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凌晨1點,28歲媽媽自扇耳光:孩子不聽話,就用內疚綁架TA?真可怕!

凌晨1點,28歲媽媽自扇耳光:孩子不聽話,就用內疚綁架TA?真可怕!

“她又說錯,我就給自己扇一巴掌”

最近熱播的親子綜藝《不要小看我》中,四歲半的小桃剛一出場,就獲得了所有家長、老師的讚賞:

她秩序感強,東西用過會放回原位,無論是自己的畫筆,還是小夥伴們亂丟的書本。

凌晨1點,28歲媽媽自扇耳光:孩子不聽話,就用內疚綁架TA?真可怕!

她善良開朗,主動問候新來的小朋友,帶動她一起融入大家。

在一眾家長的豔羨聲中,桃子媽媽一邊謙虛否認:

“在我面前不是這樣的”

“我以為她是個不會收拾的孩子”;

一邊在單獨採訪中說:

“她遠比我想象中的優秀很多”

“平時教的可能還是比較到位的”。

那桃子媽媽平時是怎麼教的呢?她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次小桃(四歲半)有一個作業要背,就重複了很多次都沒有記下來,我就很發脾氣。那個時候都已經耗到十二點一點了,我是一個強迫症患者,就是完美主義者。就一直讓她,逼她一遍遍地,她就是背不下來,後來我就氣了。沒有辦法我就抽我自己,她每次就是到那個地方,她又說錯,我就給自己扇一巴掌。然後小桃的表情就變得特別地驚恐。”

給大家畫畫重點:

4歲半的小桃,背東西背到夜裡十二點、一點,一旦背錯,桃子媽媽會直接在女兒面前自扇耳光。

講起小桃驚恐的表情時,桃子媽媽臉上帶笑。

凌晨1點,28歲媽媽自扇耳光:孩子不聽話,就用內疚綁架TA?真可怕!

節目組問小桃:“爸爸媽媽有沒有經常批評你?”

小桃面不改色,甚至還帶了些笑意:“不是批評的,是打的。”

媽媽對孩子的驚恐視若無睹,孩子對媽媽的打罵習以為常?

觀察室裡的演員梅婷聽罷大吃一驚,甚至育兒理念一貫嚴厲的演員李誠儒,都直言這樣的教育方法會對孩子造成心理壓力。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邊玉芳擔任本次訓練營營長,她也在觀察室裡提出了反對意見:

“媽媽的這種做法,其實是我不贊成的,她到底對小桃帶來了什麼,我不是特別地清晰。”

節目播出後,“內疚式教育”一詞登上熱搜,引發了億萬網友的關注和討論。

凌晨1點,28歲媽媽自扇耳光:孩子不聽話,就用內疚綁架TA?真可怕!

“這頓罐頭的錢,可以抵我們吃一頓飯了”

“內疚式教育”,顧名思義,是透過誘發孩子內疚而使孩子“就範”的教育方法,就像桃子的媽媽,打自己,而讓女兒“學乖”。

它已不是什麼新鮮詞彙,你們還記得綜藝《奇葩說》裡,辯手席瑞這輩子吃過

“最苦的橘子罐頭”

嗎?

懂事的小男孩知道自己想吃的橘子罐頭太過奢侈,所以沒有張嘴向大人討要,卻忍不住偷偷摸了一下,姥姥看到以後,想了一會兒,還是決定買給孩子吃。

如果回憶就到這裡,該是多麼甜蜜溫馨。

可惜,在回去的路上,姥姥說:

“這頓罐頭的錢,可以抵我們吃一頓飯了。”

凌晨1點,28歲媽媽自扇耳光:孩子不聽話,就用內疚綁架TA?真可怕!

短短16個字,帶來的負罪感與窘迫感,席瑞窮盡半生,才勉強甩掉。

“要不是因為你,我們早就離婚了!”

“我和你爸捨不得吃捨不得穿,你就這麼報答我們的嗎?”

“我忍受你爸這麼多年,你們老趙家對不起我!”

耳熟嗎?不陌生吧?“內疚式教育”在我們生活中,處處可見。

除了這種隱藏在日常生活裡,暗戳戳讓你內疚的言行舉止,還有些父母會像桃子媽媽一樣,因為孩子的錯,而傷害自己。動輒扇自己耳光、揪頭髮,嚴重者,甚至會輕生自殺。

去年六月,遼寧葫蘆島的一位陪讀媽媽,因為兒子臨近中考了還在玩手機,情緒崩潰,跳海輕生,所幸民警及時救回。

故事結局是媽媽和民警一起回家勸孩子好好學習,別玩手機。

無獨有偶,去年三月,河南平頂山也有一位媽媽,因為孩子不寫作業,一氣之下坐上了窗臺,生死攸關之際還不忘和消防員、鄰居、民警哭訴:“我沒有見過這樣的孩子。”

消防員讓兒子跪下給媽媽道歉,一邊數落一邊問:“你看你媽容易不容易?”

故事結局是兒子哭著抱著媽媽說“媽媽我錯了”“下次再也不敢了”……

凌晨1點,28歲媽媽自扇耳光:孩子不聽話,就用內疚綁架TA?真可怕!

所有“內疚式教育”的核心,其實就四個字:

情感綁架。

孩子對父母有天然的愛與依戀,擅長“內疚式教育”的父母卻利用這份愛,引發孩子的內疚與恐懼,脅迫孩子聽話懂事,從而達成“刻苦學習”“體諒大人”等目的。

在這背後,父母把自己過不好的原因,統統歸咎於孩子,甚至把自我價值與孩子的表現繫結:

孩子沒寫完作業,肯定是我督促不到位;

孩子背不出課文,是我沒引導好……

一旦孩子做得不好,就證明自己是不稱職的父母——這份羞恥感亟待轉嫁,而最方便的轉嫁物件就是孩子。

儘管這未必是父母們的本意,但內疚的情緒,卻是實打實地在孩子心中產生了。

那麼這些從小到大,一直在“內疚式教育”里長大的孩子,內疚式教育對他們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凌晨1點,28歲媽媽自扇耳光:孩子不聽話,就用內疚綁架TA?真可怕!

“我值得……嗎?”

在“父母的內疚式教育對孩子影響有多大”這個話題下方的討論裡,或許可見一斑。

從親子關係上來說,父母總把自己的犧牲掛在嘴邊,孩子長期揹負著巨大的精神枷鎖。

他們難以消化沉重複雜的情緒,對自己有著許多負面的評價和認知。

凌晨1點,28歲媽媽自扇耳光:孩子不聽話,就用內疚綁架TA?真可怕!

無法相信別人,也很難真正體諒別人,因為在過往的成長經歷中,TA總是被要求著體諒,能量消耗殆盡卻無處補給,如今就像失去了彈性的橡皮筋。

凌晨1點,28歲媽媽自扇耳光:孩子不聽話,就用內疚綁架TA?真可怕!

無法建立新的親密關係,父母也不再是避風港,重重壓力之下,卻沒有情緒出口。

凌晨1點,28歲媽媽自扇耳光:孩子不聽話,就用內疚綁架TA?真可怕!

凌晨1點,28歲媽媽自扇耳光:孩子不聽話,就用內疚綁架TA?真可怕!

更重要的是,在內疚情緒里長大的孩子,潛意識裡往往不敢過好自己的生活:

今天吃了頓披薩,會想起媽媽曾說“平常我和你爸在家就隨便煮點麵條吃”,手裡的炸雞突然就不香了;

明天買了件帥氣的西裝外套,會想起爸爸腳上那雙後跟一補再補的舊皮鞋,新衣服瞬間失去了光……

不敢吃好東西,不敢穿好衣服,不敢享受好的生活,這是對父母的感激和愛嗎?

不是,

那一瞬間,他們心裡湧上來的,只是虧欠。

可是他們虧欠父母什麼呢?照顧好自己,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難道不是生而為人的基本權利嗎?

遺憾,他們已經在經年累月的內疚式教育中習慣了以父母的感受為中心,難以篤定地說出一句“我值得”。

凌晨1點,28歲媽媽自扇耳光:孩子不聽話,就用內疚綁架TA?真可怕!

成為一個“好媽媽”的前提

英國作家王爾德說,過自己想要的生活不是自私,要求別人按自己的意願生活才是。

一如前文桃子媽媽那條微博下方,最高讚的評論:

“四歲半強迫背書到半夜一點,有這功夫你自己多看點書多賺點錢不香嗎。”

父母擺脫“內疚式教育”的首要條件,就是先學會悅納自己、愛自己。

把注意力放回自己身上,

不以孩子的成績高低、表現優劣,來評價自己。

一個會因為監督孩子而狂扇自己耳光的媽媽,哪怕孩子考了再多100分,我們也很難相信她過得幸福。

而一個懂得感知幸福的媽媽,對一個家庭有多重要呢?

心理諮詢師賴佩霞在《幸福為什麼那麼難》的演講中說:

“當你的母親一輩子生活在哀傷痛苦當中,你敢快樂嗎?答案是很難。

就如同一個小偷家庭出了一個警察,那麼警察就是叛徒一樣。這時候的快樂形同一種背叛,我們沒有辦法忍受這樣的罪惡感,我們寧願賠盡了自己的幸福也不敢快樂。”

我們都想成為“好媽媽”,那就從今天開始,先讓自己變成一個幸福的人吧,努力給孩子的幸福生活先“打個樣”!

凌晨1點,28歲媽媽自扇耳光:孩子不聽話,就用內疚綁架TA?真可怕!

圖源父母學堂育兒交流群

父母與孩子,本可以拆開捆綁,各自獨立,各自精彩。

【尹建莉父母學堂】教育學者尹建莉創始,1000萬家長信賴。0-18歲孩子的教育問題,這裡都有解決方案。關注即贈【限時免費育兒諮詢】專業服務。

作者介紹

時挽嘉,尹建莉父母學堂原創內容編輯,一顆鬍子拉碴的“少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