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千百年來,外來宗教的“傳教禁地”——華夏文明

先給大家講一個筆者真實經歷的故事:

筆者有一位長輩,信奉基督教,並且致力於傳播信仰。筆者當時年輕氣盛,還曾經問過這位叔叔,信仰的到底是東正教,還是新教,天主教(畢竟這三個流派人都不少),但這位叔叔沒有給出明確地回答。

筆者當時就感覺有點奇怪,直到有一天,這位叔叔給筆者“科普”了一個“知識”。他問筆者,知道為什麼釋迦摩尼說“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嗎?筆者剛想說,這句話不是釋迦摩尼說的(這句話沒有考證出來準確的出處,據說是唐末的一個和尚寫的經書)。這位叔叔自問自答,“

因為釋迦摩尼不信奉上帝,所以上帝把他貶入地獄

”。

筆者當時的表情,應該是這樣的。不知道大家是不是和筆者的心情一樣。

千百年來,外來宗教的“傳教禁地”——華夏文明

但其實,這種思路就是典型的東方思維,這也是為什麼華夏文明能夠成為外來宗教信仰傳播的“禁地”的原因之一。

今天,筆者就來和朋友們聊聊,為什麼,外來宗教在中國難以生存。

為什麼說中國是外來宗教的“禁地”

為何筆者會說,華夏文明是外來宗教的“禁忌之地”呢?佛教不是在中國傳播得很好嗎?

相信一定有很多朋友有這樣的疑惑?

筆者首先問大家一個問題,我們現在看到的佛教,還是當初喬達摩·悉達多創立的佛教嗎?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身似菩提樹”和“菩提本無樹”這種禪宗的“悟”,到底是華夏思維的加工還是產自印度的原創佛教思想呢?

答案不言而喻。

從佛教傳入東土的那一刻開始,佛教就不再是純粹的印度佛教了,而是被“漢化”的東土佛教。

在中國,佛教的流派有很多,從語言體系來說,就分為

漢語系、藏語系和巴利語系三大系統。

單單漢語系就有

禪宗、律宗,淨土宗,天台宗、法相宗、華嚴宗等等。關於“身似菩提樹”和“菩提本無樹”的辯證,就是禪宗五祖弟子神秀和六祖慧能的辯證。

藏語系,一共分為紅黃白花黑五個教派,我們熟知的《天龍八部》中的“鳩摩智”,就是從紅教寧瑪派上師傳承了“火焰刀”。

千百年來,外來宗教的“傳教禁地”——華夏文明

著名的旅遊景點大昭寺就是黃教的寺廟。

千百年來,外來宗教的“傳教禁地”——華夏文明

巴利語系離我們比較遙遠,分為

潤(又分擺罷、擺孫二個支派)、擺莊、多列(又分達拱旦、蘇特曼、瑞竟、緬坐四個支派)、左抵四派。

咱們就說,這些佛教思想,各有各的特點,但毫無疑問,都是經過我們華夏文明“漢化”之後的東土佛教,即使是藏語系也在明清時期和中土的交流十分頻繁,受漢化也是比較嚴重的,而巴利語系的漢化是相對比較原裝的,“漢化”沒那麼嚴重。

換句話說,外來宗教想進來,沒有問題,但是請先接受“漢化”。這在其他國家的歷史上是非常罕見的,當然除了中國之外,剩下的三大文明古國都斷了,歷史也沒那麼長。

中華文明是一條完整的文化傳承鏈

中華文明自百家爭鳴時期開始,就擁有一條完整的文化傳承鏈,中間即使經歷了無數戰亂,這條傳承鏈依然不曾斷絕。

而這種文化鏈,是外來宗教“入侵”最大的敵人。

宗教的本質是偉人的哲學思想,想要進行宗教傳播,就勢必要挑戰本土思想。

華夏文明,以儒為根,以法道為幹,“久經沙場”卻依舊完整,上至帝王將相,下到販夫走卒都信奉它。

千百年來,外來宗教的“傳教禁地”——華夏文明

面對如此強大的對手,外來宗教如何能與之抗爭,最終活下來的,都是接受“整編”的宗教。

上一段說過了佛教,本段就拿祆教舉例吧。

祆教可以說是外來宗教裡最“慘”的宗教了。

祆教源自波斯,本名摩尼教,他有一個更廣為人知的名字,“拜火教”,如果這個名字還不夠響的話,那就是明教,就是張無忌的那個明教。

千百年來,外來宗教的“傳教禁地”——華夏文明

其實在祆教傳入中國之前,他就經歷了很多次的“整合收編”。比如,祆教的戰神,波斯的王子努扎爾,變成了佛教的那吒,列位沒有看錯,就是後來我們的護法神哪吒。

千百年來,外來宗教的“傳教禁地”——華夏文明

根據史書記載,祆教大概是南北朝時期傳入中國,在小說《大唐雙龍傳》中就有“大明尊教”,著名的隋末“諸侯”王世充,就是大明尊教上一代的“原子”(大概就是教主繼承人之類的角色)。

後來到了宋朝,拜火教在江南一帶發展得特別好,有一任特別有名的教主方臘,沒有錯,就是在《水滸傳》中和梁山宋江併成為“四大寇”的江南方臘。

千百年來,外來宗教的“傳教禁地”——華夏文明

再後來,到了元末,祆教基本被佛教收編了(元朝統治者拉偏架,佛教一家獨大),著名的“小明王”韓林兒(紅巾軍起義領袖),就算得上的是被佛教收編的祆教教徒。

這才會有金庸先生在《倚天屠龍記》中寫,明教朱元璋,因為朱元璋也是紅巾軍出身。從史書上說,應該是郭子興繼承了韓林兒的“家業(旗號)”,然後朱元璋從他的幹老丈人郭子興手裡繼承家業。

千百年來,外來宗教的“傳教禁地”——華夏文明

祆教才歷史上被稱為

“食菜事魔”,因為祆教的教義非常“麻煩”,融合了佛教和基督教的教義,教義非常混亂,核心是神之前派下來很多使者,包括但不僅有摩西、釋迦摩尼、耶穌等,

瑣羅亞斯德是最後一個使者,

因此也得罪了很多家。

本身祆教對於中國來說,就是外來宗教,按理說應該和佛教報團取暖,結果還融合了佛教的教義、戒律,把大家得罪了個遍,因此變成了“食菜事魔”,處處不受待見。

東方宗教鬥爭的方法更先進

教義之爭這種事,在中國是家常便飯了。

教義之爭本質上是思想的碰撞,但是在中國,這個“玩戰術的心都黑”的國度,思想碰撞在百家爭鳴時期,就已經開始進行了。

等到了漢朝,思想碰撞已經是一個非常落後的戰術了,教義之爭早已變成了“政治鬥爭”。

所謂“政治鬥爭”,本質上就是捧高踩低,但筆者到現在都不明白,為什麼西方宗教選擇戰爭這種野蠻的方式,或者是“踩低”這種費力不討好的方式。

東方的教義之爭,自百家爭鳴之後,就開始了千百年來的“捧高”之路。

何為“踩低”,就是貶低對方宗教,抹黑敵人。而“捧高”,則是誇耀自己。

用腳後跟都能想明白,貶低他人的成本遠高於抬高自己,而且是真的“費力不討好”。

舉個有趣的例子,我們印象中,應該有這樣一個故事,就是孔子去拜訪時任周朝圖書館館長的老子,老子在聽到孔子的思想之後,十分讚賞。

千百年來,外來宗教的“傳教禁地”——華夏文明

但,這個故事是編出來的。這個故事,有陰陽兩個版本,“陰間版”是道家(不是道教)編出來的,老子的態度一言以蔽之“孔丘你的思想是什麼東西,滾犢子”,而我們耳熟能詳的是“陽間版”,也就是老子表示你很強,說的很對。

關於這個故事,在中華書局出版的《老子》一書的序言中,有明確的考古論證,也算是近十年來的考古成果。

千百年來,外來宗教的“傳教禁地”——華夏文明

而這種“戰術思想”就成為了中國千百年來宗教之爭的核心戰略。

比如佛道辯經的“核心”——《老子化胡經》,這個爭鬥打了幾百年,從唐末打到元朝,還是元朝統治者拉偏架,幫助東土佛教,才把《老子化胡經》“定偽”。

千百年來,外來宗教的“傳教禁地”——華夏文明

說實話,唐朝出來的經書,怎麼可能是真的呢,講的是一千多年前的事情,怎麼可能老子跑到西方去“化胡”了,就春秋末期的那個生產力,哪來的自信從河南洛陽一路跑到印度傳教。

說一個人不好,需要舉證這個人幹了什麼壞事讓別人相信,但是誇自己好這種事,誰質疑誰舉證,所謂“眾口鑠金、積毀銷骨”,假的也變成了真的。

放到宗教上也是同理,說一個宗教不好,除了祆教之外,在中國真沒有別的正經宗教有這等待遇,畢竟他把所有人得罪了。

但如果是對方好,我說我比他更好,這種“瞎話”可就容易得多,畢竟“展現神蹟”,“編寫經書”,本身就在傳教的範疇之內,只不過是多了一個“被比較者”而已。

而且,抬高自己最壞的結果也就是,被發現原來自家宗教和對家宗教差不多,但貶低別人的後果則是,原來這個宗教很壞。

中國歷史上佛道之爭,最後也不過是變成了儒釋道三教合一。

千百年來,外來宗教的“傳教禁地”——華夏文明

三教合一圖

總結

因此,如果想來中國傳教,首先要面對的就是一條完整的文明傳承鏈,接受漢化,同時還要面對深諳宗教鬥爭“方法論”的對手們。

要知道,中國的宗教最擅長“內鬥”,道教和東土佛教內部多個流派,內鬥和外鬥簡直是家常便飯。

一個正在接受漢化的宗教,可能連自己的新教義到底是什麼還沒弄清,就要面對狂風暴雨般的進攻,進攻發起者還是宗教鬥爭的熟練工種,搞不好還會有當時的執政者來拉偏架,憑什麼傳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