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為證明孔子是韓國人,其學者拿出三大“鐵證”,中方僅用兩字迴應

導讀:

作為中華文化的代表之一,自漢武帝聽從董仲舒的建議,推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策開始,儒家思想和孔子作為中華文化的核心,傳承、輝煌了2000多年。

時至今日,儒家作為中華文化的一個主流學派,其中仍有很多經典需要我們保護、傳承和發揚光大。

孔子,作為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史記》中記載,孔子出生於

“魯昌平鄉陬邑”

(今山東省),祖上是宋國(今河南省夏邑縣)人。對於孔子的出生地和出生日期,史料上都有明確記載,並無任何疑義。

可前不久,有韓國學者跳了出來,竟然公開宣稱:“孔子是韓國人!”一時輿論譁然。其實這並不是韓國人第一次“剽竊”中華文化了,從多年前的端午節,到前不久的泡菜,韓國人以強盜邏輯,屢次侵犯中華文化。

為了達到目的,其學者還用心良苦地編造了所謂的“三大鐵證”,以證明孔子確屬韓國。

為證明孔子是韓國人,其學者拿出三大“鐵證”,中方僅用兩字迴應

第一、檀君說

按照韓國的一些史料記載,韓國最早的統治者名叫“檀君”,他是太陽神之子與母熊結合而生。相傳在

公元前2333年建立“古朝鮮”。

在韓國的史書中,檀君不僅征服了朝鮮半島,還佔領了東北亞和東亞大部分領土,其中就包括如今的山東地區,所以孔子理所應當就是韓國人。

對於檀君之說,就連韓國也有很多人表示懷疑,認為此人只不過是神話傳說中的人物。記載他的《三國遺事》(三國指高句麗、百濟、新羅),是私人志怪小說,並非正史。比它早150年的正史《三國史記》,根本就沒有檀君這個人。

韓國之所以大力宣傳檀君,主要是近代南北之爭,為了提高所謂的民族文化,才將檀君之說作為歷史,寫進了教科書。

為證明孔子是韓國人,其學者拿出三大“鐵證”,中方僅用兩字迴應

第二、祭祀說

早在先秦開始,朝鮮半島就受中華文化的影響,後來儒家思想傳入,流傳至今,備受韓國民眾推崇,一些團體、學派還會定期舉辦祭祀孔子的大型活動,因此祭祀孔子也被當做一個證據。

這完全是強詞奪理的強盜邏輯,孔子和儒家思想流傳兩千多年,影響非常廣泛,早已經成為世界文化思想。

據史料記載,儒家思想在漢朝時期,先後傳入朝鮮和日本,後又傳入東南亞地區。明朝時,義大利人利瑪竇來到中國,將《四書》、《論語》等著作翻譯為拉丁文,帶往歐洲,讓歐洲人第一次接觸到了儒家思想。

今天,不僅在中國,在世界上很多國家和地區,都有學習儒家思想和祭祀孔子的行為。因此韓國有祭祀孔子的行為,就說孔子是韓國人,未免太過牽強。

為證明孔子是韓國人,其學者拿出三大“鐵證”,中方僅用兩字迴應

第三、箕子說

箕子是商紂王的叔叔,是商朝末年的著名大臣之一,與微子、比干並稱為“殷末三仁”。周武王打敗商朝,建立周朝後,箕子因為不願意歸順,就逃到了朝鮮。“違衰殷之運,走之朝鮮”。

到了朝鮮後,面對仍處於蠻荒時期的土著,箕子教他們播種,讀書識字,並建立了一個國家,史稱箕子朝鮮。現在,韓國人將箕子當做韓國的創始人,認為他在商朝時封地曾在山東地區,因此孔子理所應當算是韓國人。

這說法簡直厚顏無恥,如果這麼說,箕子根本就是商朝人,那他建立的國家,豈不是屬於中國。

不難看出,韓國學者所謂的“三大鐵證”,根本就是強詞奪理的強盜邏輯,毫無說服力,只要稍有常識的人,就能辨識真假。對於這種情況,我國專家只回復了2個字:荒唐!

為證明孔子是韓國人,其學者拿出三大“鐵證”,中方僅用兩字迴應

結束語:

進入21世紀,世界各國開始注重民族文化的保護和傳承,雖然韓國學者“強盜”式的行為讓人憤恨,但也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傳統文化作為一個國家和一個民族的文化瑰寶,應該讓更多人去學習,去了解,去保護,去發揚光大,只有這樣,這個民族才能長盛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