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文壇巨匠餘秋雨,蟄伏30年耗盡心血,將“老子”的智慧通析出來

相傳老子生來便會走路,步步生蓮,走了九步出現九朵蓮花後,他左手指天,右手指地,朗聲說道:“天上地下,唯道獨尊。”

母親眼瞧著這個孩子的頭髮和膚色都是白色的,以為自己生了個怪物,心生殺意。

就在老子的媽媽想將他埋在土裡時,老子的外公認為此子不同凡響,將來必定大有所為,於是出手相救,老子得以撿回一條命。

文壇巨匠餘秋雨,蟄伏30年耗盡心血,將“老子”的智慧通析出來

老子年幼時便嗜學如命,天賦遠超常人,母親為彌補曾經的一念之差,不惜花大代價讓夫君帶他拜師商容,先生商容認為老子有慧根,願收他為學生。

古籍中記載:先生商容,知識淵博,博古通今,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是一位備受百姓愛戴的賢人。

商容想不到的是,這個看似年幼的學生,竟有著近乎偏執的求知慾,時常將自己問得啞口無言。

在講述天地萬物時,商容告訴老子“天地之間人為貴。”老子點頭後追問“天是什麼?”商容回答“天者,在上之清清者也。”

老子點頭後再次追問:“那麼天的上面又是什麼呢?”

商容沉思後答:“是太空。”

老子繼續追問“那麼太空的上面又是什麼呢?”

商容沉思良久,嘆氣說:“這個問題我也不知道,我的老師也不知道,書上也沒有記載。”

老子並未放棄這個問題,一連好幾日,趁著夜晚跑去外面看星河,苦苦思索著天上之天究竟為何物,幾乎夜夜不眠。

商容教了老子三年,三年以來沉思的次數,數不勝數。

他講世間萬物的執行規律,講芸芸眾生的起源,以及自然天氣景觀,老子無一例外地會追問到源頭,直至問到商容的認知範圍以外,這讓商容數次倍感自己知識的貧乏。

文壇巨匠餘秋雨,蟄伏30年耗盡心血,將“老子”的智慧通析出來

三年後,商容頗為感慨地對老子說:“我已經沒什麼東西可以教你了,但你不該侷限於此,想學習更多的東西,你該前去周都的典籍守藏室,那裡匯聚著天下的知識。”

於是老子辭別家鄉,跑到收藏室謀得一職,在裡面待了數年,閱盡天下書籍,學識早已遠超他的老師,名氣越來越大,備受尊崇。

“老子”這個稱號就是在他博覽天下書籍後,人們給他起的尊稱。

閱盡人間藏書後,老子開始四處遊歷,騎著青牛,向函谷關方向走去,但函谷關守將尹喜瞧見天邊紫氣東來,認定即將有貴人到達時,老子恰好抵達函谷關,尹喜不肯讓老子離去,便想法設法為難。

老子無奈,留下一篇文章給尹喜,得以走出函谷關,幾經周折後抵達臨洮,並留在這裡,直至最後在人間徹底銷聲匿跡,這一結局給世人又留下了無限想象空間,關於他的去向,眾說紛紜。

文壇巨匠餘秋雨,蟄伏30年耗盡心血,將“老子”的智慧通析出來

而留給尹喜的那篇文章,正是如今的中華瑰寶《道德經》,雖只有短短5000字,不足大學生一篇論文的長度,卻字字珠璣,包含著天地大道,被視為是歷代中國人的文化自信。

老子的《道德經》到底有多厲害?

在無數文人墨客眼中,讀書是進步的階梯,而讀《道德經》則是直接登上高山之巔,因為它就是中華文化思想中的一座主峰,能夠到達它的山巔,仰可觀星河之變化,俯可察世事之沉浮。

魯迅曾說,不讀《道德經》就不知中國文化,不知宇宙真諦。尼采評價,《道德經》如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瑰寶。

曾國藩曾憑它走出人生低谷,白巖松在眾多場合推崇老子,將《道德經》奉為生命之書,能夠在你迷途失意的時候,撇去浮華掠影,從文化的源頭為你答案,幫你做出最為正確的選擇,無數人將它壓在床頭,欲通篇背誦,時時感慨:少時不懂《道德經》,讀懂已是中老年。

像“上善若水、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等道理,都是出自於老子的《道德經》。

文壇巨匠餘秋雨,蟄伏30年耗盡心血,將“老子”的智慧通析出來

然而最大的遺憾則是,古文晦澀難懂,普通人想要徹底領悟絕非易事,而市面上各種《道德經》的翻譯作品質量參差不齊,更讓人覺得讀起來吃力,就連文壇巨匠餘秋雨,也足足花了30年時間,才得以在保留精華和詩意的前提下,用通俗優美的語言解讀出來。

餘秋雨是何人?

曾一夜之間驚醒中國文壇的《文化苦旅》便出自他的筆下,餘秋雨的口才很好,但世人皆認為他的口才落到筆下才最令人驚豔。原本並不被看好的《文化苦旅》,一經問世,首印萬冊便被搶售一空,出版社爭奪他的書目版權,零售商爭奪出版社的配額,市場反應極其熱烈。

文學素養強如餘秋雨,因《道德經》而蟄伏30年,耗盡心血才全通析出《道德經》的里程碑式新作——《老子通釋》,用現代語言恢復它“哲理散文詩”的風采,在保留老子原意的同時,給予它時代的溫度和個體的溫度,讓所有人都能真正讀懂老子的智慧。

文壇巨匠餘秋雨,蟄伏30年耗盡心血,將“老子”的智慧通析出來

人生有三大幸事,讀好書,遇好人,做好事。很多時候,讀好書往往是最重要的事,因為身體和靈魂,總要有一個在路上,讀書所培養出的使命感,能讓你創造出更大的價值。老子的思想和智慧,與天地共存,與日月同輝,值得後人代代珍惜。

願與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