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別去追求自己配不上的夢”?他們用行動告訴孩子:刻板印象,就是用來打破的!

你印象中的芭蕾舞演員是什麼樣的呢?

是這樣的?

“別去追求自己配不上的夢”?他們用行動告訴孩子:刻板印象,就是用來打破的!

這樣的?

“別去追求自己配不上的夢”?他們用行動告訴孩子:刻板印象,就是用來打破的!

還是……

“別去追求自己配不上的夢”?他們用行動告訴孩子:刻板印象,就是用來打破的!

這樣的???

你見過像這樣的芭蕾舞者嗎?

她,是繪本《誰說鱷魚不能跳芭蕾?》中的主角塔尼婭!

“別去追求自己配不上的夢”?他們用行動告訴孩子:刻板印象,就是用來打破的!

一天,她突然出現在了伊娜老師的舞蹈教室裡,想和大家一起學芭蕾舞!

“別去追求自己配不上的夢”?他們用行動告訴孩子:刻板印象,就是用來打破的!

伊娜老師和孩子們決定讓她留下來。(畢竟,誰有那麼大的膽子敢對一條400斤的短吻鱷說不呢?)

可問題來了,她龐大的身軀和長長的尾巴造成了不小的麻煩。

“別去追求自己配不上的夢”?他們用行動告訴孩子:刻板印象,就是用來打破的!

為了讓塔尼婭登上舞臺,伊娜老師和孩子們想出了一個主意——他們為她專門編排了一支舞蹈。

“別去追求自己配不上的夢”?他們用行動告訴孩子:刻板印象,就是用來打破的!

公演當天,一切都進行得很順利,塔尼婭和孩子們都很享受這個舞臺,觀眾們也特別喜歡。

“別去追求自己配不上的夢”?他們用行動告訴孩子:刻板印象,就是用來打破的!

可在沒有任何徵兆的情況下,鱷魚舞者消失了!原來……

“別去追求自己配不上的夢”?他們用行動告訴孩子:刻板印象,就是用來打破的!

她回到了野外,把這支特殊的芭蕾舞教給了她的動物朋友們。

《誰說鱷魚不能跳芭蕾?》的故事情節很簡單,但背後的意義卻令人深思。

這本書的英文名字叫做Dance is for everyone。

每個人都可以舞蹈,不論你的種族、性別、年齡、身材、能力、家境,只要熱愛,都有嘗試和追尋的權利。

書中塔尼婭龐大的身材、長長的尾巴就像是一種象徵,它象徵著現實世界的種種成見和世俗眼光中的限制因素——

男孩子不能學芭蕾,太娘了;

芭蕾舞可不是給胖子準備的,他們跳不了;

窮人家的孩子還想學芭蕾,別去追求自己配不上的夢;

歲數這麼大了跳不動芭蕾了……

可現實世界的一個個例子也已經給了這些成見無數個響亮的耳光:

非洲男孩Madu赤腳在雨中泥地上跳芭蕾的影片在網上走紅。對當地人來說,芭蕾舞是一種看起來可笑又奇怪的“外來舞種”。

“別去追求自己配不上的夢”?他們用行動告訴孩子:刻板印象,就是用來打破的!

非洲原住民大多隻會跳屬於他們自己的舞蹈,沒有人會去學芭蕾,更不要提男孩子學芭蕾了。Madu在舞蹈學校看上去是那麼格格不入。

“別去追求自己配不上的夢”?他們用行動告訴孩子:刻板印象,就是用來打破的!

但他人異樣的眼光和旁人嘲笑的聲音並沒有阻止Madu追尋夢想的腳步。

“芭蕾是我的生命,當我跳舞的時候,我感覺我在做夢,正站在世界之巔。”

Madu的父母一開始也很不解,覺得孩子在胡鬧,但儘管如此他們也沒有阻止Madu,更沒有扼殺他的夢想。

“別去追求自己配不上的夢”?他們用行動告訴孩子:刻板印象,就是用來打破的!

Madu的媽媽說:

“他跳舞時,我就感到開心,看他跳舞給我帶來了許多快樂。”

當Madu收到了來自紐約芭蕾舞劇院附屬學校的入學通知書和全額獎學金時,媽媽更是無比驕傲:“這是我的兒子,我真的難以置信!”

無獨有偶,在中國雲南,9歲的芭蕾女孩鄔剛雲也讓大家震撼不已。鄔剛雲生活在雲南貧困縣的貧困村,雲兒的媽媽開了家豬肉店,爸爸在外面跑車拉活,雲兒還有一個妹妹,一家人的生活很拮据。

“別去追求自己配不上的夢”?他們用行動告訴孩子:刻板印象,就是用來打破的!

但云兒真的熱愛芭蕾,沒有老師的教導,雲兒就看著影片自己學,路過雲兒家的肉店你會看到這樣一幕:在血沫飛濺的豬肉攤位上,媽媽在前面忙碌著,在她身後,女兒正忘我地翩翩起舞。

“別去追求自己配不上的夢”?他們用行動告訴孩子:刻板印象,就是用來打破的!

雲兒在豬肉店練舞的時候,總能引起路人好奇的目光,如果換做一般的媽媽也許會覺得難為情甚至丟人,會讓孩子趕緊回去,別出洋相。

但從小生活在大山裡、知識文化水平有限的雲兒媽媽卻並沒有這樣,她說:

只要孩子喜歡,大人就得幫幫她。

“別去追求自己配不上的夢”?他們用行動告訴孩子:刻板印象,就是用來打破的!

她會一邊剁肉一邊幫女兒數拍子。還會看影片向別的媽媽學習,“人家媽媽怎麼喊,我就怎麼喊,人家媽媽怎麼做,我就怎麼做”,幫助女兒練習。

如果說Madu和鄔剛雲向我們證明了芭蕾不分貧富,那麼被稱為“最美芭蕾奶奶”的77歲的Suzelle Poole則用行動告訴所有人,芭蕾不分年齡。

“別去追求自己配不上的夢”?他們用行動告訴孩子:刻板印象,就是用來打破的!

Suzelle奶奶因為熱愛芭蕾從7歲跳到了77歲,跳了整整70年。有的人也許覺得她一定是天賦異稟的天才型選手,但事實上,她的先天條件很不好。若不是遇到了人生導師,以及自己日夜不停的努力,恐怕根本沒有現在的成就。

“別去追求自己配不上的夢”?他們用行動告訴孩子:刻板印象,就是用來打破的!

學生們很喜歡她,看見她,就彷彿看見自己的未來。“她就是我長大後想成為的人”

“別去追求自己配不上的夢”?他們用行動告訴孩子:刻板印象,就是用來打破的!

來自美國的Erick和Lizzy也改變了人們對芭蕾舞者體型的偏見,將歧視嘲笑踩在了腳下。

“別去追求自己配不上的夢”?他們用行動告訴孩子:刻板印象,就是用來打破的!

▲在舞池中旋轉跳躍的Eric

“別去追求自己配不上的夢”?他們用行動告訴孩子:刻板印象,就是用來打破的!

▲在舞蹈教室努力練習的Lizzy

Madu、鄔剛雲、Suzelle奶奶還有Lizzy和Erick,他們所有人都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了

Dance is for everyone

。雖然對於他們來說,追尋自己的熱情所在要比常人付出更多的艱辛與努力,但就像Lizzy說的:

“越來越多的刻板印象一定會被漸漸打破,雖然這可能需要人們付出兩倍甚至更多的努力,但為了證明刻板印象是一個錯誤的存在,這些努力都是值得的。千萬不要讓任何人成為你的阻礙,去做你想做的事,成為你想成為的自己。”

其實,說到底,社會大眾的認知從來也都不是固定的。

刻板印象和成見歧視本來就是人造產物,都來自人們的自以為是。

要知道,芭蕾在誕生之際,大部分演員都是男性舞者。人們一度認為古典芭蕾舞所代表的是陽剛之氣和男性的威嚴,在那個時代,女孩子要是說“我想成為首席芭蕾舞演員”反而會被嘲笑。

“別去追求自己配不上的夢”?他們用行動告訴孩子:刻板印象,就是用來打破的!

▲ 漫威電影蜘蛛俠的扮演者荷蘭弟在成為電影演員之前,

一直在練芭蕾和體操

再比如當今所謂的“女粉男藍”的流行配色在幾百年前剛好是反過來的。18、19世紀的天主教國家認為粉色是血液稀釋的顏色,象徵著力量和野性,而藍色則是典型的女孩色,因為淺藍代表著純潔。

“別去追求自己配不上的夢”?他們用行動告訴孩子:刻板印象,就是用來打破的!

▲ 拿破崙麾下的騎兵團,就是穿著粉紅色軍裝,

席捲了大半個歐洲。

直到二十世紀初,普遍的穿衣法則還是男孩穿粉色,女孩穿藍色。因為粉色代表堅定和勇氣適合男孩子,藍色精緻優美適合女孩……

所以你看,人們的思想只是被時代綁架了。若是因為這些刻板印象就放棄自己的熱愛,多麼可惜且不值得啊。每個人都不應該被刻板印象所定義,不是說男生就要怎麼樣,女孩才能怎麼樣,年輕人要怎麼樣,老年人不能怎麼樣……

我們應該要讓孩子知道,每個人,只要不違法犯罪、干擾他人,都有權利去追尋他們熱愛的事物,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

“別去追求自己配不上的夢”?他們用行動告訴孩子:刻板印象,就是用來打破的!

就像書中的伊娜老師和同學們一樣,他們沒有因主角的特殊而嘲笑、歧視或者否定她。面對塔尼婭造成的麻煩,老師和孩子們想的也只是如何去更好地幫助她,友善而溫暖。

還有塔尼婭,雖然作者並沒有用文字著力刻畫,但我們若是仔細想一想,獨自離開森林,來到人類世界學習自己熱愛的芭蕾,又需要多麼大的勇氣。她對芭蕾的熱愛溢於言表。

這個故事所描繪的人和事都會對孩子們產生積極的影響。特別是,孩子們還沒有形成自己的世界觀,他們聽過的話語、見過的畫面、讀過的文字都會深深地印在腦海中,一點點塑造他們的認知。

“別去追求自己配不上的夢”?他們用行動告訴孩子:刻板印象,就是用來打破的!

繪本的意義也正在於此。我們對孩子們的教育、引導和培養,帶著他們去閱讀,去認識這個世界,會幫助他們成為一個擁有open mind的人。

一方面這對他們的人生有利,長大成人後不會被世俗的眼光牽絆和束縛,有勇氣去追尋自己的夢想、敢於冒險,可以擁有更廣闊的天地;

另一方面,他們也是未來的希望,他們的認知也將會重新塑造這個社會的世界觀、價值觀,讓未來的我們能擁有一個更開放、更包容、更友好、更溫暖的世界。

“別去追求自己配不上的夢”?他們用行動告訴孩子:刻板印象,就是用來打破的!

書中的世界就像是美好的烏托邦,但我們可以一起努力讓它變成現實。也希望這本書可以給在追夢路上的孩子們帶來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