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誰說杜甫是個窮小子?他才是真正的官二代,年輕時不用為沒錢煩惱

說起杜甫,我們大多數人的印象基本都是:帽子上飄著兩根帶子,一個十足的苦大仇深的老頭。

此外,在我們的語文課本中,杜甫一直以一種窮困潦倒、疾病纏身,每天都在盼望著世界和平的形象存在著。尤其是他的那首《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更是將他的這種窮困潦倒,表現得淋漓盡致。

因此這就不得不讓人覺得,歷史上的杜甫,一直以來都是這樣的形象。

但其實不然,窮困潦倒不過是他晚年的境遇罷了,在這之前,杜甫的日子過得比大多數人都好。

那麼,杜甫的出身究竟有多好呢?

誰說杜甫是個窮小子?他才是真正的官二代,年輕時不用為沒錢煩惱

杜甫的祖上,可以追述到西晉時期著名的軍事家、經學家、律學家

“杜預”

!此人原本在曹魏任尚書郎,後來做了權臣司馬昭的幕僚,被封為豐樂亭侯。

西晉王朝建立後,他曾先後出任安西軍司、鎮南大將軍等,還跟隨司馬炎一起滅了吳國。在當時,杜預還被世人譽為

“杜武庫”

“武庫”這個詞在王勃的《滕王閣序》中出現過,即

“紫電青霜,王將軍之武庫”

。而所謂“武庫”,就是稱讚武將多才善戰。

所以你看,杜甫的祖上還是名人!但這還沒完!

自杜預以來,杜甫一家可謂是

“奉儒守官,未墜素業”

。簡單來說,就是一直有人在朝中當官。這句話是杜甫自己說的,在今天看來,似乎還有點炫耀的感覺。

而在唐代,這樣的家庭即便擁有田產也不用繳納稅賦,更不用服兵役,家族中的孩子從生下來的那一刻起,就擁有了很多特權。

誰說杜甫是個窮小子?他才是真正的官二代,年輕時不用為沒錢煩惱

圖 | 西晉名將杜預像

很多人之所以憎恨特權,是因為沒有特權!

杜甫從小就對特權這東西習以為常,畢竟生下來就有,也不至於會感到陌生。

但到了晚年的時候,這些所謂的特權被一掃而光,他的詩詞中便出現了些許的憂憤之感。

除了這個杜預之外,杜甫的爺爺杜審言,也是一個名人!他是武則天時期的詩人,其官做得也不小。

杜審言的風評雖然不是太好,後來也被定了死罪,但他確實很有才華,詩寫得也不錯。杜甫之所以在詩上建樹頗深,也離不開他祖父的影響。

除此之外,杜甫的母族還是大名鼎鼎的

“清河崔氏”!

關於這個氏族,筆者在之前的很多文章中都有說過,它是魏晉到隋唐時期到著名世家大族,其名望之深,非一般氏族所能及,號稱

“門榜盛於天下,鼎族冠於海內”。

杜甫在自己的詩作中也曾多次寫到過自己到母族,其中最典型的一句便是出自他的《贈崔十三評事公輔》中的:

“舅氏多人物,無慚困翮垂。”

誰說杜甫是個窮小子?他才是真正的官二代,年輕時不用為沒錢煩惱

母族的興盛,除了“清河崔氏”這一名頭之外,還因為杜甫的外祖母是唐太宗李世民第十個兒子紀王李慎的後人,也算得上是一位公主。因此,若是這樣算下來的話,杜甫還是皇親,有唐太宗的血脈呢!

當然了,俗話說

“一代親,二代表,三代四代沒人曉”

,所以這樣的關係也基本算是沒有。

到了杜甫老爸這一輩,雖然沒有達到祖輩的高度,但其也沒有衰落。據記載,杜甫的老爸杜閒,在當時是個五品官員。

熟悉唐代官制的人都知道,唐代宰相的品級也只有三品而已,在三品以上,基本都是些榮譽職銜,並沒有實權。而五品最高也可以掛到宰相職,所以這在當時也算是比較有地位了。

所以你看,杜甫的出身不僅不低,而且還非常地高,至少比起當時的很多詩人來說,他的出身要好得多。

除此之外,杜甫的童年是在洛陽的姑姑家裡度過的,這裡雖說不是首都,但也算得上是唐朝的第二都城。而且,由於洛陽地處江淮漕運轉輸的要道上,因此這裡比起都城長安還要富庶一些。

而每當關中地區收成不好的時候,皇帝都會移居到此地。所以,儘管杜甫沒有出生在皇都,但也算是生長在天子腳下。

誰說杜甫是個窮小子?他才是真正的官二代,年輕時不用為沒錢煩惱

不論是古代,還是現在,一個好的家庭,就意味著能擁有好的教育。

“官二代”出身的杜甫,自幼便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而也正因如此,他才能在七歲寫詩,九歲臨寫虞世南的榜書大字,十一二歲開始在洛陽的詩文界嶄露頭角了。

當然,我們承認杜甫此人很有天賦,但如果沒有好的教育,那也不太可能擁有如此成就。而好的教育,跟一個好的出身是分不開的。

杜甫小有名氣之後,當地的很多前輩便引薦他見到了很多當朝權貴,比如在他十幾歲的時候,就經常被岐王李範和唐玄宗寵臣崔滌邀請入府攀談。

所謂

“岐王府裡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說的就是當時那段時間的事情。

所以從這裡我們不難看到,杜甫並非如我們在語文課本中看到的那樣,是一個鬱郁不得志、窮困潦倒之人,相反,他出身權貴,自幼便不用為柴米油鹽所困擾,當時很多詩人苦苦追尋的東西,他輕而易舉就得到了。

而那時候的杜甫,也不過是一個十幾歲的大孩子而已!

正是因為這樣的出身,在杜甫學成之後,並沒有著急去考取功名,而是給自己規劃了兩次說走就走的旅行。

誰說杜甫是個窮小子?他才是真正的官二代,年輕時不用為沒錢煩惱

喜歡看唐代歷史的人都知道,唐代的文人喜歡遠遊,但並非都是像李白那樣單純地遊山玩水,而是為了自己的仕途。

因為唐代的科舉考試,不僅要考你的應試成績,還要考你這個人在社會上的名望。而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就是要看有沒有當朝紅人,或者是文壇大家向朝廷舉薦,而這也就是所謂的

“通榜”。

所以,學子在學成之後參加考試之前,便會將自己的詩文整理好,到首都或其他人文薈萃的城市去結交一些社會名流、文壇大家,給自己做一下包裝和宣傳。

如果有名人舉薦,那麼考試的時候把握才會更大一些。

當然,這只是當時很多人文人們的選擇,對於杜甫來說,他已經不需要在這些事情上浪費精力了,因為他在當地本身就有一定的名氣,加上生活條件優渥,使得他更加不急於找工作。

所以,他的攻略並沒有做到長安,而是做到了當時還比較偏僻的江南之地。

而杜甫此次出遊的目的,也不是什麼仕途,而是簡簡單單地遊山玩水,看看江南之地,看看六朝文人筆下的地方。

此時的杜甫,豁達開朗,絲毫不用為金錢擔憂,自家的叔叔和姑父都在江南當官,為期三年多的旅行,基本沒有什麼經濟壓力,玩得是不亦樂乎。

不過,三年多的遊歷,導致的結果,就是他第一次進士考試失敗!

但24歲的杜甫對此似乎並不在乎,成績下來後,他並沒有因此發奮圖強,而是繼續策劃他的第二次旅行。

而這一次,他的攻略做到了北方,我們熟悉的那首《望嶽》就是他在去山東漫遊途中寫的。

誰說杜甫是個窮小子?他才是真正的官二代,年輕時不用為沒錢煩惱

所以你看,杜甫在人生中最好的十年時間裡,對所謂的功名利祿是不感冒的,至少那時候的他,對這些並沒有表現出太過的渴求,更沒有在經濟上發過愁。

但對於當時天下絕大多數的文人學子來說,仕途是必須的,而杜甫自然也不例外。

不論他之前對仕途有多麼地不感冒,他終究還是會走到仕途這條路上來。

天寶六載,唐玄宗詔令天下“通一藝者”到都城長安參加考試,杜甫也是眾多考生中的一個。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由於權臣李林甫編導了一場所謂的

“野無遺賢”

的鬧劇,致使參加此次考試的考生全部落選,杜甫的仕途之路又一次被阻隔了。

既然科舉之路行不通,杜甫只好動用自己的舊關係,轉走權貴之路,但都沒有結果。自此,他在長安之地客居了十年之久,期間四處奔走獻賦,鬱郁不得志。

而此時杜家的境況,已經大不如前了,仕途的失意,就意味著沒有穩定的收入。所以這期間杜甫的生活過得並不好。

《新唐書》中的一句記載,將他當時的境況概括得非常到位——

“舉進士不中第,困長安”。

誰說杜甫是個窮小子?他才是真正的官二代,年輕時不用為沒錢煩惱

在天寶十四載的時候,杜甫曾被朝廷授予“河西尉”一職,但這只是一個九品芝麻官,主要負責司法捕盜、審理案件、判決文書、徵收賦稅等雜事。

但杜甫不願意擔當此任,也許是嫌官職太低,

“不作河西尉,淒涼為折腰”。

之後,朝廷又將其改任為“右衛率府兵曹參軍”。這一官職,聽著高階大氣上檔次,但其實就是負責看守兵甲器械、管理門禁的小官,好比是現在的倉庫看守員。

杜甫從心裡是反感這一官職的,因為從小接觸到的環境、人物,都讓他覺得自己能當一個大官,但誰知現在卻得了這麼一個小官。

不過,此時的杜甫已經到了不惑之年,考慮的不僅有自己,還有妻兒老小,因此他也只能接受現實。

一箇中年男人的無奈,就是此時杜甫的最好寫照。

而這一年,還發生了兩件大事——安史之亂、杜甫的小兒子被餓死!從此之後,杜甫的日子基本就沒好過過!

誰說杜甫是個窮小子?他才是真正的官二代,年輕時不用為沒錢煩惱

其實我們縱觀杜甫的一生會發現,他有個好的開頭,但結果卻不怎麼理想,兩者甚至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不過話說回來,也正是有了這些悽慘、悲涼的經歷,才真正奠定了杜甫在古代文學史上的地位,成為一代詩聖、詩史。

杜甫的一生雖然坎坷,但他卻結識了一位與他觀念相近,性情相投的莫逆之交,他就是——李白!

儘管他們二人見面的次數寥寥無幾,兩人的年紀、名望也有所差別,但這些都不重要,他們的交情足以打破一切。而這,才是真正的

“李杜之交”。

那麼,杜甫和李白之間,究竟又有著怎樣的故事呢?下篇文章,我們繼續接著聊!

喜歡本文的讀者,歡迎點贊、轉發並關注哦!

誰說杜甫是個窮小子?他才是真正的官二代,年輕時不用為沒錢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