀禮貌,就等於為孩子爭得一份立身保障。

除此之外,不正確的坐姿、站姿、走姿,也有可能引發脊椎骨彎曲,影響身體的正常發育,甚至可能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

藍莓媽媽為家長整理了坐、立、行走三部分的禮儀小常識,趕快從現在開始培養起來~

站姿 ·

站似一棵松

千萬別小看“站”這件事,在古代人衡量君子,站相就是其中一個準則,當然在現代也是一樣。

學生站姿是什麼樣的、軍人的站姿又是什麼樣的,都彰顯著人的學識涵養。

關於站立這件事,有些禮節是需要孩子注意和學習的。

那些不可忽視的國學文化之從小培養坐立行走的好習慣!

✦ 站立五注意:

①《禮記·曲禮上》“

立如齋

”:站立要像祭祀前齋戒時,那樣端莊持敬,挺直端正,不能一腳踏地,另一腳虛點地,身體傾斜。

②《禮記·曲禮上》“

立不方正不傾聽

”:聽別人說話時,要面朝對方,頭要正,不要歪著頭聽別人說話。可以體現出謙恭有禮,明辨尊卑上下。

③《禮記·曲禮上》“

立毋跛

”:主要指站立時重心偏於一足,歪斜不正。對於他人,這是態度非常無禮的表現。

④ 不能站在門的中央,妨礙他人的出入。

⑤ 當已經有兩個人並立時,更不能插在他們中間站立。

除了需要注意的禮儀之外,如果孩子站著的時候,習慣性倚靠某些物體,或含胸弓背聳肩,就要注意日後一旦形成駝背就很難改正了。

那些不可忽視的國學文化之從小培養坐立行走的好習慣!

北京市教委釋出標準的站姿“站如松”:

昂首挺胸,胸稍前挺,微收腹,兩眼平視前方,不聳肩,兩臂自然下垂,足跟靠攏,足間夾腳為45度。

除此之外,要注意身體重心的位置,應處於兩足見的前端,站得像松樹一樣端正穩健。

如果孩子不良站姿已經形成,現在開始矯正也是來得及的。

家長可以每天讓孩子靠牆站立,站立時腳跟、小腿肚、臀部要緊貼牆面,但是背部要離牆約5~8釐米。

這樣每天堅持做15分鐘,一個月之後就可能會有不一樣的變化哦~

坐姿 ·

坐立穩如鍾

在我們傳統文化中,對於坐的禮儀也有相應的淵源和要求。

在宋代以前,無椅凳,人們都是席地而坐。坐姿也與現在不同,是以兩膝著地,兩股貼於兩腳根上,類似於今日的跪坐。

一些關於坐的要求,雖然衍生於古代,但禮儀中也有大智慧,並且透過《禮記·曲禮》一書也逐漸流傳了下來,值得孩子學習。

那些不可忽視的國學文化之從小培養坐立行走的好習慣!

✦ 關於坐立的四禮:

坐如屍

:“屍”,其實是古代祭祀時代替神靈端坐在祭祀臺上的人,坐如屍就是說人要正襟危坐。

坐不中席

:就是說坐不要坐在中心位置,其中蘊含深刻的人生道理,就是為人處世,不要高調張揚,要謹慎低調的做人。

坐毋箕

:坐著的時候,兩腳張開而坐,形狀像畚箕。這樣的坐姿是非常不禮貌的,坐立不正,代表一個人態度無禮。

虛坐盡後,食坐盡前

:在一般情況下,要坐得比尊者長者靠後一些,以示謙恭。進食時要儘量坐得靠前一些,靠近食案,以免不慎掉落的食物弄髒了座席。

那些不可忽視的國學文化之從小培養坐立行走的好習慣!

現在的孩子不論在學校還是在家,普遍坐姿都不好。能躺著絕不坐著,能坐著絕不站著,即使是坐著要麼是趴在桌子上、癱靠在沙發或椅子上。

這樣不僅會影響到自身的脊椎發育,整體的觀感也不友好。那麼,正確的坐姿是什麼樣的呢?

家長可以結合教委一直提倡的“

一拳、一尺、一寸

”的標準進行練習。

那些不可忽視的國學文化之從小培養坐立行走的好習慣!

一拳就是身體與桌面的距離保持一尺,保持抬頭挺胸,防止駝背;一尺就是眼睛與讀寫面的距離,保持明視距離,防備近視;一寸就是保持孩子手指與筆尖的距離為一尺,防止孩子眼睛斜視和脊柱側彎。

還有孩子坐著的時候,習慣性托腮坐著。

長時間托腮很可能造成腮部所受的壓力過大,妨礙牙齒髮育。

並且長時間不端正的坐著,也可能造成脊椎受壓過重變形。

要想孩子坐又好又健康,沒有特別的捷徑,只能是家長和孩子坐著吃飯、學習、看電視時,多加指正,日復一日的養成習慣。

走姿 ·

行走一陣風

走路,可以呈現出一個人的精神面貌,走路樣子也決定著一個人的氣質。

在古代走路也大有學問,古代常行“

趨禮

,即地位低的人在地位高的人面前走過時,一定要低頭彎腰,以小步快走的方式對尊者表示禮敬。

那些不可忽視的國學文化之從小培養坐立行走的好習慣!

其實,趨禮在現今也並未消散,比如在電影院看電影大家落座後,後來者都會自覺的低頭彎腰,快速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以示對他人的尊重。

還有老友相見,或迎接客人,也往往快步走向對方,握手問候,以示熱情歡迎。

所以,端正孩子的走姿,傳達一些常用的禮儀是十分必要的。

那些不可忽視的國學文化之從小培養坐立行走的好習慣!

正確的走姿應當“行如風”,走路的時候身體要在中立位,且保持軀幹的正直和平衡。

兩肩自然下垂,兩臂也自然下垂,自然擺動,擺動幅度不宜過大。膝節和腳尖應始終正對前方,每步也不宜過大。

這樣不僅可以端正孩子的舉止,還能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走姿習慣。

如果孩子已經形成了裡、外八字的不良外八,也可以透過相應的訓練得到矯正。比如:

在地上畫兩條平行的直線,兩條間距為8~10釐米,然後讓孩子沿著直線走,步伐由小到大,步速由慢至快,走的時候挺胸收腹。

那些不可忽視的國學文化之從小培養坐立行走的好習慣!

Tips:家長注意提醒寶貝膝蓋的方向始終向前,腳步離開地面前的吃重點,應該在大腳趾和二腳趾之間。

經過今天對站姿、坐姿、走姿的講解,可見在我們的文化中,一個人一言一行有多重要。

其實,這不僅僅關乎孩子的外在,更是孩子學習為人處事,增長智慧、安身立命的不二法門。

簡簡單單的禮,卻也蘊含著深刻的人生道理。

學習禮儀,就是教會孩子做人做事。懂得剋制惡習、謙卑低調,成為他人尊敬且值得信賴的人,或許有一天孩子也因此多了更多機會。

·END·

本文為藍莓果教育集團創始人梅老師的個人公眾號“藍莓媽媽”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