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走嘛,啖三花

蜀土茶稱聖。

這個“茶”,不僅僅是茶葉的產出,還有茶館、喝茶的人、喝茶的方式……這些形成了獨特的成都茶文化。

千年前,茶葉在四川就成為商品設市銷售並輸往其它地區,產量居各地首位。上世紀八十年代前,川茶在全國乃保持著令全國同行們羨慕的質量和信譽。

為什麼說“八十年代前”?最近幾十年,川茶在全國的影響力與福建鐵觀音、洞庭碧螺春、浙江西湖龍井、河南信陽毛尖等相比,無論是區域品牌、企業品牌還是產品品牌都存在較大差距,國人甚至連川茶的茶品名字都想不起來一個。

雖有古時的繁榮,但也不得不承認今時川茶的沒落。

高開而低走?饒是如此,四川的茶文化也大有說頭,以成都為盛。人常說無茶不成都,成都的茶館已經變成老成都們純粹的生活空間,是一口茶就能融入的市井。

走嘛,啖碗三花,擺擺成都茶館的龍門陣。

走嘛,啖三花

早在公元前59年,資中人王褒的《僮約》中就記載了西蜀一女子在家烹茶的場景:“舍中有客,提壺行酤。烹茶盡具,已而蓋藏。”據說這是蜀人飲茶最早最明確的記載,六朝以前有關茶的史料也表明,中國的茶業,最初始於蜀。

中國的茶館,分佈在各個城市的街巷。這茶雖是國飲,但沒有一個城市像成都一樣,使之變成了老成都的日常生活程式。上世紀30年代知識分子們的記述中,“平民化”是他們對成都茶館最大的感慨。

走嘛,啖三花

| 成都彭鎮觀音閣老茶館

成都作家朱曉劍曾表達,成都人並不想從喝茶裡喝出一番高深的哲學,而是對喝茶本身的一種徹悟。

如今成都老茶館裡的竹椅大都已經“包漿”,被茶客們成年累月躺成了最舒服的姿勢,光滑又明亮,也是成都人刻在骨子裡的安逸。哪怕是髒兮兮的,也是老成都眼中世間難得的純淨角落。

走嘛,啖三花

常年生活在四川的馬識途老先生曾很多年不進茶館,但到75歲以後,“終於免除了心為形役的苦惱,才悟出了無事樂的道理”,重歸茶館尋求快樂。

馬識途作品《夜譚十記》中《盜官記》(曾被改編為讓子彈飛)六子吃涼粉的那段,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四川故事,便是取材於茶館龍門陣。

走嘛,啖三花

馬老曾表示,《夜譚十記》及續作《夜譚續記》仍援原例:四川人以四川話講四川故事。內容為四川十來個科員公餘之暇,相聚蝸居,飲茶閒談,擺龍門陣,以消永夜。全書仍以四川人特有的方言土語、幽默詼諧的談風,閒話四川俚俗民風及千奇百怪的逸聞趣事。

而四川茶館與龍門陣,聚集在成都。關於成都茶館的龍門陣,正在喝茶的郭大爺與我娓娓道來:

“小茶鋪,大世界;談的談,說得說;來的來,去得去;文人墨客常聚斯,小商小販穿插其間;有陽春白雪,也有三教九流;有弄文舞墨,也有口若懸河;有大到國事,也有小到家事;有洽談生意,也有談情說愛……成都茶鋪星羅棋佈,包羅永珍。”

走嘛,啖三花

有人的地方便有江湖。茶鋪與龍門陣本就是兩個分不開的東西,人們去茶鋪親身感受定有不一樣的收穫,茶鋪有永遠擺不完的龍門陣。

有茶、有座、有趣,是老成都茶館的講究,所謂的“有茶”這一概念就是說老成都茶館的茶葉品種很多,一般茶客常喝的茶品都有,也有季節性供應。若要說一年四季都常備的品種,還是成都人最喜歡的茉莉花茶。

茉莉花茶有高性價比的特點,巔峰時期曾獨佔花茶界銷售額的九成之多,茉莉花茶中又以將高性價比體現得淋漓盡致的“三花”最受歡迎,也是讓老成都們難以忘懷的獨特茶香。

走嘛,啖三花

說起三花茶,不得不提到成都茉莉花的栽種歷史。

在巴蜀地區,茉莉花的栽種歷史可以追溯到宋代,到了清乾隆初年,湖廣填四川而來的客家人就將茉莉花引種到成都。

由於成都東面地勢較高,較為缺水,客家人因地制宜,發展出了特色旱地農業。在靠近市區的三聖鄉種植包含茉莉花的時令花卉。從洪河、十陵到大面鋪種植茉莉花和蔬菜。

走嘛,啖三花

“茉莉乾隆間,飄香三百年”,乾隆年間,三聖鄉地區就以盛產茉莉花享有盛名,大面鋪的茉莉花就是從三聖鄉引種而來。

成都大面鋪種植茉莉花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獨有朵大、瓣厚、層多、色白、清香的特點,產量也很高,可以說是佔據了成都茉莉花茶市場的半壁江山,60%的茉莉花產出都供給了成都茶廠做原料。

高質量的茉莉花源,為三花的繁榮奠定了基礎。從三花茶對老成都的影響來看,不得不感謝客家人的引種。

走嘛,啖三花

| 上個世紀的一心橋街

1951年,國營成都茶廠在一心橋街74號成立。當時成都茶廠的花茶按品質分為特級花茶、一級花茶、二級花茶、三級花茶……花末。

三級花茶在味覺享受和消費價格之間達到了絕妙的平衡,也就是人們口中的三花。懂成都人的生活態度、不攀比亦不敷衍、價錢合適又透著一絲講究。

“像我們這些老成都,啷個不曉得三花嘛。”郭大爺說道,“一二級花茶味道當然好,但是不能常喝,嘴養叼了可不得行哦,錢包遭不住,還是三花價效比高些。以前去茶館不管是不是啖三花,都會將三花茶泡起,龍門陣擺起,成口號了。”

成都花茶就是三花,三花就是成都花茶。這已是成都人心中不言自明的默契與認同。

走嘛,啖三花

改革開放後,由於三花在茶客中頗具影響,有了三花牌。商標設計為兩匹精巧的樹葉捧著排列有序的三朵含苞欲放的茉莉,中等收入人群最為青睞,極具茉莉花茶特色,價格也很適中,以致商店經常斷貨,排隊購買也是常態。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時,《新聞聯播》曾播報成都的三花,原因是成都茶廠在龍泉大面鎮的茉莉花基地產量大漲,超過成都茶廠所需量。三花牌盡數收購了所有茉莉花,避免了花農的利益損失,而製茶所剩的茉莉花擺滿了茶廠的車間和辦公室。

走嘛,啖三花

| 四川省成都茶廠

那一年,臨近茶廠的街道都是茉莉花香,也成為三花擁躉們茶餘的談資。

在李伯清夜話動禍事中,開頭便是這一段:

“假打到馬耳門那兒作客,茶泡好之後,馬進廚房炒菜,假自家就在堂屋頭悠哉哉地啖三花、吐菸圈。”

彷彿“啖三花”已經成為成都人休閒安逸狀態的代表,動名詞搭配在人們心中已經發展成代詞,也成了成都人的守望。

走嘛,啖三花

這一概念漸漸成為老成都的一種生活風格與情節,也成了一個時代的標誌,對於重視細節又知足常樂成都人來說,集體認同了這個價效比極高的茶品。同時,三花也見證了很多成都人大半生的光陰。可以說一碗三花,就是一碗成都的味道,酸甜苦辣、悲歡離合、歡聲唏噓都在一碗茶香裡。

走嘛,啖三花

如今關於三花茶,回味只剩記憶的清香,一心橋街還在,只是再無“啖三花”的人。

“以前窮,沒得辦法才喝三花。”性格直爽的孫大爺說,“生活水平提高了,喝得也得越來越好才行,三花也就很少喝了。有時候也想念那個味,但喝了現在的三花就不想了,質量真的不比以前,現在的三花跟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根本就不是一個東西。越不好喝越沒人喝,廠家賺不到錢規模也就越來越小……

走嘛,啖三花

宋代詩人江夔詠贊茉莉時稱,“他年我若修花史,列作人間第一香”,茉莉窨(Xun,一聲。茉莉花茶的製作過程)制的花茶那股特有的清香,是不能代替的。古人曾說,飲此茶可聞到“春天的氣味”,不可與過多雜物相沖。

當時的花茶需要將茶葉送到廣西去窨制,一斤茶至少用七斤花,因此香氣不走,花香持久。有專家指出,70年代的“三花茶”就已經達到了非常高的水平,口味跟現在的特級花茶比毫不遜色。

走嘛,啖三花

三花茶一般泡5分鐘之後,茶水的顏色開始呈現略帶黃色的碧綠色,茉莉花的形狀完整且飽滿,顏色如一,茶水的味道清香潤喉。

但在九十年代中期,各類綠茶受到追捧,眾多廠家就將春茶加工為綠茶,夏秋茶加工為烘青,用作窨花茶的茶坯。有專業人士指出,這樣導致的後果就是此類茶坯苦澀味較重,香味和鮮度降低,自然製出來的花茶口感就有所下降。

當時很多茶廠為了攤薄成本,在製茶過程中減少鮮花的比例,增大黃桷蘭打底的用量,從而達到節約成本的目的。

這種做法實則捨本逐末,千年前人們飲茶時會將烘乾的茶餅搗碎,注入沸水,再加入蔥薑蒜及料類,甚至果類一起飲用。

走嘛,啖三花

| 宋代的文人雅士喝茶

到了宋朝,高雅之人的飲茶習慣才悄然發生變化,“真香、真味”成為飲茶追求的境界,並惠澤於今。三花茶的這種返祖現象顯然不被大眾所接受。

再加上有些三花茶廠使用單層的塑膠袋包裝,儲存條件簡陋,場地潮溼導致庫存茶葉含水量超標等等,這些節約成本的做法只會導致新的惡性迴圈。

為什麼是惡性迴圈?因為茶葉市場的銷售結構會隨著消費者的口味實時調整,某段時間某茶品受到茶客和資本的追捧,自然市場上生產和售賣該茶品的人會增多,反之亦然。

走嘛,啖三花

雨未停,茶已淡。如此境遇,三花茶便漸漸在茶館裡沒落。茶水喝光了,又沒有熱水注入進來,漸漸地,杯子也涼了、人心也涼了,如今稍年輕的成都人,已不知三花茶為何物。

三花茶何時復興?關鍵是品質的統一性與創新性,不能讓懷舊情結與歷史上的錯誤再絆住了腳,實時改良,革故鼎新,讓老品牌煥發新魅力是關鍵。

清新的茶香是這座城市的記憶,而“啖三花”這一風格也已深深地埋藏在老成都的心裡。三花復興,還是靜待“花”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