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陳烯堯《道德經新解》第二十三章全文詳解

魯迅先生說,不讀《道德經》,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那麼《道德經》到底蘊含著什麼大道呢?自古以來《

道德經

》版本譯文有上千種,名人多關注《道德經》,大多為其註解,今天分享的是通用解析和陳烯堯《道德經新解》詳解:第二十三章原文: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故從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譯文:

不言政令不擾民是合乎於自然的。狂風颳不了一個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誰使它這樣的呢?天地。天地的狂暴尚且不能長久,更何況是人呢?所以,從事於道的就同於道,從事於德的就同於德,從事於失的人就同於失。同於道的人,道也樂於得到他;同於德的人,德也樂於得到他;同於失的人,失也樂於得到他。統治者的誠信不足,就會有人不信任。

陳烯堯《道德經新解》第二十三章全文詳解

陳烯堯《道德經新解》第二十三章全文詳解

希言自然。

解析:道用無聲的語言,透過永珍發生發展來明理。

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

解析

孰,誰。為,控制。此,自然的變化。

再強大的暴風,也不會一直吹,在急的大雨也不會一直下,是誰在控制著這一切的變化?是天地陰陽。

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故從。

解析:

久,保持不變。從,隨行。宇宙自身都不能保持不變,更何況人呢?所以要順天應人,不能違背天道。

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

解析:事,現象。於,這裡是往,必然的意思,特指某事情的因果。同,合力,會合。失,違背,不滿足。

一切現象都是天道因果,遵守天道者隨同天道一起發展,懂得善者會隨同自己的善行而得到福德,違背天道就會在偏離正道中迷失。

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

解析:同,合。

樂,有自我的手彈奏的聲音,代表所做的一切事情後果。

做什麼事情能夠合於道的人,就能夠從道中獲取天地的支援;與眾生為善者,就能夠從善行中獲取支援;違背天道,就會自食其果。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解析:第一個信,這裡是名詞,通“身”。第二個信,是符契,憑證,符合的意思。這句話的意思是做事情不能根據實際情況腳踏實地,就不符合天道。什麼是天道,天道以平衡為法則,如果一個人只為了滿足自己私慾,而不管他人,就會眾叛親離,自絕出路。一個團體只為了自身利益,不考慮實際情況,必然會打破平衡,引起動盪。以上是陳烯堯《道德經》新解原文,如果大家對陳烯堯《道德經新解》感興趣,歡迎在評論區交流,也可以百度搜索陳烯堯《道德經新解》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