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為什麼我們會越學越焦慮?

周嶺在《認知覺醒》中提到,對於學習而言,學習之後的思考、思考之後的行動、行動之後的改變更重要,如果不盯住內層的改變數,那麼在表層投入再多的學習量也會事倍功半;因此,從權重上看,改變數﹥行動量﹥思考量﹥學習量。

很多人之所以痛苦焦慮,就是因為只盯著表層的學習量。他們讀了很多書、報了很多課,天天打卡、日日堅持,努力到感動自己,但就是沒有深入關注過自己的思考、行動和改變,所以總是感到學無所獲,甚至會認為是自己不夠努力,應該繼續加大學習量,結果陷入了“越學越焦慮,越焦慮越學”的惡性迴圈。

原因仍然是我們的天性在作祟。因為單純保持學習輸入是簡單的,而思考、行動和改變則相對困難。在缺乏覺知的情況下,我們會本能地避難趨易,不自覺地沉浸在表層的學習量中。

同時,表層學習也是最能直接看到效果的,比如今天讀了一本書、學習了5小時、背了100個單詞……結果都立即可見,而底層的改變則不那麼容易發生,所以急於求成的天性也會促使我們選擇前者。

“多即是少,少即是多”的辯證關係在配圖中也體現得淋漓盡致:停在表層,我們就會陷入慾望漩渦,什麼都想學、什麼都想要,忙忙碌碌卻收效甚微;若是能深入底層,盯住實際改變,我們就能跳出盲目、焦慮、浮躁的怪圈。

為什麼我們會越學越焦慮?

比如,讀書時不求記住書中的全部知識,只要有一兩個觀點促使自己發生了切實的改變就足夠了,其收穫與意義比讀很多書但僅停留在知道的層面要大得多。

時常以這樣的標準指導自己學習,我們的收穫就會越來越多,焦慮就會越來越少,耐心自然也就越來越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