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你好,李煥英》演繹四十年前的婚戀,今昔相比,現代人應更幸福

文/阿福有約

今年春節最火爆的無疑是賈玲導演的電影《你好,李煥英》,目前票房已經達到43億,有望衝擊50億,位列中國影史第四。

這部電影也無疑是以母親感情線為主基調的電影,賈玲為了紀念自己的母親,也是為了宣洩心中一直隱藏的情感,導演了這部電影,也是賈玲的處女作。母女情深,它深深地打動了觀眾的心,讓很多觀眾在笑聲中,不知不覺流下了感動的眼淚。電影中的“李煥英”也是現實生活裡無數母親的縮影,每一位母親都平凡而偉大,給予我們溫暖和力量,讓我們感動而流淚。

《你好,李煥英》演繹四十年前的婚戀,今昔相比,現代人應更幸福

電影裡也演繹了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的婚戀觀,簡單、熱烈而純真,四十年過去了,我們的婚戀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相比四十年前,我們現代人的思想更加開放,追求更加廣泛,愛情更加浪漫,今昔相比,我們應該更幸福。

《你好,李煥英》演繹四十年前的婚戀,今昔相比,現代人應更幸福

一、 四十年前,婚戀以父母為主,如今更加自由

電影裡,穿越到1981年的賈曉玲,為了幫助母親改變命運,改寫人生,積極幫助李煥英參加廠裡的排球聯賽。聯賽上,李煥英的突出表現,讓廠長眼前一亮,廠長隨後託人安排相親,讓李煥英嫁給自己的兒子。

廠長的兒子沈廣林被安排見了李煥英,也被李煥英吸引,決心去追李煥英。

也是,沈廣林大膽地說:從小到大,我上學、上班、包括相親,每次的選擇都是他做的,這次我想自己選。

可以說,是廠長首先看上李煥英的,並安排李煥英和兒子沈廣林見面的,實際上就是被人安排相親的。

《你好,李煥英》演繹四十年前的婚戀,今昔相比,現代人應更幸福

上世紀八十年代,年輕人的婚戀是以父母為主的,電影演的城市思想已經開始解放,也會有人站出來自己選擇,但那個年代,婚戀依然是以父母的選擇為主。以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八十年代,父母已經開始不命令了,但依然是參謀的主題,年青一代更多的是順存。

今昔相比,現代年輕人的婚戀選擇更加自由,父母只是以第三者的身份做以建議。

婚戀選擇自由了,會找到兩情相悅的物件,步入婚姻,會更加幸福。

《你好,李煥英》演繹四十年前的婚戀,今昔相比,現代人應更幸福

二、 四十年前,愛情以地下為主,如今更加公開

《你好,李煥英》電影裡,李煥英去和廠長的兒子是相了親,賈曉玲也積極幫助李煥英和廠長的兒子戀愛,但李煥英已心有所屬,她和鍋爐工賈文田戀愛三年。雖然全廠人都知道他倆好,但愛情估計是沒有公開的,依然在地下偷偷摸摸地進行。

可以說,李煥英是思想前衛的代表,儘管八十年代,思想開始解放,但長期的婚戀觀還是有著深深的影響的。那個年代,搞戀愛還是偷偷摸摸的,不會大張旗鼓地公開。

李煥英還和賈文田偷偷領了結婚證,然後,賈文田騎著腳踏車,載著李煥英,高呼著才去全場宣佈。

如果廠長知道李煥英已經和賈文田談物件,廠長也不會安排兒子去相親?如果廠長兒子沈廣林知道李煥英和賈文田談物件,也不會去積極接觸李煥英?因為沈廣林是個很自卑的年輕人。

所以,當時的情況,李煥英和賈文田談物件還是地下式的偷偷摸摸。

相比過去,我們今天的年輕人談個物件誰個不知?

愛你,就大大方方地給親朋好友宣佈,那也是一個愛的證明,更是對其他單身的宣示。

看,我是有物件的人,今後別胡思亂想了。

《你好,李煥英》演繹四十年前的婚戀,今昔相比,現代人應更幸福

三、 四十年前,婚戀以感情為主,如今因素更多

賈文田貧窮,工作辛苦,地位不高,出路不大,長相也不咋地,但是李煥英就是喜歡。

李煥英選擇賈文田,而不選擇廠長的兒子,賈曉玲用現代人的眼光看,氣急敗壞,賈曉玲著急上火地把李煥英的結婚證撕毀。

賈曉玲是想讓母親嫁得好一點,以便改變母親的人生,讓母親更加榮光,她就直呼走上老路了。

李煥英哭著喊道:“什麼新路老路,我就覺得我很幸福。”

是啊,那個年代的戀愛很稀缺,但戀愛也是要求不高,就是兩情相悅,就是一個字“愛”,有愛就很幸福。

我們現在的選擇戀愛物件,考慮的因素就比較多,像學歷啊,房啊車啊,工作啊,家庭條件啊,等等,我們在結婚找物件時,考慮方方面面,都要滿意為止。

《你好,李煥英》演繹四十年前的婚戀,今昔相比,現代人應更幸福

結束語:

四十年前和四十年後,人們的婚戀觀發生天翻地覆的改變,相比較而言,現在我們選擇的餘地多,更加開放主動,更加考慮周全,理應更加幸福。

但是,我們生活的環境更加複雜,生活追求更高,婚戀反而更加困難。像找物件困難,維繫婚姻困難,男女相處困難,這些情感困擾著我們,讓我們懷疑愛情、懷疑婚姻,甚至有人走上不婚不育的路子。

社會的進步讓我們的生活方式、社會心態和行為取向變得更具個性和豐富多彩,在這種多元價值觀的影響之下,人們的行為也必然會趨於多樣化,婚戀自然也要選擇多元。

你說,這是社會的進步還是倒退?歡迎交流你對婚戀觀變化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