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蔬菜、水果價格大跌,農產品種植出路在何方?農果農如何應對

導讀:

2021年,進入收穫季節的蔬菜、水果出現大跌現象,有人說,今年是蔬菜和水果的收穫年,是一個豐收的大年,但為何在豐收之年,卻出現了價格的大幅下跌?

最近一段時間,我們會經常看到,蔬菜、水果價格大幅下跌的訊息!

南方的荔枝大豐收,但是今年荔枝的價格卻大幅下降,在南方的荔枝主產區,價格一度跌破1元/斤大關。甚至一些晚熟荔枝出現了0。5-0。8元/斤,卻無人收購的現象。有的果農一氣之下,爆出砍掉荔枝樹的衝動行為。

北方的土豆進入收穫季後,也出現了價格的大幅下跌,在一些土豆主產區,冷庫的土豆出庫價低至0。2-0。3元/斤。新季土豆價格也隨之下跌,0。3-0。5元/斤成為常見現象。

山東的蘋果,從去年落地3。2-3。5元/斤的收購價,也是跌破了1元/斤大關,這讓一些去年參與蘋果儲存的貨商痛苦不已。

山東的大蔥,大家都知道,去年山東的大蔥,價格表現非常的不一般,曾經一度創出8-12元每斤的天價大蔥。但今年新季大蔥上市價格已經跌至0。3元/斤,如此低的價格,種植大蔥的農戶,還要排很久的隊才能賣掉。

去年8月份價格一路上漲的玉米,曾創出近十年的新高,加工企業收購價格曾創出1。7元/斤的歷史高價。但今年以來,玉米價格也是大幅回落,現在均價已下跌到1。3元/斤附近。玉米期貨價格也創出2536元/噸的近期新低。

蔬菜、水果價格大跌,農產品種植出路在何方?農果農如何應對

蔬菜、水果價格大跌,農產品種植出路在何方?菜農果農如何應對

去年是農產品價格大幅上漲的一年,大蔥、土豆、玉米等價格輪番表現,你方漲罷我登場,農產品幾乎全部漲了一遍。要說漲幅不大的,就只能是小麥了。

受去年農產品價格上漲的影響,今年菜農、果農、糧農大多增加了相應產品的種植面積,這不剛剛收穫完成,相關農產品的價格就出現了出人意料的大跌。

伴隨農產品價格下跌的,卻出現了化肥等農用物資漲價的現象。這種現象讓一些農戶叫苦不已。有人說,這是怎麼回事?農民賺點錢就這麼難嗎?這是不想讓農民再種田的節奏呀!

“糧貴傷民,糧賤傷農”,農產品價格下跌,農民種植積極性下降,就會減少相應農產品的種植面積,產量就會下降,相應的農產品價格就會上漲。

價格的上漲又反過來刺激農民的種植熱情,就會增加種植面積,產量就會增加,相應的農產品價格就會下跌。如此迴圈往復,年復一年。

農民疲於應付,弄得一頭霧水,最後都不知道,到底種什麼好了!弄得精疲力盡,收入還是提不上來。玩了這麼多年,也沒有從土地上面玩出來什麼收益,只能勉強餬口而已,有些農民直接撂了挑子,乾脆不玩了。

土地撂荒的現象,在部分鄉村開始大量地出現。這其實不能全怪農民,因為他們確實被現在的農產品價格變化弄得暈頭轉向。

如果大量種植小麥、玉米等基礎農作物,就每畝地那點產量,也加上小麥、玉米的價格。靠自己手裡的那一畝二分多地養活一個家,不被餓死,估計也差不了多少!

所以大部分在家耕作的農民,在平時土地耕種的同時,還需要在農閒季節,出外乾點其它的零活,以此來貼補家用。另外農戶大多減少了基礎農作物的種植面積,改為種植其它經濟價值稍高一些的蔬菜或水果類農產品。

隨著國家土地流轉制度的推出,也有部分農民把自己手中的土地流轉了出去,土地流轉後,每年可以有一份固定的轉租費用,而從土地上解放的農民,開始大量的進城尋找收入來源。

但由於沒有什麼一技之長,在城市當中的農民,只能做一些勞動價值不高的工作。這其實也限制了入城務工農民的收入水平,他們一般都是城市中幹活最辛苦,但收入最少的一部分群體。這讓基層農民頗多抱怨!

蔬菜、水果價格大跌,農產品種植出路在何方?農果農如何應對

那麼,

農產品種植的出路到底在何方?菜農、果農應該如何應對價格下跌帶來的影響呢?

其實,經濟作物的種植,是需要對數量進行控制的,由於蔬菜、水果不易儲存的特性,一量遇到供大於求的現象,價格就會出現大幅下跌。這在前些年都已經有所表現。

農民都有跟風種植的習慣,一個地區本來種植的農作物,經濟價值不高,看到附近或別的地方種植其它農作物,都可以賣出高價格,就會引來一大部農民也開始跟風種植。

但是由於對種植農作物的技術不夠熟練,所以剛收穫的農產品質量,與其它成熟地區的質量相差較大。人家質量好,價格自然也高;自己種的質量較差,只能賣低價格。有時候還擔心產品再賣不出去,所以就會以更低的價格出售,希望儘快賣出去完事。

這樣一來,反過來又把別的種植區的,質量較好的農產品價格也給拉了下來。價格下降趨勢一旦形成,就會形成連鎖效應,更低的價格就出現了!

所以要想改變目前這種糟糕的農產品價格形勢,必須從改變農民的種植習慣著手,才能最終解決這個老大難問題。

蔬菜、水果價格大跌,農產品種植出路在何方?農果農如何應對

寫在最後:

以產銷結合為基礎,讓產地和銷地直接建立對接,形成先有市場,再有種植的規範化模式,是值得被廣泛推廣的。

區域種植示範區的建立,既有利於農產品的可追溯性,對農產品安全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同時也能確保銷區的供貨穩定性。對於銷區農產品品牌建立和進一步推廣有著積極的作用。

一些出口企業和加工企業,直接租用農戶土地,進行專業化、集約化生產,也是一項較好的運作模式。

總的來講還是需要將現在的分散化的、簡單化的小農耕作模式,向集約化、叢集化轉變。只有這樣,最終才能形成良性發展,對農產品價格的穩定,提高農民收入水平,都是不錯的運作方式!

關注三農、助力農業發展!

如果你想了解有關農產品的分析,請關注我,給你不一樣的解讀!

本文受原創保護,轉載請註明出處,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