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薦讀】《德治》中的性善仁政學說,讀懂了人生的四種品德

縱觀孟子思想,最重要的就是“性善”“仁政”學說。孟子主張“性善論”,認為人生來就具備仁、義、禮、智四種品德。“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時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 比如,大家熟知的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是表達性善的經典名句,體現了人人所具有的本質和本能。

性善與仁政

孟子的“仁政”學說,繼承孔子的“德治”思想,旗幟鮮明地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把人民的疾苦擺在國家和君王的前面。孟子認為,這是最理想的政治,如果統治者實行仁政,必然得到人民的衷心擁護,國家也可長治久安。在《孟子》一書中,我們經常能看到孟子語重心長地告誡君王:“仁者無敵,王請勿疑。”可惜他周遊列國,從未得到任何君王的真正採納。

性善與仁政

不過,儒家的治國理論對後世影響深遠。唐太宗李世民聽取“水可載舟,亦可覆舟”的忠告,安撫百姓,發展生產,和周邊少數民族聯合,才實現了著名的“貞觀之治”。歷史上其他的繁榮盛世,如“光武中興”“康乾盛世“等,莫不得益於統治者施行仁政之故:相反,殘暴無道的君王,等待他的命運只有滅亡。

“性善論”是孟子談人生和談政治的理論依據。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是說,每個人都有憐憫體恤別人的心情。古代聖王正因為有此“不忍人之心”,才能體恤百姓,施行仁政。

性善與仁政相輔相成,密不可分。性善是基礎,仁政是推恩。只有二者融為一體、百姓才能安居樂業、政治才能清明穩定,國家才會富強昌盛。

性善與仁政

*文章內容節選自《青年文章》2019年23期。分享內容僅限閱讀推廣與輔助購買決策,資源版權屬於原出版機構,喜歡雜誌的朋友,可以在雜誌鋪訂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