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頭條】耿直的陳虹:不要把中國汽車跟華為競爭,當做雞肋

【頭條】耿直的陳虹:不要把中國汽車跟華為競爭,當做雞肋

全球汽車產業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上半年的論壇上,專業人士爭相呼籲:“中國汽車需借智慧電動化契機‘換道超車’領先世界。”

然而,在如此嚴峻的宏觀形勢下,上汽董事長陳虹卻提出“靈魂問題”,看似要爭奪核心技術的主導權,實則提防華為,原因何在?

防華為!為什麼?

近日,“耿直”的陳虹“一不小心”暴露了部分傳統主機廠對華為的擔憂。

上汽集團2020年年度股東大會上,有股民提問到:“上汽是否會考慮在自動駕駛方面,與華為等第三方公司合作?”

【頭條】耿直的陳虹:不要把中國汽車跟華為競爭,當做雞肋

陳虹迴應:“與華為這樣的第三方公司合作自動駕駛,上汽是不能接受的。這就好比有一家公司為我們提供整體的解決方案,如此一來,它就成了靈魂,而上汽就成了軀體。我們的靈魂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裡”。

陳虹“靈魂說”的背後,涉及利益分配問題。

中汽協主辦的2021中國汽車上海論壇上,清華大學汽車產業與技術戰略研究院院長趙福全向華為、長安、小鵬等負責人提問:“進入軟體定義汽車的大生態,產業需要再分工,如何有效及合理地定位自己的分工,才能在未來競爭中勝出?”

華為智慧汽車解決方案BU CTO蔡建永直言不諱地提出了利益分配問題。他表示:“生態中有四個核心的利益相關者,一是消費者,二是主機廠,三是傳統供應商,四是平臺供應商。生態要想繁榮,必須對四個利益相關者都有好處,如果有人吃虧,這個生意就‘長’不起來。”

【頭條】耿直的陳虹:不要把中國汽車跟華為競爭,當做雞肋

其實,蔡建永的表述還是委婉了一些。論壇後,某本土車企負責人向《選車網》直接挑明:“跟華為合作?他們拿走利潤的80%,我們拿20%,這是不能接受的。”

這樣看,陳虹們的擔憂似乎也有道理,全面跟華為合作,主機廠豈不是要變富士康了?

防華為?靠實力!

《選車網》總裁管學軍指出:“有實力的大企業集團絕不會把完整的系統交給第三方的,技術研發的主動權一定在自己手裡。”

請注意,管老師提出車企軟體自研的一個重要前提是“有實力”。換個角度看,上汽這等規模的主機廠都要提防華為,這恰恰證明了華為很強大!

上海論壇上,趙福全向華為負責人提了一個非常尖銳的問題。他問道:“每個車企試圖從不同的角度定義自己的生態,他們需要華為的支援能力並不一樣。如果華為在長安展現出一個特色,而在北汽還有另外一個特色,那不是意味著華為在所有特色上都很強了嗎?”

【頭條】耿直的陳虹:不要把中國汽車跟華為競爭,當做雞肋

蔡建永回答道:“30年來,華為的特色主要集中在RACT(機器人自動化與控制技術)的積累、工程能力的積累方面,可以概括為三方面。第一硬體,晶片自研;第二軟體,作業系統自研;第三,工具鏈。華為沒有公佈工具鏈,在工具鏈方面,我們也保留Know-how(屬於商業秘密,但沒有專利保護,具有無形資產性質的技術訣竅、專業知識、私家配方等等)。”

其實,蔡建永現場回答很長,《選車網》把他的觀點歸納為上述三點,這三點看似簡單,實則切中智慧汽車的要害。說白了,每個車企都在搭建自己的生態,試圖透過個性化讓自己與眾不同,但華為卻能用共性化的技術解決個性化的需求,這才是它的厲害之處,也是讓上汽等主機廠不得不防的原因。

眼前利益與長遠發展

至此,相信大家都明白了,部分“有實力”的主機廠擔心核心技術被華為掌握而拿走主要利潤,因而都在想方設法組建自己的軟體自研團隊,以期掌握核心技術。這是典型的傳統汽車時代的幹法,在智慧汽車時代可行嗎?

宏觀看,無論在PC端還是在手機端,中國在晶片和作業系統方面始終是短板,因而被洋品牌拿走了主要利潤。中汽協秘書長助理王耀博士接受採訪時表示:“中國雖然有自己的PC機品牌,但我們的晶片和作業系統是缺失的,手機也是一樣的,在手機晶片領域最賺錢的企業是高通,我們只不過是做了一些整合應用。”

【頭條】耿直的陳虹:不要把中國汽車跟華為競爭,當做雞肋

在汽車領域,中國智慧汽車最重要的是建立自己的基礎軟體架構,而不是各自為戰。王耀分析稱:“從我們國家的產業特徵來說,汽車企業的規模其實都不是特別大,而產業鏈的分工卻在慢慢細化。雖然不是說,我們一定需要有一個很大的公司,它可以把軟體系統的活都給大家幹了。但是,當前重要的事情是,定義好基礎軟體架構。在相同的架構下,汽車企業再利用自主可控的技術,搭起自己的技術軟體生態體系,以及在這套體系之上,再去建立自己穩固的繁榮應用生態。”

同時,王耀坦言:“如果想幹出一套作業系統,非常地困難,整個投入是非常大的。首先要有統一的技術軟體架構,而後定義軟硬體分離的方案,再定義上下游合作的API(應用程式介面),把這些做完以後,引入更多的本土車企,大家共同開發完成一套屬於我們自己的作業系統生態。”

王耀的言外之意很清楚:中國汽車企業想靠一己之力完成一套作業系統,可能性不大。

【頭條】耿直的陳虹:不要把中國汽車跟華為競爭,當做雞肋

放眼全球,特斯拉正爭分奪秒研發AI晶片,蘋果智慧汽車不時放出正在測試的訊息,還有大眾集團的VW。OS,豐田軟體定義汽車……論技術儲備,本土車企趕不上特斯拉、蘋果;論銷量規模,又趕不上大眾、豐田。大勢當前,以上汽為代表的部分車企卻還有閒暇為“靈魂問題”擔憂?

不過,王耀直言:“我們歡迎華為這樣的大體量企業做一套汽車作業系統,但是從整個產業生態來看,我們也不應該把寶都押在某一個企業身上。”

管學軍的觀點與王耀相似,他認為:“軟體定義汽車連‘戰國’格局都未形成,此時正是大公司強勢‘圈地’的視窗期……”

雖然未來皆有可能,但軟體定義汽車的大生態下,“吃獨食”無疑是玩不轉的,產業需要再分工,合作共贏共進將使主旋律,狹隘的格局將阻礙中國汽車發展。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