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百年不用更換的電池-核電池

核電池的基本原理及種類

放射性同位素電池的熱源是放射性同位素。它們在蛻變過程中會不斷以具有熱能的射線的形式,向外放出比一般物質大得多的能量。這種很大的能量有兩個令人喜愛的特點。一是蛻變時放出的能量大小、速度,不受外界環境中的溫度、化學反應、壓力、電磁場的影響,因此,核電池以抗干擾性強和工作準確可靠而著稱。另一個特點是蛻變時間很長,這決定了放射性同位素電池可長期使用。

放射性同位素電池採用的放射性同位素來主要有鍶-90(Sr-90,半衰期為28年)、鈽-238(Pu-238,半衰期 89。6年)、釙-210(Po-210半衰期為138。4天)等長半衰期的同位素。將它製成圓柱形電池。燃料放在電池中心,周圍用熱電元件包覆,放射性同位素發射高能量的α射線,在熱電元件中將熱量轉化成電流。

放射性同位素電池的核心是換能器。目前常用的換能器叫靜態熱電換能器,它利用熱電偶的原理在不同的金屬中產生電位差,從而發電。

它的優點是可以做得很小,只是效率頗低,熱利用率只有10%~20%,大部分熱能被浪費掉。在外形上,放射性同位素電池雖有多種形狀,但最外部分都由合金製成,起保護電池和散熱的作用;次外層是輻射遮蔽層,防止輻射線洩漏出來;第三層就是換能器了,在這裡熱能被轉換成電能;最後是電池的心臟部分,放射性同位素原子在這裡不斷地發生蛻變並放出熱量。

按能量轉換機制,核電池一般可分為直接轉換式和間接轉換式。更具體地講,包括直接充電式核電池、氣體電離式核電池、輻射伏特效應能量轉換核電池、熒光體光電式核電池、熱致光電式核電池、溫差式核電池、熱離子發射式核電池、電磁輻射能量轉換核電池和熱機轉換核電池等。

按提供的電壓的高低, 核電池可分為高壓型(幾百至幾千V)和低壓型(幾十mV— 1 V 左右)兩類。高電壓型核電池以含有β射線源(鍶-90或氚)的物質製成發射極,周圍用塗有薄碳層的鎳製成收集電極,中間是真空或固體介質。低電壓型核電池又分為溫差電堆型、氣體電離型和熒光-光電型三種結構。

  核電池發展歷程

第一個放射性同位素電池是在1959年1月16日由美國人制成的,它重1800克,在280天內可發出11。6度電。在此之後,核電池的發展頗快。

1961年美國發射的第一顆人造衛星“探險者1號”,上面的無線電發報機就是由核電池供電的。1976年,美國的“海盜1號”、“海盜2號”兩艘宇宙飛船先後在火星上著陸,在短短5個月中得到的火星情況,比以往人類歷史上所積累的全部情況還要多,它們的工作電源也是放射性同位素電池。

2012年,美國“好奇”號登入火星。“好奇”重量超過900公斤,是2004年登陸火星的“勇氣”號和“機遇”號重量的約5倍。

百年不用更換的電池-核電池

“好奇”號的動力由一臺多工放射性同位素熱電發生器提供,其本質上是一塊核電池。該系統主要包括兩個組成部分:一個裝填鈽-238二氧化物的熱源和一組固體熱電偶,可以將鈽-238產生的熱能轉化為電力。這一系統設計使用壽命為14年,也高於太陽能電池板。該系統足以為“好奇”號同時運轉的諸多儀器提供充足能量。

  核電池發展趨勢

核微型電池的未來發展取決於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安全、能源轉換效率和成本。如果我們可以把電池中放射性材料數量維持在足夠低的水平,從而使其發出的輻射足夠少,那末僅僅電池的簡單包裝就能夠將其阻擋而保證安全。同時,我們還必須找到各種途徑,進一步提高核微型電池提供的能量,特別是在轉化效率方面。

百年不用更換的電池-核電池

另一個主要挑戰是:如何使放射性同位素電源價格低廉,而且易於與電子器件整合。例如,在我們的實驗系統中,曾使用了1毫居里的鎳-63,其成本為25美元,這對於大規模生產的電子裝置來說太昂貴了。可能的比較便宜的替代物是同位素氚,它是某些核反應堆工作時大量產生的副產品。就一個核微型電池所需要氚的量來說,也許只需花費幾美分。一旦克服了上述挑戰,核微型電池將很快應用在手機和PDA等手持裝置中。就像前面提到的那樣,核電池還可以為傳統電池供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