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狂砸650億“豪賭”造車,“雷布斯”變身“雷斯克”?

狂砸650億“豪賭”造車,“雷布斯”變身“雷斯克”?

被傳聞許久的小米“造車”終於得到了證實,小米汽車要來了,雷軍親自操刀。

“但凡說小米要造車的,都是假新聞。”小米官方人士祭出的金科玉律,突然失效了,狠狠的“打臉”了。

狂砸650億“豪賭”造車,“雷布斯”變身“雷斯克”?

圖片來源:微博

3月30日,小米集團公告稱,將成立全資子公司,進軍智慧電動汽車市場,由雷軍親自掛帥。首期投資為100億元人民幣,預計未來10年投資額100億美元。

狂砸650億“豪賭”造車,“雷布斯”變身“雷斯克”?

圖片來源:官方公告

雷軍也在當天的釋出會上聲情並茂地宣佈了上述資訊。

2015年,被頻繁問及是否會造車的雷軍在一次演講中表示:未來三五年內都不會造電動車,不是不看好,是精力有限。如今來到了第六個年頭,雷軍做出了一個重大的決定:小米正式進軍智慧電動汽車行業。而這一次,雷軍表示至少需要全力衝刺五到十年。

1

“人生最後一次創業”

“這將是我人生中最後一次重大的創業專案,我願意押注人生所有的戰績和聲譽,為小米汽車而戰。”

雷軍說這句話時,一度哽咽,他不僅感動了釋出會的觀眾,也在社交媒體上引發熱議。

但造車不是靠喊口號的。雷軍宣佈小米造車“10年投100億美金”,且是全資模式造車。

這意味著,小米管理層有權在10年之內調動100億美金到智慧電動車行業;而所有的資金都是小米自己出,包括上述提到的100億美金。

雷軍透露,在小米董事會建議研究電動汽車前景時,他“內心非常抗拒”。他擔心,“我們花了5年做手機,現在手機的仗還沒打完,造車會不會分心?”

經過一番心理鬥爭後,今年1月15日,雷軍帶領小米團隊快速展開汽車調研。

在75天內,小米進行了85場業內拜訪溝通,與200多位汽車行業資深人士進行深度交流。召開了4次管理層內部討論會,甚至召開了2次正式的董事會。最終,小米決定造車。

雷軍表示,“自己非常清楚汽車行業的風險,動輒百億規模的投資,而且要3-5年才能見效。但小米已做好全力衝刺5-10年的準備。”

雷軍還在釋出會上捋了捋小米造車的“家底”:有錢、有人,有生態。

截至2020年底,小米集團的現金餘額為1080億元;在造車業務上,他們已經有10000多人的研發團隊,預計今年還會增加5000人;此外,小米還有全球前三的手機業務,有全球最好的智慧生態,公司虧得起。

狂砸650億“豪賭”造車,“雷布斯”變身“雷斯克”?

圖片來源:直播截圖

雷軍認為,這些都是小米造車的重要支撐。

“你問我壓力大不大?我想回答你,從這一刻起,我不再關心有沒有壓力。我只關心,如何為米粉做款好車。”——當人們需要電動車時,雷軍就會感到義不容辭。

不過,針對此前小米是否會將汽車組裝外包給傳統車廠的猜想,小米並未給出確切迴應。

2

“幹翻特斯拉“刷屏

雷軍的決心,讓不少觀看直播的“米粉”表示“燃爆了”,而在直播中,“幹翻特斯拉!”更是直接刷屏!

狂砸650億“豪賭”造車,“雷布斯”變身“雷斯克”?

圖片來源:直播截圖

不少米粉表示,看了今天的釋出會,感動哭了。還有的直言這是“年輕人的第一臺汽車”。甚至還有網友呼籲雷軍“進軍房地產”。

狂砸650億“豪賭”造車,“雷布斯”變身“雷斯克”?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而釋出會結束後,深夜,雷軍再次在微信公眾號表示,最後一次創業,為小米汽車而戰!

並且連發幾條微博。他表示:從程式設計師到管理者,從創業者到投資人,從網際網路轉型硬體工程師,沒有這幾次“重刷ROM”,就沒有今天的雷軍。今天,又迎來一次新的蛻變,成為電動汽車行業的一位新兵。

狂砸650億“豪賭”造車,“雷布斯”變身“雷斯克”?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他也指出,為什麼有這麼多人希望我們造車?為什麼大家認為我們一定能把車做好?因為我們有全球米粉的信賴與支援,因為我們有最好的智慧生態,一個迄今最好的小米,正以高昂計程車氣,大步邁向新的征程。

小米集團昨日收漲2。2%,最新股價25。6港元美股,市值6452億港元(約合5400億人民幣)。而在小米官宣造車後,小米集團收市競價時段漲近3%。

狂砸650億“豪賭”造車,“雷布斯”變身“雷斯克”?

圖片來源:東方財富網截圖

3

造車是歸宿嗎?

其實市場對於小米造車的傳聞從未間斷,之前都遭到各方否認,如今終於靴子落地。儘管小米此前本身並無造車業務,對於新能源汽車領域的佈局卻有跡可循。

公開資料顯示, 2015年雷軍創立的順為資本投資了新造車公司蔚來;2016年和2019年,順為兩次投資小鵬;2020年4月,小米又以戰略投資者身份參與車載服務系統廠商博泰的B輪融資。與此同時,小米在專利技術上也在不斷跟進,國家智慧財產權局公告顯示,自2015年起陸續申請了汽車定速巡航、能源補充、車輛操控、導航、輔助行駛和行車安全等汽車方向的發明專利。

不過對於造車的具體形式雷軍並未過多透露,但據有關媒體報道,有知情人士表示,小米將投資預期金額的60%左右,其他的透過融資來解決,並將把汽車組裝外包給合同製造商,也就是該公司智慧手機所使用的模式,但沒有選擇老牌汽車製造商的計劃。

另外,今年以來,有多家手機公司如蘋果、華為以及小米宣佈入局新能源汽車,似乎已成行業趨勢。

近日,百度、阿里等國內科技公司在汽車領域的活躍度也越來越高。百度、富士康分別聯合吉利造車,阿里、上汽打造的智己汽車已在今年1月釋出。

外資品牌、傳統車企、造車新勢力,無疑當下的智慧電動汽車市場正經歷多方混戰,頗有當年百團大戰中數百個平臺相互競爭的感覺。只是,最後存活下來的必定是少數。

這和2010年小米推出第一款手機時面臨的境遇相似。當時手機市場競爭激烈,中國90。8%的人都使用手機,智慧手機使用者超過5億。國內市場中,三星、HTC、蘋果等國外品牌為人追捧,華為、中興、魅族等國產品牌崛起,競爭對手只多不少。小米用低價位、高品質和參與感營銷硬生生從中撕開一道口子,小米手機火爆一時。站穩一定市場後,小米客戶從低端人群覆蓋到高階人群,產品從手機覆蓋到智慧家居,銷售範圍從國內走向全球,成為現在的小米集團。

小米造車會和當初的小米手機一樣殺出一條血路,迎來一個光明的前景嗎?這個答案在雷軍心裡也是未知的。

要成為“年輕人的第一臺電動車”,雷軍的路才剛剛開始。

來自雲掌財經 素材來源:

中國基金報:《雷軍徹底“瘋了”、押上全部造車:人生最後一次 小米虧得起》

全天候科技:《雷軍豪賭造車,小米需要“發燒”》

浙江日報:《雷軍解釋造車決定:決策花了75天,錢不是問題,研發團隊也不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