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今天的你,又又又外貌焦慮了嗎?│軀體變形障礙

1

為了變美,你可以做到什麼程度?

近日,一種宣稱能夠永久瘦小腿的“小腿肌肉阻斷術”風靡某些網路平臺,有些做了手術的人曬出術前術後小腿對比圖,“真的瘦了!”的圖片和心得分享,讓很多想更瘦更好看的人躍躍欲試。

眼看被吸引的人越來越多,有專業醫生忍不住站了出來:“這其實是小腿肌肉阻斷術。”所謂

小腿肌肉阻斷術,是將支配腓腸肌的神經切斷,當你做一些需要調動相關肌肉的活動時,因為神經和肌肉之間的溝通渠道被切斷了,神經無法發號施令,肌肉像陷入藍色畫面bug的電腦介面一樣陷入癱瘓

,肌肉自然不能再收緊、有凸起的線條。

今天的你,又又又外貌焦慮了嗎?│軀體變形障礙

現在,在小X書上已經搜不到相關分享

這個貌似能使小腿變細的手術,真值得去做嗎?醫生髮出警告:需要切斷神經的“小腿肌肉阻斷術”,

除了感染、血腫、瘢痕增生等外科手術都會有的風險,還會帶來一些不可逆損傷

:因為腓腸肌癱瘓會降低小腿的肌肉力量,所以很多人術後會出現後側肌群無力或面板感覺障礙,嚴重者還會導致走路跛腳或麻木等。而且,小腿不只腓腸肌一個肌肉群,各肌肉群用進廢退,部分神經被切斷後,小腿可能反而會因為其他肌群的代償性增生,變得更粗。

這麼想想,真想透過手術永久瘦小腿,不如直接整個切掉??

在這個內卷的時代,連外貌身材也要一併捲起來。有人曬A4腰、反手摸肚臍、鎖骨放硬幣,就有人為了瘦去抽脂、切胃、催吐;有人曬蛇精臉,就有人為了五官完美去豐唇、隆鼻、削下頜骨……時至今日,更有甚者已經開始切開頭皮墊顱頂,注射玻尿酸做“精靈耳”……光聽著就讓人不寒而慄。

為了變美,你可以做到什麼程度?

網傳變美秘笈,一茬又一茬,不斷挑動著大家的神經。

2

病態的外貌焦慮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對自己外貌過度焦慮,甚至“整容成癮”,這就是一種病態了。如果一個人正在經歷嚴重的外貌焦慮,ta可能存在一種叫做

軀體變形障礙(Body dysmorphic disorder, BDD)

的精神障礙。

軀體變形障礙的主要症狀表現是患者對輕微的或自己想象出來的外表缺陷給予過分關注,這種“我的臉or身材不夠美好(實際上並沒有,或者很微小)”的先佔觀念,會佔據他們的幾乎全部心神,讓他們難以接受自己,並對相關方面反應過度,比如會不停地照鏡子、花很多很多時間反覆化妝、不化妝不敢出門,過分依賴外部評價、尋求肯定,等等。

軀體變形障礙屬於強迫障礙的一種,因此,軀體變形障礙(BDD)的治療和治療強迫症類似,需要12-14周的精神類藥物的治療,及配合心理諮詢。

其實,大部分BDD的外貌並無先天缺陷,即便有“自己認為不完美”的地方,如眼睛不夠大、鼻樑不夠高,等等,也不是真的就不好看,而是各有各的可愛。但是,當他們反覆糾結於自己的某些可能根本就不存在的小缺陷,因此自卑、外貌焦慮、抑鬱,甚至不敢出門,整個人生都被這種不存在的“不完美”所帶來的痛苦綁架。

(趙薇導演的《聽見她說》第一集,女主明顯就是一個BDD患者)

而且,外貌焦慮並不是女性會有,男性同樣可能會因為生殖器、身高、體型、外貌甚至禿頂而陷入外貌焦慮,甚至到病態的程度。當思聰將其抖音號取名為“無疫煩(吳亦凡)”,調侃意味之外,不也傳達出一些對英俊臉龐的豔羨。

當然,因為社會對女性的“規範性要求”,我們一般能見到的BDD患者,以女性為主。

3

我們為什麼如此外貌焦慮?

為什麼我們會對自己的外貌產生焦慮?主要有兩個原因:

1、成長過程中的創傷

我曾經有一個來訪者,是一個大學剛畢業的女孩,因陷入網貸危機來找我諮詢。她網貸的原因是嫌自己長得不夠美,所以貸款整容、辦健身卡、買高階化妝品,先從貸款幾千開始,後來雪球越滾越大,每個月要還上萬的利息,最後揹負三十多萬貸款還不上,才被家人知道。

諮詢中,女孩提及她小時候的一件事:從小,她就是偏胖的體型,因為上初中時穿裙子被人嘲笑“大象腿”,這種body shame讓她很多年都不敢穿裙子,大學時,她終於減肥成功,但又覺得自己臉型太方,眼睛不夠大,所以就貸款整容……

可能很多人去整容的原因,都如這個女孩一樣,成長中曾因身材、長相遭遇過別人的嘲笑、侮辱甚至霸凌,所以她們有一種“代償”心理,開始想盡辦法彌補自己的“缺陷”,讓自己成為別人眼中羨慕讚賞的美女。這種心理其實是不健康的,

這等於是認同了施暴者的價值觀,反過來自己對自己“施虐”

2、 社會輿論製造的焦慮

曾經何時,“顏值即正義”這句話,被好多人奉為真理。尤其在自媒體時代,鋪天蓋地都是網紅們曬出的“巴掌臉”、 “A4腰”、“筷子腿”,即便是當紅的流量明星,也免不了因身材和外貌不符合當下的“白幼瘦”審美標準而被眾人群嘲。這不僅是社會對女性的一種物化的評判,更逐漸成為女性對自己的要求,這種狹隘的審美,催生出眾多的“醫美”行業賺得盤滿缽滿。

更有些壞蠢的人不停帶節奏:身材管理不好,就是不自律,容顏不夠美是因為你又窮又懶,沒錢美容……

而作為一個生活在當代社會的人,很難不被這些資訊所影響。這些洗腦的話術讓很多人覺得:似乎只有變美這一條出路,只有更加符合這個時代審美才能更好的生存。

但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都會想想:當今的審美,真的是美的唯一標準嗎?就像古代,對女性的審美第一標準就是三寸金蓮要小。只以貌取人的人,難道不是很膚淺的嗎?以色事人,難道不都是最終色衰愛弛嗎?

今天的你,又又又外貌焦慮了嗎?│軀體變形障礙

有位網友曾在“外貌焦慮”的話題下留言:“社會灌輸的美醜標準背後都有它們的利益,護膚,整容,健身,說穿了都是生意,想賺我的錢。用騙的不行了,就開始用嚇的。美麗的標準可以有,但是應該要健康,多元,有包容性。想整容的可以,想健身的更好,但是不能利用輿論去用惡意傷害不想的人,特別說你醜是不努力,你胖是不自律,但凡有點常識就不至於這麼又蠢又壞。如果面板有健康問題屬於醫學範疇,如果體重影響健康確實要減,但是絕不是因為社會的恐嚇。”

真正的美,不應該被單一的定義在外貌和身材上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一個人豐富的學識、良好的素養、高貴的品質,這些都是美的,和皮囊無關。

我曾在一篇文章中寫過:“彩虹之所以美麗,是因為它接納了所有的顏色。”美應該是包容的、多元的,且是自己做主去定義的。你認為身高170cm亭亭玉立是美,那我也可以認為身高150cm小巧玲瓏也是美。一個人沒必要活在別人的評判標準裡,我知道什麼是美就行,沒必要非經得誰的同意,更沒必要經過“改造”去迎合某些標準。

坦然接納自己外貌中的“不完美”,是種健康心理的自我接納。當一個人對自己有正確的認知,自己肯定自己的價值,那才會生髮出積極、向上的動力,發揮出自己的特長,活出真實、健全的自己。

如果你曾感到這個社會對女性的偏見,那請不要再繼續被某些製造外貌焦慮的無良商家PUA了,學會獨立思考,去直面你的焦慮,先保證自己的心理健康,這比什麼都更重要。

參考文獻:

【1】李希軍。 脛神經腓腸肌肌支神經切斷術縮減小腿體積的基礎與臨床研究。

【2】騰訊醫典。軀體變形障礙。邱昌建

【3】抗精神病藥增效治療軀體變形障礙:2021年國際專家共識。2021。2。25

作者簡介:

野子,原名李榮,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國家二級心理督導師、沙盤遊戲寫作導師、舞動治療師、全國多家公益組織心理疏導志願者、歷任十餘年電臺心理夜話類節目主播。山東省作家協會會員,出版《玫瑰生涯。女性幸福人生全攻略》、詩集《地脈》、《靜美之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