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科普:醫生是如何診斷孤獨症(自閉症)的?

時不時有家長找到我,表示特別疑惑醫生給孩子下孤獨症診斷的過程。沒有帶孩子去看過醫生的家長,希望瞭解一下要做哪些檢查,以及整個過程是怎樣的;帶孩子去看過醫生的家長,則經常會質疑醫生的診斷是否太過倉促和草率。

○ 醫療檢查是為了排除其他病症

孤獨症的診斷,沒有特異性的檢查或者檢測可以確診,主要是依靠醫生的經驗來判斷。

但這並不意味著不需要進行醫療檢查,我們常常聽說孩子在進行孤獨症診斷的過程中,會進行腦電圖、血檢、尿檢等檢查。這些檢查並不是為了確診孤獨症,而是為了排除例如腦部疾病、遺傳代謝等其他病症。

○ 醫生面診才是確診的主要依據

真正用來診斷孤獨症的方法,主要是量表、家長主訴和醫生對孩子的現場觀察。醫生以量表結果和家長主訴為參考,主要還是依靠自己的現場觀察和自己以往的經驗,來判斷孩子是否有孤獨症。

○ 面診過程

有些家長認為醫生的診斷時間很短,大部分時間似乎在寒暄,因此斷定診斷結果不夠謹慎、縝密。其實,當我們家長和孩子一起進入醫生診室的那一秒開始,醫生就已經開始了觀察和診斷。

傾聽主訴:

醫生會首先傾聽家長對孩子的成長及行為描述,並讓家長填寫M-CHAT(幼兒孤獨症篩查量表);但家長的描述和判斷往往比較主觀和片面,所以醫生以此作為參考,但不會作為診斷依據。

觀察孩子:

在孩子進入真是那一秒開始,醫生就開始觀察孩子的入室反應和行為,還會觀察孩子的頭圍、面容、步態、語言、眼神等等。

在傾聽完家長主訴後,醫生會密切觀察孩子在沒有受到任何干擾情況下的自主行為,這個時候醫生往往會示意家長不要給予孩子任何提示、指示、呼喚等等干擾。

在這個過程裡,醫生會觀察孩子與家長、他人的互動情況,比如看孩子會不會觀察環境和他人、遊戲目的性強不強(診室一般有玩具)、遇到問題會不會主動找家長、用什麼樣的方式找家長等等。

然後,醫生還會逗引孩子,觀察孩子的反應,比如看孩子對醫生製造的異常聲音會不會及時回頭看、對醫生的問話是否及時恰當地回答、對醫生的故意嚇唬會不會感到害怕以及尋求家長的幫助等等。

詢問特殊症狀:

觀察完孩子的行為後,醫生會圍繞孩子的特殊症狀對家長進行詢問,比如孩子平時的呼名反應、與同齡孩子怎麼玩耍、說話怎麼樣等等。

實施篩查評估量表:

在上述過程裡,醫生已經完成了篩查評估量表的評判,比如對M-CHAT(幼兒孤獨症篩查量表)的判斷,對ADOS(孤獨症診斷觀察量表)的填寫,這些會作為醫生下診斷結果的參考,但不是唯一依據。

詢問出生、養育及醫療概況:

最後,醫生會詢問孩子的出生情況、父母的生育年齡、孩子的養育情況、是否在其他醫院就診以及就診結果,這些也會作為醫生下診斷的參考。

明確診斷結果:

最後,醫生會綜合參考家長描述和量表結果,主要還是以醫生自己的現場觀察為依據,明確做出診斷。

整個初診面診過程大概30-60分鐘,如果孩子表現疑似但不能確定,醫生會囑咐家長複診。

○ 寫在後面

以上是醫生診斷孤獨症的大致過程,但不同的醫生有不同的診斷風格,不同的醫院有不同的流程,所以具體到每個醫生的診斷,可能過程順序不太一樣。

比如,有的醫院是在家長進診室之前就填寫M-CHAT(幼兒孤獨症篩查量表),有的則是進診室後填寫。

但不管流程順序是怎樣的,正規的初次診斷過程裡的必備內容都包括了家長描述、量表的使用和醫生對孩子的觀察,其中醫生的觀察是最重要的依據。

-END-

○ 更多孤獨症干預知識 點選文末

閱讀原文

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