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為什麼孩子不願與父母傾訴心事?他:說了不如不說,我寧願閉嘴

你有多久沒跟你的孩子促膝長談過了?哪怕是以朋友的身份聊聊天,看看電視?是不是很久了?

小時候,父母對我們的要求都很嚴格,他們希望我們出人頭地,能夠懂事乖巧。這樣會造成孩子將很多客觀問題,歸根到自己身上,覺得是自己的錯。例如:路上被人偷了錢,爸媽會責怪我不小心,但這件事不應該小偷是原罪嗎?

偶爾不小心弄丟了東西,是會很難過啦,畢竟小孩子嘛,但難過完回到家還得挨一頓罵,這時候不能說自己沒錯,只能承認自己錯了。

為什麼孩子不願與父母傾訴心事?他:說了不如不說,我寧願閉嘴

這種責怪只會讓孩子在未來遇到事時,不願去跟父母傾訴、溝通,害怕被父母責罵,害怕父母的語言。

這時候,找朋友傾訴往往是我的第一選擇。

為什麼不跟父母傾訴心事呢?

哪怕父母也很希望我們與他多聊聊,如果不是今天突然看到這個小標題,我估計也想不到“為什麼不願意跟父母傾訴心事了”?

有心事時,想傾訴的時候,一般會找朋友或者自己喜歡的人更多。

倒不是說沒有跟父母傾訴心事的時候,只是回想起來大多數心事不被理解。

也不是長大後有了朋友,也不是說沒有與父母進行過傾訴心事的時候,只是回想起來,每次的傾訴好像都不是開心收場,而是疑惑收場。

為什麼孩子不願與父母傾訴心事?他:說了不如不說,我寧願閉嘴

好比高中畢業後,有時候晚上玩得較晚回家給父母打電話說一聲,他們不太會理解,

為什麼現在的孩子高考完就這麼釋放自我,玩這麼久都不願意回家,是不是做什麼壞事了?

這種小事慢慢就成了孩子與父母間的隔閡,讓互相產生疑惑,卻不知如何解開這個疑惑。

這就好像小時候那一幕突然出現在眼前,最終會換來父母一句:

“考個試而已,讀個書而已,你一個小孩能有什麼壓力啊?”

“不就是一個玩具沒買,你難過什麼啊?”

長大以後也會面臨:

“失個戀而已,難過啥?”

“上個班而已,哪有我們以前辛苦啊?”

父母很容易忽視孩子的心理壓力,因為他不明白,

時代的不同帶來的壓力因素也是不同的。

甚至不明白明明現在的生活環境、條件好很多,為什麼比以前的他們還要累?這沒有可比性,但都是實實在在的累死累活。

為什麼孩子不願與父母傾訴心事?他:說了不如不說,我寧願閉嘴

其實我也羨慕過,考差了可以跟爸媽哭鬧,受了委屈能立馬回家的人。一來大部分人跟父母的相處模式並非如此,二來也不是每個家庭都是這麼和諧。

有些人怕父母不理解,有些人怕父母擔心,也有人覺得沒必要。

隨著年齡的增長,反而越來越不願意跟父母談心事,不想跟父母傾訴心事,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父母無法理解現在孩子的苦悶、苦衷以及辛苦。這種情況主要還是父母和子女之間缺乏溝通與信任造成的。

你有心事會和父母溝通嗎?

我會,但選擇性溝通。

其實我們心裡都知道,只要說的話、做的事與父母不同步,就很難得到父母的認同。願望?理想?成績不達標,父母都覺得這只是個縹緲的夢想,不被父母聽進去也不可怕,可怕的就是父母會嘲笑自己。

我們其實都不是奢求誇讚的人,只不過不想興致勃勃說出的話,得到的只有冷冰冰的回覆。

為什麼孩子不願與父母傾訴心事?他:說了不如不說,我寧願閉嘴

為什麼不和父母說說心裡話呢?

其實我試過,試了三四次,想嘗試和父母好好溝通,最後我還是後悔了!

或許小時候,父母還能接受我很多犯錯,也能接受我一些小脾氣,但越長大越難理解。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與父母之間好像有了條很深的代溝。

父母不能理解孩子,孩子也不能理解父母,就這樣互不傾訴,過著自己的生活,

其實很多父母也曾有過埋怨,有過情緒。

一頓發洩和埋怨後,也沒對孩子說出這件事的具體解決方案。

當我們對“傾訴”越來越陌生,就越來越沒勇氣去開這個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