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餘秋雨前往印度恆河考察,接待人員大言不慚道:“中國再過二十年,便能追上我們”

你可曾聽說過印度的恆河?

恆河在印度人眼裡是極其神聖的存在,遵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河流文化,視恆河為他們文明的搖籃,坊間更是流傳著“乾了這碗恆河水,來世還做印度人”這樣的傳說。

餘秋雨前往印度恆河考察,接待人員大言不慚道:“中國再過二十年,便能追上我們”

為一睹恆河真面目,1999年,餘秋雨到印度恆河考察,有專程的印度人接待。

此前餘秋雨便對印度的“恆河晨浴”有所耳聞,滿懷期待地想要一睹恆河的風采,但卻怎麼也沒想到,到了恆河岸邊後,內心的期待和喜悅瞬間蕩然無存,強忍著胃裡的翻騰,只覺得頭皮發麻,心情沉到谷底。

他看到了怎樣的一副畫面呢?

河邊極其擁擠,半數人都是患病的乞丐,河岸一路都是骯髒破舊的舊屋,河裡泡著無數黑乎乎的人,男女老少都有,有人因為寒冷而泡的瑟瑟發抖,卻仍然堅持著“沐浴”,放眼望去,密密麻麻全是黑乎乎的人。

餘秋雨前往印度恆河考察,接待人員大言不慚道:“中國再過二十年,便能追上我們”

他們的臉上沒有笑容,也沒有任何交談,各自心無旁騖地飲著恆河水。岸邊還有人蹲在臺階上刷牙,一口又一口,喝下再吐出。

而這些和接下來的景象相比,只能算是小兒科。

餘秋雨前往印度恆河考察,接待人員大言不慚道:“中國再過二十年,便能追上我們”

只見河邊不遠處,有廟宇在露天火化,骨灰被公然撒入恆河,還有拉著逝者的車直接將遺體拋入到恆河。遠方的河水中央,還漂浮著各種動物的屍體以及排洩物,越往前走便越覺得臭氣熏天。

這一切的一切全然無所避諱,岸邊和河裡的人像是司空見慣般無動於衷,仍然自顧自喝著恆河的水。

餘秋雨前往印度恆河考察,接待人員大言不慚道:“中國再過二十年,便能追上我們”

到這裡,餘秋雨再也忍不住了,直接趴在船邊狂吐不止,眼瞧著旁邊負責接待的印度人對這一切視若無睹,深感自己的承受能力還是太脆弱。

待到冷靜下來後,餘秋雨自顧自感嘆道:

“人之所以人,應知道何為該做何為不該做,如今看見此番景象,尤為感謝我們的先秦賢者,將禮儀之道傳遍民間。”

有意思的是,印度接待者反而以此為榮,看到他面色沉重,以為他是被印度的文明所震撼,便笑著安慰餘秋雨說:“你們無需感慨,相信再過20年,中國一定可以追上印度。”

餘秋雨頓感無語,卻也知道爭辯沒有意義,強擠出一抹笑容,有氣無力地說:“印度真是個神奇的地方,我們可能這輩子都難以追上了。”

這匪人所思的一幕被餘秋雨記錄在《千年一嘆》中。

以往餘秋雨的文字風格以優美著稱,但親眼目睹過印度人眼中神聖的“恆河”後,即便是信奉唯美主義的餘秋雨,也是在不願將這一切寫得具有美感。

他雖不願藉此表達鄙視,但也不願忤逆自己的良知,在他看來,那些難以入目的骯髒和醜陋,絕不該這樣毫無節制地釋放給自然,這裡落後風俗的悲哀,關係著全人類。

餘秋雨前往印度恆河考察,接待人員大言不慚道:“中國再過二十年,便能追上我們”

到這裡你便該明白:

文化傳承對一個民族的重要性,我們之所以優秀,是因為那長達5000年的文化底蘊無時無刻不在滋養著每一代華夏兒女,讓我們得以在幼年時,便懂得何為禮儀,何為規矩,何為方圓。

至此,餘秋雨被徹底驚醒,肩負著沉重的文化使命四處遊歷考察,足跡遍佈國內外,將自己對各種地方文明的所見所聞,寫入《文化苦旅》、《行者無疆》、《中國文脈》、《千年一嘆》四本書裡。

其中《文化苦旅》一經問世,便在市場上掀起驚濤駭浪,一夜之間炸響整個中國文壇,無數作家自愧不如,余光中把餘秋雨和朱自清和錢鍾書並立,金庸先生更是把餘秋雨和魯迅並立。

多家出版社絞盡腦汁欲爭奪餘秋雨的書目版權,如能搶到幾本書的版權,社內便是一片歡騰,不僅如此,就連零售商都必須搭配著買其他輸,才能搶到出版社的配額,一時洛陽紙貴,人人爭讀餘秋雨,徹底將他送上聲名的巔峰。

餘秋雨前往印度恆河考察,接待人員大言不慚道:“中國再過二十年,便能追上我們”

登上神壇的餘秋雨,並未因聲名停下腳步,在印度所看到的那一幕是他揮之不去的心結。

起初他想不通印度人謎一般的自信,後來聯想到印度文明在歷史長河的中斷和衰退,終於在冥思苦想中徹底頓悟:

那是放棄自己的文化傳承和禮儀的後果!

為此不惜蟄伏整整30年,一門心思撲在被譽為中華文化瑰寶的《道德經》上,耗盡30年心血,75歲的餘秋雨再次讓中國文壇掀起波瀾。2021年,《老子通釋》重磅問世,再次將沉寂多年的餘秋雨推至文壇之巔。

他用極其接地氣的語言,將《道德經》的內在邏輯和聖人智慧通析而出,完美保留了其中蘊含著的詩意和境界,嚴謹並且有美感的同時,極大程度降低閱讀難度,即便文化素養薄弱的人也能輕鬆看懂,領略聖人智慧。

餘秋雨前往印度恆河考察,接待人員大言不慚道:“中國再過二十年,便能追上我們”

眾所周知,老子的《道德經》雖僅有5000餘字,卻字字珠璣,包羅永珍,千年來一直被後世尊稱為“萬經之王”,是文化思想的一座主峰,徹底參悟透者可直接踏上高山之巔,觀世事沉浮而無懼。

它更像是一位智者,具備著極高的指導性,能在你遇到任何層面的困難時,以文化源頭的力量,給你終極解答,為你指明前路,宛如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

遺憾的是,由於它是文言文,簡短卻深奧,閱讀難度極大,即便是文化素養強如文壇大師餘秋雨,也用了30年時間,修正各種版本的闕誤,解釋當代人和古代人的思維差異,通析每章每節的內在邏輯,最終才濃縮成《老子通釋》這本寶藏書籍。

餘秋雨前往印度恆河考察,接待人員大言不慚道:“中國再過二十年,便能追上我們”

雨果曾說:讀書最直接的作用,就是擺脫平庸。各種各樣的蠢事,在每天閱讀好書的作用下,彷彿拷在火上的紙一樣漸漸燃盡。

無論是答疑解惑,還是逃脫平庸,《道德經》無疑是最簡單、最實用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