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14歲雙冠,但全紅嬋“不是天才”

14歲雙冠,但全紅嬋“不是天才”

教育的初心,從來都不是培養天才。

——

保護“全紅嬋”們

這屆體育健兒裡,全紅嬋無疑是最受矚目的小將之一。

她在冬奧會上完成了震撼世人的滿分三跳,又在“神仙打架”的全運會賽場上重演水花消失術,逆襲奪冠。

14歲雙冠,但全紅嬋“不是天才”

如斷崖直墜的溪流,像美人魚落入大海。

人們看著她從十米高臺一躍而下,身軀嬌小,卻蘊藏著強大的爆發力。

14歲,小荷初露尖尖角,她卻已經站上了世界冠軍的領獎臺。

14歲雙冠,但全紅嬋“不是天才”

“天才少女、天賦型選手”是流傳最廣的溢美之詞,還有不少如“夢之隊未來”“新晉跳水皇后”的期許也在悄悄萌芽。

14歲雙冠,但全紅嬋“不是天才”

△ 微博熱門詞條 “全紅嬋就是天才少女”

人們開始議論她的境遇有多麼傳奇,討論她的身材素質多麼超常……正如往年熱議姚明的身高、孫楊的臂長。

當稀世奇才的聚光燈打向全紅嬋,教練站在了所有聲音的對立面。他成為了第一個站出來潑冷水的人:

希望輿論停止渲染全紅嬋是天才的言論,她所付出的努力更應被看見。

這使小甘想起電影《天才少女》中的一句話:“孩子先是個孩子,其次才是天才。”

14歲雙冠,但全紅嬋“不是天才”

△ 電影《天才少女》中的神童

而在現實生活中,“全紅嬋們”其實並不罕見。

從奧數比賽的“最強大腦娃”、彈鋼琴的“絕對音準娃”,再到鄰居家常見的“考試高分娃”、“貌美仙女娃”,還有雞娃群裡“不雞自成娃”……

聰明、天才,甚至是“長得漂亮”,都是他們經常收受的讚譽。萬眾矚目之下,他們要被迫承擔超出年齡的壓力。

在天賦光環的掩蓋下面,人們往往忘了承受這樣褒獎的個體,還是個小孩。

01

是讚美,還是傷害?

在向世界展示完美的跳水技巧之前,全紅嬋接受的是每天400跳的練習,“在泳池裡浸泡到頭髮漂黃”。

14歲雙冠,但全紅嬋“不是天才”

△ 賽場上的完美一躍,代價只有全紅嬋自己知曉

沒有天生的強者。想家、會哭、畏懼,是每個孩子的必經之路,但全紅嬋目標明確,經過鼓勵後,沒有再退縮過。

使全紅嬋的天分得以顯現的,唯勤奮而已。

“誇耀天才,忽視努力”

的事件卻反覆在現實中重演。仍有很多父母受“雞娃”情緒影響,對讓孩子“成為天才”這件事充滿了執念。

不管是學業還是其他方面,都希望自己的孩兒擁有天賦,這樣就“更可能擁有一個光明的未來”。

14歲雙冠,但全紅嬋“不是天才”

而在評價一個孩子的時候,人們也往往會使用更省事且直觀的方法,忽視孩子的感受,單純從成人的角度進行評價——無腦捧就完事了。

問到考了100分便豎起大拇指喊孩子聰明,聚會見了孩子就說長得標緻漂亮,興許還要加一句“像TA爸媽”。

旁人偶爾幾句也許影響不顯著,可當父母建立了這樣的評價體系,孩子難免會基於這些先天性的稟賦建立一個自我衡量的座標。

14歲雙冠,但全紅嬋“不是天才”

過早地給孩子貼上“天才”、“聰明”、“高智商”的標籤,進行誇獎而非鼓勵,並不能幫助孩子形成正確的自我認知,反而像一道枷鎖,鎖住了孩子們的成長機會。

清華大學社科院院長彭凱平認為:

經常表揚孩子聰明,很容易激發孩子的固定型思維。

在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的定義中,“成長型思維”和“固定型思維”是兩種對能力發展的不同認知。

14歲雙冠,但全紅嬋“不是天才”

△ 兩種截然不同的思維方式

當孩子越發重視自己“聰明”的形象,並認為只有結果表現才能展示天賦時,他們會傾向於選擇輕鬆的任務從而獲得好評;

在另一方面,

爭勝心也滋發了更強的挫敗感

。他們逃避和忽略負面評價,當遇到解決不了的難題,或者見到更優秀的他人時,就會輕易地判定自己是一個“失敗者”,喪失繼續前行的勇氣。

02

教育的目標不是培養天才

教育的初心從來都是“育人”,即幫助孩子獲得堅定的自我價值感和健全的心智。

使孩子們透過體驗不斷學習的過程,意識到後天努力的重要性——

意識到天賦僅僅只是起點,人生需要終生耕耘。

而如果冠以天才的美譽,使成就感與努力脫鉤,那我們就會看到一個內心虛無化的個體:

14歲雙冠,但全紅嬋“不是天才”

找不到自我價值、失去前進的動力和方向——“飄了”,或者“茫了”。這樣的在讀高校生最近有了個新的形容詞:“

空心人

”。

教育改革前,我們能夠看到大量被符號化的天才。《人物》雜誌就曾刊登一篇專訪——“奧數天才墜落之後”,將這位在過去教育環境中產生的、在人生路上走丟的天才學子的故事娓娓道來。

14歲雙冠,但全紅嬋“不是天才”

△ 曾經的兩屆IMO冠軍付雲皓,圖源“人物”公眾號

曾經被認為前途無量的天子驕子得到教育資源的傾斜,在頂尖院校完成學業。

最終卻在他本可能大放異彩的學術界“消失”,他的人生軌跡既是一記警鐘,也引發更多人對“應試”“應賽”教育進行深刻反思。

國家政策之所以大力倡導素質教育,正是希望教育的本質能夠被重新喚醒:

教育的目標不是成才,而是賦予孩子追求幸福的能力:讓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這樣的TA是自己人生的掌舵人,有足夠強大的心臟去直面未來的風雨。

03

後 記

人們總熱衷於打造“少年天才”的神話,但神話的主角從來都不是刀槍不入,無戰不勝的。在每一個孩子成長為傑出的大人之前,往往都要經歷一段坎坷的“英雄之旅”。

14歲雙冠,但全紅嬋“不是天才”

作為家長、老師,亦或者其他青少年教育工作者:

我們

守望

著孩子踏上這樣一段旅程,而不是以片面的褒獎誘使TA停下腳步。

我們

指引

著孩子踏上這樣一段旅程,而不是界定TA理想的模樣、捆綁自由的翅膀。

我們

鼓勵

孩子踏上這樣一段旅程,正因為眾生芸芸,天資各異;正因為世間百態,甘苦兼有。

14歲雙冠,但全紅嬋“不是天才”

我們

如實地觀照

孩子的點滴進步,不為成為準繩、標尺;而是一面幫助孩子自省的明鏡。

14歲雙冠,但全紅嬋“不是天才”

等待每一個“全紅嬋們”堅定地走出、證出獨一無二的

TA

自己

,比任何傳記書裡的天才都活得

精彩有趣

點選瞭解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