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這類家務能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要多做,很多家長忽視了

成長一個孩子,幸福一個家庭,

影響一個社會。

生活中事情處處都與數學相關,小到時間、數量,大到花銷起居,孩子的成長、生活、學習也繞不開數學。

但有很多孩子覺得數學猶如“攔路虎”,學起來吃力,學完後去買菜依舊算不過小販,但又不能不學。家長也為孩子的數學成績操碎了心,焦躁、發愁甚至花著大價錢進行補習。

其實,孩子數學不好,可能缺乏一個更為科學的學習數學的方法,不如從現在開始瞭解數學思維,從根源上解決孩子數學不好的問題吧!

這類家務能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要多做,很多家長忽視了

01

數學並不是單獨存在

如果只是一串數、一個圖形、一條公式,學起來那是相當枯燥無趣的。但如果結合生活、結合孩子知曉熟悉的東西來學習,那便會激發孩子興趣和想象力,由此誘使孩子的探知慾。

因此,父母需要激發孩子創造性的思維,結合生活中的規律、空間對問題進行透徹的解析,讓孩子自己去經歷探究的過程由此獲得答案,往往印象深刻。

但如果家長總是執著於孩子的數學成績,讓他們沉迷解答數學題,孩子只會懂得當下這個題目要如何處理,至於為何如此這般處理便會產生大量疑惑,再遇到類似問題時也不懂該如何類比套用。

之後,無論是孩子刨根問底追問家長起因還是再次向家長進行類似問題的詢問,家長可能會變得不耐煩,而這些敏感的孩子很快就察覺到,之後也不再詢問,也不再對此產生興趣,甚至會萌發厭惡。

古言有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對於孩子的數學困惑,家長要做的是適當引導、併為孩子的探索保駕護航,而不是急於找出答案。

02

生活處處是數學

數學源自於古希臘語的μθημα(máthēma),有學習、學問、科學之意。古希臘學者視其為哲學之起點,“學問的基礎”。它包含著數量、結構、變化、空間以及資訊等概念。

例如在生活中的桌子,它的樣子具有空間、結構學原理,它的材質具有數量(重量、體積)、資訊(密度、價格)、變化(打磨、耗損)等原理。

我們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就從這些可見的習以為常的小事開始。我們繼續拿桌子舉例:

培養孩子的邏輯能力,桌子有什麼功能;

培養孩子的空間能力,桌子為什麼是這個樣;

培養孩子的結構能力,桌子腿在什麼位置上桌子既美觀又穩;

增加孩子的資訊儲備,什麼樣的桌子更適合什麼樣的環境(材質、大小、樣式)

這類家務能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要多做,很多家長忽視了

我們透過與孩子的交談、玩耍等,建立孩子對數學的敏感度;並在閱讀、寫作、畫畫中,讓孩子來自由表達自己的想法,我們透過這些想法,將其類比到現實孩子的生活中,增加孩子對數學的歸屬、認同感。

03

這類家務能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

我們平時收納的時候,會把書從矮到高排,把碗從大到小疊,甚至把衣服的顏色按從淺到深的順序排列。

你可能會問,“排列和孩子學數學有什麼關係呢?”

這類家務能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要多做,很多家長忽視了

關係非常大。因為排列的時候,我們首先要確定一個規律,比如從矮到高,就是高度依次遞增的規律。

其次,我們要識別出物品的這種屬性,並且始終用剛才的規律去表達。這對孩子的數學思維和邏輯能力都是很好的訓練。

拿一道小學題來舉例,用1、2、3這3個數字,可以組成多少個沒有重複數字的兩位數?

如果孩子思維混亂,想到什麼就寫什麼,那一定很容易遺漏。

但如果孩子按照規律,依次以這三個數字開頭,就能很輕鬆地寫出12、13、21、23、31、32這6個兩位數了。

這類家務能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要多做,很多家長忽視了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哪些數學活動可以幫孩子培養這種邏輯性的思維吧。

活動1 給吸管排排隊

上一節課,我們介紹了6個維度的比較遊戲,爸爸媽媽有帶孩子操練起來嗎?

拿長短來舉例,上節課,我們只要求孩子比較誰長,誰短,找到最長,最短。今天可要增加難度了。

我們需要孩子把長短不同的5根吸管,按照從短到長(或從長到短)的順序,依次排列好。就像小朋友在幼兒園排隊一樣。

需要注意的是,孩子的年齡不同,對排序活動的勝任能力也不同。所以一開始玩這個遊戲,我們可以給孩子一點“提示”。

這類家務能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要多做,很多家長忽視了

首先,準備5根吸管,分別剪成1cm,2cm,一直到5cm的長度。

接著,在白紙上畫出同樣長度的5條線段,像圖片裡一樣,從短到高,均勻地排列。

孩子需要完成的任務是,把吸管放到對應長度的線段上。

我們也可以線上段上粘上雙面膠,這樣孩子就可以把吸管固定在紙上,增加他的完成感和成就感。

這類家務能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要多做,很多家長忽視了

比如圖片裡的這套插座圓柱體,不僅能幫孩子做觸覺和視覺的訓練,同時也是一種帶自我糾正功能的排序玩具。

透過觀察圓柱體和孔的尺寸,孩子能夠練習匹配,把圓柱體放到合適的洞裡。

而當圓柱體太大,沒有辦法放進任何一個洞裡時,孩子會仔細觀察,或者搖晃洞裡的圓柱體,來找到放錯的那個。

類似的,我們也可以讓孩子做這類練習。

找一張硬紙板,在上面畫5個大小不同的圓,剪下來後,孩子就可以按大小順序,把圓形紙板歸位了。

這類家務能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要多做,很多家長忽視了

等孩子能熟練完成上面這些任務後,我們就可以不再給提示,直接讓孩子排序。

不同長短的筆,不同大小的玩具,不同高矮的瓶子,都可以讓孩子排排隊。

遊戲過程中,爸爸媽媽一定要注意,不要隨意糾正孩子。可能你叫他從小到大排,結果孩子從大到小排,甚至有兩個排錯了位置,都沒有關係。

肯定他的專注,提醒他再觀察一下,給孩子機會自己發現問題,才是更積極的引導方式。

這類家務能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要多做,很多家長忽視了

小樣媽給大家準備了一些電子版的素材,打印出來裁剪好後,就可以讓孩子邊玩邊練了。

活動2 大碗配大勺

如果覺得上面的活動對孩子來說太簡單,我們再來增加一點難度。準備4個大小不同的碗,4把大小不同的勺子。

首先,把碗打亂順序,請孩子按大小排好。

接著,把勺子也打亂順序,請孩子按照“大碗配大勺,小碗配小勺”的規則,依次把勺子放進對應的碗裡。

為了增加趣味性,你可以對孩子說,“大碗要和大勺做朋友,小碗要和小勺做朋友,你能幫他們找到自己的朋友嗎?”

這類家務能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要多做,很多家長忽視了

最後,請孩子閉上眼睛,我們把四把勺子重新打亂,拿走其中一把。接著問孩子,“這把勺子應該和誰做朋友呢?”

孩子可能會很困惑,不知道這把勺子對應的是哪個碗。這時我們可以啟發他,“把勺子重新排一排順序,是不是就能找到它的好朋友了呢?”

這個遊戲的重點在於,培養孩子整理的思想,這點對將來的學習很重要。

有些孩子做題時不仔細審題,也沒有整理“條件”的習慣。拿到題就做,結果越做越糊塗。

如果能在讀題的時候,就把題目裡的條件都用數學的語言整理出來,孩子的思路就會更清晰,也更懂得出題者的意圖。

活動3 會整理的孩子更聰明

其實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藏著很多排序的練習機會。

舉個例子,孩子回到家後,是不是經常把鞋一脫就進去玩了呢?

我們可以找一天,故意把鞋橫七豎八地堆在門口,然後對孩子說,“寶貝你看,這些鞋太亂了,容易把人絆倒,我們來擺整齊吧。”

整理鞋子的時候,我們可以一邊說,一邊做。

這類家務能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要多做,很多家長忽視了

“這是爸爸的鞋,一隻左腳,一隻右腳,兩隻要放在一起。”——這是教孩子配對。

“爸爸的鞋最大,寶貝的鞋最小,媽媽的鞋不大也不小。”——這是教孩子比較。

鼓勵孩子參與進來,他來整理,你來看,同時把孩子擺放的順序說出來。

“你擺的很有意思呢,先是爸爸的鞋,然後是媽媽的鞋,最後是寶貝的鞋。從大到小,真整齊。”

即使孩子沒有按照大小順序擺放,也不要糾正他,可以聽聽孩子的想法,看他為什麼這麼擺。

我們只需要在平時抓住機會,給孩子演示按順序整理物品就可以了。

和孩子一起整理他的書、玩具;洗完碗,請孩子放回廚房的抽屜;和孩子一起整理他的衣櫃,把衣服從長到短地排列。

這類家務能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要多做,很多家長忽視了

鼓勵孩子做家務,尤其是做一些整理工作,不僅能培養他的自理能力和獨立性,對於數學和邏輯思維的培養也很有好處。

活動4 誰先,誰後?

最後,我們來學習另一種維度的排序,按照時間先後排序。

很多媽媽會刻意教孩子看時鐘,認時間。但其實,能報出時間的孩子,並不一定真的理解時間的概念。

想要讓孩子明白什麼是時間,一個辦法是多在孩子面前使用代表時間先後順序的詞。比如首先、然後、最後、以前、以後、昨天、今天、明天等。

我們在做飯、疊衣服,給孩子講故事的過程中,都可以使用這些詞彙。

其次,我們可以透過遊戲,來幫孩子練習按時間順序排序。

這類家務能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要多做,很多家長忽視了

上面這張圖裡,首先有一個雞蛋,接著,雞蛋殼裂開了一條縫,最後雞蛋殼碎了,鑽出來一隻小雞。

假如3張圖的順序打亂,孩子能把它們重新排好嗎?

小樣媽給大家準備了26張這樣的3步驟排序圖,爸爸媽媽打印出來後,裁剪成卡片,就可以讓孩子來排順序了。是不是和小學語文的“給段落標序號”很相似呢?

由於我們的左腦負責處理語言資訊,右腦負責處理影象資訊。所以鼓勵孩子用自己的話把這些圖片串聯成一個故事,能夠促進左右腦的聯結,增強胼胝體的功能,讓大腦更有效地運作哦。

今天給大家分享瞭如何教孩子排序的內容。陪孩子玩這類遊戲,讓他在生活中多做一些整理類的家務,對他今後的學習、生活都大有裨益,一定要堅持做哦。

歡迎關注

您看了文章有什麼收穫呢?

大家記得關注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