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近14青少年檢出抑鬱,清華心理教授彭凱平:別讓功利主義毀了孩子

又要開學了,我們認為“開學的第一堂課”一定要留給心理健康課,尤其是在當下青少年心理健康日益嚴峻的前提下。

據《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2019-2020》顯示,在過去的10多年間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況穩中有降,12—18歲心理健康指數隨年齡的增長呈下降趨勢,抑鬱檢出率與10餘年前相比保持平穩。2020年青少年的抑鬱檢出率為24。6%,遠高於成人。

近14青少年檢出抑鬱,清華心理教授彭凱平:別讓功利主義毀了孩子

而“抑鬱”,正是以顯著而持久的心情低落、興趣缺失、生活無意義感為主要特徵的一種心境障礙。

“普遍對內缺乏內驅力,做事缺少慾望和衝動;對外缺乏對真實世界的興趣,社交能力基本為零,懷疑生命是否有意義”,去年11月份新華社和清華大學針對全國30萬中小學生做的一場大規模心理健康調查,也發現了發現當下的青少年正在經歷著一場

意義感危機

為此,我們特別專訪了主持這項調研的

清華大學心理學系彭凱平教授,

彭教授認為,每一代人的青春都有困惑與迷惘,而這一代人更是面臨著國際化、世俗化、網路化、個人化的中國千年未有之大變局。

如何在一個變局時代,找到自己人生的意義,是這個時代留給當代年輕人的

艱難命題

。而生命的意義感,最是看不見摸不著,但也卻是當下青少年各種

心理問題的一個癥結

所在

“我們從哪裡來、我們是誰、我們到哪裡去”,這個對於人生意義的千百年來 的追問,在當下很多時候就被簡單化成一個問題“我們到哪裡去”,談的更多是我們的目標、追求和貢獻,

而唯有先打破教育的“功利主義”,才是避免孩子跌入“無意義”漩渦的開始。

彭凱平

近14青少年檢出抑鬱,清華心理教授彭凱平:別讓功利主義毀了孩子

北京大學心理學系畢業,美國密歇根大學心理學博士後,任教於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心理學系。

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院長,清華大學心理學系主任。

中國積極心理學發起人,中國國際積極心理學大會執行主席(2010年至今)

*本文綜合整理自對彭凱平教授的採訪,以及《孩子的品格——寫給父母的積極心理學》中部分章節,方便閱讀,以下為第一人稱敘述

近14青少年檢出抑鬱,清華心理教授彭凱平:別讓功利主義毀了孩子

#01

“非功利”的天賦

讓孩子找到意義感,我認為最簡單的辦法是讓他做自己最擅長的事,這往往和天賦有關。當你有一種優勢,並能夠把它充分地發揮出來,意義感自然就會顯現。

我們常說:“

教育的真諦,就是讓孩子做最好的自己;父母的終極使命,就是發現孩子的天賦

。”但實際上很多家長的做法卻與之背道而馳。

在功利主義的大環境下,

家長們卻把天賦優勢曲解成了適者生存的工具

,好像只有和學習相關的才能算作天賦,其他一概不算,這就把天賦窄化了,也不利於找到孩子真正的天賦。

2004年,心理學家馬丁·塞利格曼和克里斯托弗·彼特森,邀請全世界50多位傑出的心理學家,從對人類社會影響最為廣泛的哲學、宗教和文化體系中,分析出人類社會普遍認可的六大美德,然後透過心理測量的標準,遴選出與這六大美德相關聯的24項優勢。

近14青少年檢出抑鬱,清華心理教授彭凱平:別讓功利主義毀了孩子

家長們可以對照著這個表單,開啟視野,重新審視自己的孩子,發現他身上真正閃光的天賦。

智慧和知識(Wisdom & Knowledge)優勢

創造力:

喜歡思考用一些新的方法解決問題。

好奇心:

有很多興趣愛好,對各種新奇事物充滿熱情。

思維開放:

經常能看到事物的不同方面。

好學:

喜歡學習和探索,平時喜歡閱讀一些非小說類圖書。

洞察力:

理解事物更全面,別人也認為他具有超越當下年齡應有的理解程度和水平。

勇氣(Courage)優勢

勇敢:

當面對強烈的反對意見時,能夠捍衛自己的立場,據理力爭。

堅韌:

能夠堅持完成自己的任務,從來不會在任務未完成前就放棄。

正直:

能夠獲得別人的信任,別人會相信他可以保守秘密。

活力:

經常表現得熱情洋溢、活力四射,並且還會影響身邊的人。

人道主義(Humanity)優勢

愛:

珍惜與他人的親密關係,能夠與他人做到相互關愛、分享。

善良:

願意幫助別人、照顧別人,喜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善事。

人際智力:

在社交中舉止得體,能夠洞悉自己和他人的情感和行為動機。

公正(Justice)優勢

公民精神:

能為了集體利益犧牲自己的利益。

公平:

能以公平和公正的態度對待所有人,給予每個人相同的尊重。

領導力:

能帶動團體成員實現較好的協作,即使他們之間存在分歧。

節制(Temperance)優勢

寬恕和慈悲:

很少對他人產生怨恨情緒。

謙卑、謙遜:

不認為自己比他人更特殊,待人平等,為人低調。

審慎:

遇到事情,總是認真思考後再發表自己的意見。

自我規範:

能夠控制自己的飲食和情緒。

超越(Transcendence)優勢

欣賞美:

看到美好的事物時,總能觸動內心深處的情愫。

感恩:

對生活中所得到的一切都充滿感激。

希望:

總是對未來充滿希望,期待新的一天到來。

幽默:

可愛、風趣,與別人相處總是充滿歡笑。

靈性:

相比物質生活來講,更關注自己精神方面的滿足。

任何一個孩子都有屬於自己的天賦優勢,關鍵是當孩子在某一方面表現優異時,父母能否給予保護和支援,並協助孩子更好地發揮自己的優勢。

近14青少年檢出抑鬱,清華心理教授彭凱平:別讓功利主義毀了孩子

#02

善良才是真正的競爭力

很多人都低估了善良的力量,但從心理學角度考量,意義感的另一個重要來源恰恰是善良。

有些家長認為,善良就是老實、懦弱。現在社會競爭這麼激烈,孩子太善良就無法適應激烈的競爭環境,必然會吃大虧。

其實這是個誤解。任何人在為人處世的過程中,都不喜歡陰險狡詐、惡意滿滿的人,而是希望與一個善良、懂得為他人著想、能在別人有困難時給予幫助的人共事。

善良的人也更敢於承擔社會責任,能夠帶動和感動更多的人。這樣的人不僅能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還會贏得更多人的幫助和認可。這種自帶光環的人,怎麼會無法適應社會呢?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從60 多年前開始,便跟蹤研究了近200多名正處於青春期的青少年。

衛斯理學院的心理學家保羅·維克從這些材料中分析被試者的助人傾向,並花了三年時間走遍全美國,對他們進行逐個訪談。結果發現,那些在60 年前就比較樂於助人的青少年,在成年後通常會表現出如下特質:

社會成就更高

具有更強的社會競爭力

生活習慣更好

情緒更穩定

善良的孩子未來會更有競爭優勢。善良不一定會主宰孩子未來的成功與輝煌,但一個人命運的最好形式一定與善良有關。

現實中,很多父母並不知道該如何呵護孩子的善良。

哈佛大學教育研究生院的心理學家理查德·韋斯伯德(Richard Weissbourd)曾主持了一項名為“讓愛普及”的專案,參與的孩子中,有80%認為,他們的父母更關注他們的學習成績好不好,生活是不是快樂,而不是他們是否懂得關心別人。

同時他們還認為,

“我取得好成績帶給父母的自豪感”要三倍於“我在班裡、學校裡幫助別人帶給父母的自豪感”。

近14青少年檢出抑鬱,清華心理教授彭凱平:別讓功利主義毀了孩子

培養孩子善良的品格呢,我對家長們的建議有三點:

從幫助身邊的人做起

助人為樂大可以從身邊的人開始。這裡家長要特別注意的是,不要把孩子幫助大人做事當成理所應當的,也不要認為父母照顧孩子也是理所應當。要為這兩種“理所應當”,建立一種價值感激的新習慣。

刻意培養孩子對身邊小事表現出善良

乘電梯時,看見有人手裡提著東西,主動問他去幾樓,幫他按下電梯按鈕;在公共汽車上,看到老人、孕婦時主動讓座;看見公共衛生間裡水龍頭沒關,順手把它關上。

透過這些小事,能幫孩子培養起幫助別人的好習慣,並讓孩子從中體會到快樂及價值。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將幫助別人逐漸內化為自己的一種行為習慣。

鼓勵孩子給予他人情感支援

所謂情感支援,是指

鼓勵孩子在情感上給予別人理解、支援和鼓勵等

在現代社會,人們對情感的需要往往超過對物質的需要;反過來,我們付出情感時,也常常比付出物質更吝嗇。因此,情感支援有時比物質支援更珍貴。

讓孩子明白這一點後,如果他仍然願意為別人付出感情,那麼他一定會成為一個善良的人。這是同理心,也是人類偉大的積極天性。

除此以外,父母以身作則也是培養孩子善良品格的必要因素,這裡需要提醒家長的是,當我們在幫助別人時,一定要表現出內在的滿足感,讓孩子感受到你在幫助別人時內心是積極、快樂的,一直保持正向的情緒。這種間接的反饋也會影響孩子的情緒和行為。

近14青少年檢出抑鬱,清華心理教授彭凱平:別讓功利主義毀了孩子

#03

9歲是進行意義教育的最佳年齡

此外,還有3個幫助青少年建立意義感的方法:

恐懼管理

1986年,美國堪薩斯大學三位心理學家Jeff Greenberg、Sheldon Solomon和Tom Pyszczynski共同提出了恐懼管理理論(Terror Management Theory, TMT)。

這一理論的基本觀點是,每個人都有對死亡的恐懼心理,且為了緩解對死亡的恐懼,人們創立了文化世界觀,它可以使人們感覺象徵性地超越死亡,同時讓人認為自己是這個有意義的世界中,有價值的一員。

在資訊爆炸,孩子們普遍早慧的時代,

9歲是進行意義教育的最佳年齡

,主要因為這一年齡的孩子開始對死亡有了懵懂的認知,家長應該在這一時期開始談論死亡,從寵物的離去到花草的凋零,恰當的生命教育會引導孩子們增強對意義感的探索。

近14青少年檢出抑鬱,清華心理教授彭凱平:別讓功利主義毀了孩子

文化防禦

無論科技發展如何迅速,都無法完全取代真實的文化景觀帶給人的震撼和衝擊。站在長城上,用手機和用眼睛看的感受完全不同。文化帶來的震撼是立體的,也是沉浸式的。從古至今,那些遊歷四方,有跨文化背景的人都活得比一般人更開心、更通透,說白了就是見識多了,內心自然會生髮出美感。

因此,我建議大家要多體驗真實的文化,即便到國外留學,也要儘可能多地與外國人接觸、交流,深度體驗當地文化,而不要僅僅為了拿一個學位,更不要跑到國外去躺平打遊戲。

經歷磨難,在艱苦中歷練

心理學家弗蘭克爾提出人對意義的追求,有時候是痛苦、挫折、打擊後的一種理解。沒有經歷過痛苦,可能真的理解不了生命的意義。

對於那些守衛邊疆的邊防戰士,在很艱苦的環境中卻能充分感受意義重大。可見意義感與物質環境的優越與否關係不大,有時磨難和困苦反而更能加強人的意義感。

近14青少年檢出抑鬱,清華心理教授彭凱平:別讓功利主義毀了孩子

「 寫在後面的話 」

無論是發現天賦,培養善良品質,還是在苦難中磨礪生命的價值,每一項都在告訴我們,

要去懷著非功利的心,去體驗人世間最美好的感受,才能讓人意識到生活的意義

身為家長,我們也不妨自己經常想一想,我們在哪些時候、哪些地方,做哪些事情,會讓我們產生旺盛的生命力的感覺,有什麼值得我們感動,有什麼事情值得我們留戀,什麼事情讓我們喜悅,什麼事情讓我們安定,什麼事情讓我們感興趣,什麼事情給我們希望,什麼事情讓我們敬仰,什麼事情讓我們熱愛。

發現意義從來都不是一種抽象的概念,它是我們真實的生活,是一個困惑、艱難,而後快樂、幸福的心路歷程。我相信在探索意義的過程中,你和孩子也將收穫一段心花怒放的旅程。

更多有指導意義的內容,可以參考彭凱平教授的新書《孩子的品格——寫給父母的積極心理學》

對這本書感興趣的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