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少年的你》:為什麼青春期的孩子更需要朋友?

“校園霸凌,是我們經常在社會新聞中看到的名詞。

這一名詞背後,是被欺凌者的無助,也有欺凌者人性中深藏的“惡”。

而這樣惡性的事件,恰恰發生於我們教化育人的場所——學校。

《少年的你》:為什麼青春期的孩子更需要朋友?

《少年的你》劇照

近日,由周冬雨和易烊千璽主演的電影《少年的你》,大熱。

之所以“熱”,分兩個方面。

一方面是電影的故事情節引發爭議,被大家詬病的“融梗”之嫌。

另一方面,就是導演和演員在把握校園霸凌這一題材時,能夠真實而細緻地反應了目前真實存在的社會現象。透過團隊創作與演員的演繹,展現了青少年的生存壓力,得到觀眾認可,引發關注。

看電影時,印象很深的是教室裡大家拼命複習時的讀書聲。

眾人的聲音合在一起,居然顯得有些轟鳴而嘈雜。這嘈雜並沒有沖淡教室裡壓抑沉悶的氛圍,更是增加了電影氛圍的緊張感。高考前的壓力與緊張氛圍包裹著所有的學生。

除此之外,還有大量的高考現場鏡頭,尤其是電腦閱卷和試卷封存的場景,很真實。

這些寫實的場景,不禁讓觀眾覺得真實和接地氣。同樣,也發人深思。

《少年的你》:為什麼青春期的孩子更需要朋友?

“我們本來可以成為好朋友”

我們從上小學開始,就為了這場競爭不斷蓄力。一路考試,過關,走到高考,誰也不想輕易放棄。就像影評中的陳念,所有的委屈、壓抑,都是為了高考這場“決鬥”。

而這場“決鬥”,是一場與他人的賽跑,也是與自己的較勁,容不得半點鬆懈。

這樣的環境下,孤獨與壓力,對還未成年的她們而言,不得不說是很殘酷的。

現有教育體制下,高考,實際上就是一種競爭。電影中根據模擬考試成績重新排座位的場景,就是真實而赤裸的現實,也直接體現了競爭的殘酷。

同在一個教室的同窗同學本來可以成為朋友,卻成了高考“戰場”是“拼刺刀”的對手。

可能這也是為什麼將故事背景放在緊張的高考前,也是為什麼一直欺凌他人的魏萊因為怕報警,不想再復讀,可以給陳念下跪苦苦哀求。也是為什麼會有那麼多高考現場,電腦閱卷等直白的寫實鏡頭。

除了陳念,我們從魏萊的身上也同樣看到了同樣的殘酷與壓力。

因為高考失利復讀,她爸爸一年都沒有和她說話,她很怕陳念報警後,自己還需要再復讀一年。

就像魏萊在電影中對陳念所說的:“我們本來可以成為好朋友”的。

但她們註定不能,因為她們是競爭對手,是同為學霸的“敵人”。

《少年的你》:為什麼青春期的孩子更需要朋友?

我們本來可以成為好朋友

“或許別人需要朋友,但我不需要”

有人說,少年還是不相信成人,不信任這個世界,被欺凌後,就應該立刻報警。

的確,這個年紀的少年一方面急於證明自己是獨立的成人,一方面又未完全脫離未成年人的青澀與單純。

影片中的警察“鄭易”,是“正義”的諧音。他代表了法律的公正與正義。

可就在陳念終於鼓起勇氣向警察說出胡小蝶的死因後,卻換來了魏萊一夥兒人更加的瘋狂報復。

當她意識到,正義無法保護自己時,她只有放棄向成人的求助。

有人可能會說,陳念為什麼不和她的同學成為好朋友,向同學求助呢?

或許是她本來性格就內向,或許是她為了全力以赴的高考,拒絕這樣“亦敵亦友”的關係。

她說:“或許別人需要朋友,但我不需要”。

回頭看看,陳念在學校的種種遭遇。當她被整蠱,全班同學給予的是嘲笑和冷漠。當胡小蝶跳樓,其他人都是用手機拍照。只有陳念過去給她蓋上了衣服。

在一個冷漠的集體裡,她是是唯一心存溫暖與善良的人,也成為了一個不合群的異類。

她無法從這個集體中獲得溫暖,無法從躲債的母親那裡獲得溫暖。

在她心中,除了高考,再也沒有比這更重要的事情。她拼盡全力地排除雜念,即使被魏萊極盡凌辱,都默默忍受了。

可能,正是在這樣“四面楚歌”的情況下,她才選擇了個社會混混——小北,保護自己。

為什麼,她就單單選擇了小北呢?

她們都是缺乏溫暖的人。陳念無法從集體與家庭中獲得溫暖,而小北被父母拋棄,從十三歲開始就孤身生活闖蕩社會。他們走到一起,是相互的溫暖與支援。

由此,我們也不難看出,與陳念說的相反。實際上,這個年紀的孩子,其實特別需要集體的溫暖和家人、朋友的溫暖。

就在大家討論《少年的你》是不是“融梗”於東野圭吾的《白夜行》時,我們不要忘了,東野圭吾還有《惡意》。其中就直接寫過校園暴力的內容。他在《惡意》中借一箇中學老師之口說:“

這種時候真正能發揮效用的,還是朋友。

《少年的你》:為什麼青春期的孩子更需要朋友?

這樣的罪名太重,我們不會,但他們會。因為他們是少年

“這樣的罪名太重,我們不會,但他們會。因為他們是少年”

影片中,另一名警察問鄭易:“殺人的罪名太重,沒有人會替別人扛起這沉重的罪名”。

鄭易回答:“我們不會,但他們會。因為他們是少年!”

的確,少年有少年獨特的心理。他們比其他人生階段更加渴望同齡人的認同,他們比成年人更具有責任和使命感。尤其是對朋友。

從個體心理學先驅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在《生命對你意味著什麼》中來看,這也是人性使然。他在書中說:“對於人類而言,與自己感興趣的人交朋友是最古老的努力目標。”

對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來說,更是如此。

人在這個社會上生存,總是需要有所歸屬的。而一個學生的歸屬感,除了來自家庭,還有學校這個集體。

由此看來,無論是學校還是家庭,都應該將目光更多地放在青春期孩子的人際交往上。

學校方面,除了關注學生的成績,更需要降低競爭感,而不是把已經緊繃的弦再加一把力。

從家庭方面來講,父母可以多支援孩子交朋友,交志趣相投的朋友。對孩子正常的人際交往,不要橫加干涉。

青春期的孩子需要獲得同齡人的認同。只有在交到好朋友時,她們才有力量去對抗這一切。或者,在遭遇欺凌時,才有勇氣從傷害中重新站起來,從創傷中恢復。

《少年的你》:為什麼青春期的孩子更需要朋友?

教育,就是發掘引導人性中“善”的一面。

教育,就是發掘引導人性中“善”的一面。

再來看看欺凌人的學生,往往也是缺乏適當的家庭教育,缺乏歸屬感,才更容易從外界其他團體中獲得存在感和優越感。

比如,魏萊,就是遭遇家庭冷暴力的孩子。

我們古代聖賢告訴後人“人之初,性本善”,是說每個孩子生下來,本身就有善良的一面。但同時,我們也應該記得後面的提醒:“苟不教,性乃遷”。西方基督教同時也認為,人性中本來就有惡的一面。

教育,就是發掘引導人性中“善”的一面。

或許,我們每個人身上本來就是“善”“惡”並存的。只是,後天的成長環境中,是引發了我們“惡”的種子,還是引發了“善”的種子。

而這,與孩子的家庭成長環境有很大關係。每個孩子都是透過父母的眼睛來認識這個世界,認識自己。

只有父母具有愛和善良的能力,孩子才有機會去學會愛別人。而“愛”他人,是喚起一個人同情心的根本。一個具有同情心的人,是不會去做欺凌他人的事。

如果一個孩子成為一個“惡人”,一定是父母對待孩子是“惡”的。

父母不具有的東西,孩子是無從學會的。

《少年的你》:為什麼青春期的孩子更需要朋友?

她們給予彼此的,是骨子裡失去的一部分,是互相舔舐傷口的“戰友”,是冰冷世界裡,共度艱難的溫暖

是的,如一些觀眾所言,陳念是幸運的,她有小北的陪伴。

同樣,小北也是幸運的。因為,她有陳念陪伴。所有生而為人的情感都有了寄託。

我想,陳念與小北之間是超越愛情的。

她們給予彼此的,是骨子裡失去的一部分,是互相舔舐傷口的“戰友”,是冰冷世界裡,共度艱難的溫暖。

我想,比她們更幸運的是,我們周圍,不會再有 “陳念”“小北”“魏萊”……

注:圖片均來自網路,侵權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