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人到中年,養生保健要“三少”

唐代傑出的醫學家和養生專家孫思邈在《孫思邈方書》中說道:“口中言少,心中事少,腹裡食少,自然睡少,依次四少,神仙訣了。”這是中國一千多年前先賢提出的養生之道,姑且稱之為“四少”。

我這裡想聊聊人到中年的“三少”——少言、少食、少事。

人到中年,養生保健要“三少”

第一,虛擬網路也要少言。人到中年,經歷多了,逐漸體會到言多必失至理名言的正確性。曾幾何時,喜歡逞口舌之能,一言不合就開罵,就互懟。在今天資訊氾濫、各種聊天群滿天飛的情況下,很多人自恃網路聊天誰也沒見過誰,說錯了對方也不能把自己如何的心態,各種黃色笑話、表情隨便發。在一些人數較多的群,一天到晚都有人在聊天,吃個飯也要發一張圖片,說,吃飯了,你們吃了麼?樂此不疲,有些人從早上聊到晚上,聊著聊著就這個看不慣,那個看不順眼,就開始你一言我一語懟起來。就這樣,不僅耗費了大量時間和精力,還鬧個不歡而散,意義何在?還不如一少說幾句,養精蓄銳,積累人氣,待到緣分來時,自然相談甚歡。

人到中年,養生保健要“三少”

第二,心寬體胖更要少食。人到中年,生活逐漸穩定下來,生活也比較規律,應酬也比較多,容易多吃多喝。一不留神,體重就往上飆。體胖之後,逐漸感覺走路吃力,喜靜嗜睡。就形成惡性迴圈,越能吃能喝越體胖,越體胖越不好動,越不好動身體越差。這樣下去,離進醫院也就不遠了。不如主動少吃,多喝水,多動動,人反而精神。

人到中年,養生保健要“三少”

第三,壓力山大反要少事。人到中年萬事憂,上有老下有小,身體滑坡事更多,職場到站向後轉,昔日風光漸遠行,錢不夠用,人情還不完,父母未盡孝,子女管教難。多少事,從來急,人生過半壯志未酬,焉能不愁?但是這樣於事無補,弄不好反而落下一身病。不如果斷斷舍離,看開看淡,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赤條條來赤條條走,沒有什麼你能留住,不如放手,過好當下每一刻,且行且珍惜。

少言,可以養精蓄銳;少食,可以輕裝上陣;少事,可以從容自得。何樂而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