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鄉情散文:老家的蒜麵條

鄉情散文:老家的蒜麵條

鄉情散文:老家的蒜麵條

文:張國強

老家豫東,似乎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午飯必是麵條。如果條件允許,或者家裡來客,午飯蒜麵條那是必然的了。

農村人愛熱鬧,吃飯時也愛湊一起。村口是條東西方向的“迎風渠”,渠的兩岸栽滿楊柳,春夏之交,惠風拂面,岸柳依依,陰涼的樹蔭吸引了眾多鄉親,大人們蹲坐在岸邊,邊吃邊聊,丫丫的兒童,端著小碗在大人們中間來回穿梭,像是在檢驗誰家的飯好吃似的。

“蛋蛋,來上二奶這,看,蒜麵條!”二嬸挑起一根麵條,向穿梭跑動的蛋蛋晃一晃,小孩子一看見是麵條,端著碗就跑向二嬸。

“嬸子,中午蒜麵條用的啥菜啊?”說話的是鄰居嫂子。

“茄瓜和洋蔥!”二嬸邊吃邊說,“本來想做韭菜雞蛋蒜麵條,一看韭菜黃了,就切個茄瓜洋蔥炒炒,你別說,吃著還中。”

“你們那樣做飯真麻煩,我吃蒜麵條很簡單,掐幾根青菜隨麵條下鍋,搗幾瓣蒜泥一拌,滴幾滴香醋,蒜麵條就成了!”說話的是玉金大爺(俗語,大伯),大爺單身一人,吃飯也簡簡單單。

“我吃蒜麵條啥菜都行,沒有菜,澆點蒜汁就妥了!”住在渠邊的鐵頭爺也笑著說。

日頭過午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語中,一頓飯就過去了,女人們領著孩子回家去了,男人們點支菸,靠著樹根歇息著,曾經熱鬧的“飯場”也在午休時安靜了。

高中上學那些年,學校離家幾十裡遠,月兒四十還不回家一趟。住校的日子,伙食單調,饃夾醬豆,或者饃就鹹菜,清淡的伙食,想吃碗麵條,簡直就成了奢望。每次回家,父親不等我發話,總是做頓麵條,如果我是晚上到家的,父親做的是雞蛋湯麵條,說這樣連饃帶湯都有了。如果我是中午到家的,父親就做頓蒜麵條,說這樣能擋飢不至於捱餓。當然了,最愛吃的還是父親做的雞蛋番茄蒜麵條。每年的暑假回家,父親菜園子裡各種菜都熟了,青青的荊芥嫩汪汪的,累累的番茄紅彤彤的,走在菜畦中間,滿是豐收的清香。午飯時,父親菜鍋燒熱,等熱油冒煙時,父親便放入切好的番茄,一番爆炒後,再放入適量的佐料和湯水,放上鍋蓋,等熱水燒滾,再放入攪拌好雞蛋,稍微加火,雞蛋飄起,色香味俱佳的番茄炒蛋湯就成了。等麵條煮熟過涼後,裝入碗裡,澆上蒜汁,潑上番茄炒蛋湯,最後,再放些荊芥葉提味,一碗讓人垂涎的番茄雞蛋蒜麵條成了。

結婚後,經常去岳父母家吃飯,岳父轉業後在信陽生活,信陽人愛吃米,北方人的岳父很不習慣,午飯時,岳母也常傷透腦筋,兩方面都要照顧,岳父午飯的飯桌上,經常是南方人的米飯和北方人的面飯。岳父的午飯很簡單,就是老家的蒜麵條,每次吃飯時,岳父就會問:

“國強,中午你吃啥?有米飯,有蒜麵條。”

我說:“蒜麵條吧!”

岳父笑著說:“總算有人和我一起吃蒜麵條了!那好,你剝蒜,等會兒咱下麵條吃!”

麵條盛上後,岳父在我倆的碗裡澆上蒜汁,我倆的午飯也就成了。看著岳父大口大口地吃著麵條,岳母一邊笑嘻嘻地說:“你看你爸吃著多香!這麵條有啥吃頭呢?”說完,便把炒好青椒肉絲放入我的碗中。

這些年,離家遠了,父親,岳父也相繼離世,但是,早年時的習慣還念念不忘,一到中午就想,“中午吃什麼呢?湯麵條,還是蒜麵條呢?”到門口的超市看看,青翠的荊芥葉,散發著誘人的清香,我突然想起,我好像許久沒吃蒜麵條了。買點番茄,買把荊芥,中午就吃番茄炒蛋蒜麵條吧,或許,遙遠的父親,也在看著我午飯怎麼吃的。

作者簡介:張國強,老家豫東平原,現在洛陽生活。熱愛鄉村,眷戀鄉土,力求用樸素的文字,傳達對故土的依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