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資訊城主:知識付費是割韭菜嗎?

資訊城主:知識付費是割韭菜嗎?

今天一個兄弟在微信上問我:

知識付費是割韭菜嗎?

喔擦,我解答了N個問題,就這個問題把我難倒我了。

如果我說,知識付費是割韭菜,可是我正在做知識付費啊,這不是變相的在說,我在割他嗎?

如果我說,知識付費不是割韭菜,可是在各類資訊平臺裡,都會出現“知識付費是割韭菜”的字眼啊。

握草,該如何回答他是好?

在隨後的五分鐘裡,我的腦袋飛速的運轉,做了如下思考:

知識付費是一種等價交換

,我們上大學,我們上各種雜七雜八的等級考試培訓,哪哪都需要錢啊。

但是

知識本身不是一個特別昂貴的東西啊,我們去書店看書,書店裡面任何一本書都不可能超過百十來塊,但現在很多的知識付費機構,或知識販賣者,他們把一個小小的知識點,包裝一個宏大的外殼,然後幾百,幾千,幾萬塊賣給你,你願意接受嗎?這不是違背了等價交換的原則嗎?

任何違背等價交換原則的,不就是割韭菜嗎?

情況更嚴重的是,他們所謂的知識,還不是他們的原創性知識,這還不算割韭菜嗎?

他們的實質是,把某些知識點搬運過來給你,然後賺取高額的利潤,這就是割韭菜啊。

但是

我們上學時,老師教我們萬有引力,萬有引力是牛頓的知識啊,老師憑啥收我們錢呢???

我不禁深思,知識是怎麼從牛頓那,到學生這裡的呢?

牛頓是知識的原創者,老師是知識的宣傳者,學生是知識的接收者。

宣傳者把原創者的知識放大無數倍,從而接收者可以看到,學習到,如果沒有放大,可能就不會被更多的人學習。

老師辛辛苦苦把知識教給我們,老師掙的錢,只是一個渠道傳遞的費用啊。

薛兆豐講經濟,對很多人來講是有用的,但是對很多人來講也沒有用,他自己本身並不是經濟學的發明者,他只是用他自己的方式,把經濟學知識,掰開了,揉碎了,深入淺出的把經濟學知識分享給我們聽,我們具體怎麼用,能不能掙到錢,

關鍵還得看我們把這些知識應用到一個怎樣的具體場景裡面。

握草,如果講到這個應用場景,這問題就更復雜了啊!!!

現在N多的知識付費機構,或知識販賣者,都是把一個固定化的東西輸出給我們,然後告訴我們,我們只要按照這樣一個固定化的模式去做,就能得到一個固定化的結果。

這往深處一想,這在很大程度上,其實是誤人子弟啊!

可能有一些人運用這種方法有結果,但是有一些人,可能沒有充分理解,而硬套用這種方法,便會造成或大或小的損失,那這些損失由誰來承擔呢?

是這些知識沒有用?是老師教得不好?還是學生學得不好?

知識本身就是一個工具而已,知識肯定是無罪的,重點還是在於人如何應用它。

就比如“電”,電能電死人,電也能給我們的夜晚帶來光明,那我們能因為電能電死人,就阻止電的使用嗎?如果我們阻止電的使用,那我們不是阻止了文明的前進嗎??

我轉而又一想,不對,好像哪裡有問題。

“電”這個東西,是有權威的監管機構在監管著,有供電所,但“知識”這個東西有人來監管嗎?

的確,我們上小學,上中學,上大學,我們所學的知識,是合理應該付費的,因為它所有的教材,所有的內容,是經過教育局稽核的,但現在市面上,所謂的知識付費機構,或知識販賣者,他們的內容是由誰來評估?由誰來稽核呢?

所以知識付費本身沒有任何問題,但是不好的知識,因為沒有稽核機制,就會一股腦地衝到我們的視野面前,從而給我們造成不好的影響,那這些人付費了,學完,知識卻啥用沒有,或水分太大,他們就會認為,知識付費是在割韭菜。

從另個一層面來說,知識付費應該建立一套稽核篩選機制。

一方面,付費者本身應該有自己的一套篩選能力,要明白自己買到的付費知識,有些對你來講是有用的,有些對你來講是沒用的,要看自己自身的應用。

所有的付費知識,先要經過自身的判斷,去偽存真,去除糟粕,取其精華,才能把它真正轉化為自己的,轉化成自己的認知提高,才能掙到自己認知範圍以內提高的錢。

另一方面,知識付費機構或知識售賣者的知識生產能力和質量,是不是需要有一個第三方監管機構來監管、驗證和篩選呢?

我轉而又一想,一個付費的東西,我還要自己去甄別,這不就相當於,我買了一筐橘子,然後你告訴我,裡面有爛的,需要我自己把它挑出去,那這個合理嗎??

所以這就說明另外一個問題,如果我們想要一個量身定製的,根據我們自身的應用場景,量身定製各種知識的話,那這個東西就不叫知識付費了,這個叫諮詢,是一種服務,完全根據我們來制定一款知識產品,但這個價格可能就是我們不能承受的了。

根據一個人要求,我們完美給他生產一款橘子,這棵樹就是你的,根據他的要求,想要這個橘子外形多少,質量多少,甜度多少,都是你決定,但這個價格可能就是你承受不了的,有可能你吃一次橘子,就得花你一年的錢,這應該就是知識付費是不是割韭菜的核心問題吧。

我的思考結束了,所以我給他回答是:

知識付費本身不是割韭菜,要看你付費的知識是否對你產生了實效的作用,是否產生,有兩個方面決定。

1、自身篩選付費知識的能力,自身應用付費知識的能力。

2、知識付費機構或知識售賣者的知識生產能力和質量水平。

最後說一句,所謂的付費知識,90%我們可以透過看書,搜百度查到,只有10%的知識,必須是一個人透過長時間的積累和總結才能得到,但這部分知識,500%不會有人拿出來賣,都拿出來賣了,付費諮詢怎麼搞?真正的賺錢在付費諮詢,而不是付費知識。

能賣的知識,都不叫付費知識,那叫資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