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只將這些視為民族主義的變質、墮落,不能解決什麼問題

也就是說,社會中存在著來自國外的妨礙、國內那些作為國民卻不共享命運的異端分子是可惡的、都是因為外國工人的原因等風潮。在德國,波蘭裔居民遭到了社會歧視;在法國南部地區,來自義大利的勞務工人遭到了襲擊。即使在俄國等國家,也頻發對猶太人的少數族群迫害,即襲擊事件。這樣,透過在民族國家外部樹立替罪羊,國家免除了自身的責任,甚至可以說是希望進一步強化敵我。

19世紀末,在德國和法國等國家一部分報紙上可以看到反覆宣揚追逐暴利的猶太投機家的國際陰謀這樣的反猶太主義言論。排外的民族主義言論與在歐洲根深蒂固的反猶太主義、在19世紀末開始發揮一定影響力的優生學言論很容易地結合在了一起。

只將這些視為民族主義的變質、墮落,不能解決什麼問題

只將這些視為民族主義的變質或墮落,不能解決什麼問題。民族主義在一開始雖然在基準的設定上就具有多樣性,但它是在明確劃分內外分界線的前提下成立的。作為國家,為了鞏固內部的團結,在外部設定了明確的敵國或者敵民,或者強調自己的特徵和固有性格等,這些著眼點根據國家、時期或者主張的人的不同存在著差異。

以確保民族整體性本身為目的的民族主義,正因為有這樣的融通性,對於歷史脈絡的變化也能應對,但必須指出的是,採取19世紀末那種排他性的、排外性的形式的可能性從一開始就一直隱藏著。在東歐地區,旨在追求獨立的少數民族的民族主義雖存在著狀況和程度上的差異,但與上述情形完全一樣。並且,即使在現代,依然會一直存在著危險的可能性。

只將這些視為民族主義的變質、墮落,不能解決什麼問題

當初,歐洲各國以參與亞洲貿易的形式開始的與亞洲的關係,大概從18世紀中葉開始漸漸發生了變化,到19世紀後,與歐洲內部進行的工業化以及隨之發生的經濟社會的變化聯動,歐亞關係真正發生了變化。直接的殖民地化或者準殖民地化形式的介入開始了。當然,亞洲各地存在著具有悠久歷史的國家和在政治上保持著強大實力的勢力,所以,這種推進並不容易。因此,這時出現了歐洲國家與亞洲國家的直接戰爭,或者與亞洲政治勢力間的武力衝突。

1840年到1842年,英國對清朝發動的鴉片戰爭就是典型的事例。英國藉口清政府限制鴉片這一毒品貿易,挑起戰爭並獲勝。之後它不僅獲得了對被沒收的鴉片的高額補償金,還強迫中國實行包括鴉片貿易自由化在內的所謂門戶開放政策。在已經用鋼板、高效能大炮裝備起來的英國戰艦面前,中國的帆船戰艦不是對手。

只將這些視為民族主義的變質、墮落,不能解決什麼問題

英國還攫取了香港的統治權,作為戰略要地。面對中國這樣的大國,歐洲各國都希望採取直接介入的手段,因此也出現了聯合侵略的現象。19世紀中葉,英國和法國聯手發動對中國的鴉片戰爭(即第二次鴉片戰爭)就是事例之一。一艘叫亞羅號的英國籍小船,因被懷疑有海盜行為,接受清朝水師的臨時檢查,其間英國稱其國旗被侮辱。這麼小的一件事成為了英國軍事侵略的導火索,而法國軍事侵略的藉口是1856年法國傳教士被清朝官員殺害的事件。

事情的結果明顯展現出了這一時期英法為首的歐洲各國的真實意圖。無論是1858年的《天津條約》,還是1860年的《北京條約》,基本上都是要求貿易和基督教傳教自由化、外國人活動自由化的門戶開放政策。這是要求經濟活動的自由化,要求中國也要變成歐洲基準下的政治社會。在這個時期,所謂西方衝擊(Western Impact),正是採用字面意義上的軍事侵略的形式來推進的。毋庸言說,中國這種情勢也對幕末維新時期的日本的政治選擇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只將這些視為民族主義的變質、墮落,不能解決什麼問題

整個19世紀,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歐洲各國建立殖民地帝國的動作以及殖民地的爭奪激化。這一爭奪的物件不僅是亞洲,還包括新的非洲在內的世界各地。在此試著大致整理一下概況。在殖民地帝國形成上,排在最前頭的當屬18世紀一直保持優勢地位的英國。英國曾以東印度公司統治印度,這時轉為直接統治。

在鎮壓了抵抗這一轉變的印度民族大起義之後,於1877年成立印度帝國,宣佈了以英國維多利亞女王為印度皇帝的直接統治體制。英國以印度為據點,在阿富汗一帶牽制南擴的俄國,同時,還加強在波斯灣和阿拉伯半島的發言權。圍繞著位於通往印度洋要道的蘇伊士運河,英國在1875年從埃及手中收購了運河運營公司的股份,確立了對蘇伊士運河的控制權。1880年,在軍事鎮壓了阿拉比的起義後,英國已經在事實上將埃及置於殖民統治下。

此外,在南非地區,英國在拿破崙戰爭之後已經確立了開普敦殖民地。之後它發動了對該地北側毗鄰的德蘭士瓦共和國和奧蘭治自由邦共和國的戰爭,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派遣絕對多數的軍人,強化對這一地區的軍事管制和殖民統治。在這些由荷蘭裔殖民後裔布林人組成的國家中發現了儲量豐富的鑽石礦和金礦。

此外,這些活動與在整個19世紀正式開展的在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殖民活動、確保東南亞從馬來半島到緬甸的殖民統治權等活動合到一起,日不落帝國恰如文字所述一樣,覆蓋了整個世界。追隨英國步伐的是法國。在拿破崙三世的第二帝國時期以及更為明顯的第三共和國時期,法國開始了大規模的海外擴張。18世紀,在印度和北非地區敗給英國的法國,攫取了在馬提尼克和瓜達盧佩等加勒比海島嶼的權益。這些島嶼與19世紀獲得的塔希提島等太平洋島嶼一起,成為現在法國的海外省和海外領土。

法國透過軍事征服,將北非地中海沿岸原屬伊斯蘭勢力範圍的阿爾及利亞、突尼西亞、摩洛哥等國家相繼納入到了殖民統治下。馬格里布(MaghrebArab)三國到20世紀後半期獲得獨立,但法國從這些地區引進的勞動移民成為遺留至今的移民問題的源頭。換句話說,法國19世紀以來推行強行擴張政策所欠下的賬,至今仍未還完。

只將這些視為民族主義的變質、墮落,不能解決什麼問題

法國還在撒哈拉以南的沿海及內陸地區擴大殖民地或勢力範圍。在亞洲,法國最大的殖民地是中南半島三國。與在非洲的擴張政策所引起的激烈抵抗一樣,在亞洲的軍事行動也不容易。法國開始軍事征服柬埔寨,接著征服了越南,於1887年組建了印支聯邦,即法屬印度支那。1893年寮國也被軍事征服並被納入其中。上述事件均是在第三共和國時期發生的。在殖民地帝國形成問題上,無論是皇權派,還是共和派,都是超越政治立場的殖民推進派。

與英法兩國一起,從很早就積極活躍於海外擴張舞臺的荷蘭,在19世紀中葉從非洲撤出,轉向在以爪哇、蘇門答臘和加里曼丹島為中心、相當於現在印度尼西亞的東南亞一帶,加強殖民統治。曾經的西班牙帝國,在中南美洲各國獨立後,只領有古巴和亞洲的菲律賓等幾個島嶼,但因為19世紀末與正式開展海外擴張的美國作戰失敗,不得不將關島和波多黎各島轉讓給美國。儘管還在非洲西岸保持著幾個領土,但是西班牙已經失去了過去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