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你的朋友圈什麼樣,命運就什麼樣,別不信

堅持輸出有思想的文章

你的朋友圈什麼樣,命運就什麼樣,別不信

01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圈子文化,從古至今,你混在什麼樣的人群裡,就有什麼樣的命運。

比如唐宋八大家中的曾鞏,論才情比不上李白,論聲望不及杜甫,他的詩詞也挑不出什麼特別經典的,可李、杜都沒入選八大家,他卻入了,你說氣人不?

不過等我們梳理完曾鞏的人際關係後,你就不會這麼想了。

首先,他是王安石的摯友,好兄弟,要知道王安石後來可是官至相位。不僅如此,他和范仲淹還是筆友,靈魂之交,而范仲淹同樣是個宰執,厲害吧!

你以為這就完了嗎,才不會,20歲那年,曾鞏又拜入了歐陽修門下,成了入室弟子。同時,以蘇東坡為首的蘇家三子,和歐陽修相交甚篤。

現在好了,唐宋八大家中,除卻前朝的柳宗元和韓愈,剩下的全都扯上了關係。

你的朋友圈什麼樣,命運就什麼樣,別不信

值得一說的是,歐陽修、蘇東坡與王安石是對立關係,從理念上來說,也算是敵人吧。而曾鞏能在這個夾縫中游走,實力可見一斑。

講到這,你是不是想起了一部電視劇,它的名字叫《神鵰英雄傳》,本來郭靖的命在大草原上,可是他談了個物件,物件的爹是東邪黃藥師,物件的師父是北丐洪七公,洪七公和老頑童交好,老頑童的師兄是王重陽,也是全真七子的師叔……

好傢伙,除了對立的歐陽鋒,以及中立的段智興,整個江湖的大咖都是郭靖的朋友,這要是還混不好天理何在。

所以你看,一個人的朋友圈什麼樣,他的命就是什麼樣。即便你很有才華,也得有可以發揮的空間。

你的朋友圈什麼樣,命運就什麼樣,別不信

02

美女作家蔣方舟曾說過:

當一個人停止讀書時,他的價值觀就由身邊人決定。

同理,當一個默認了某種生活環境,他人生目標的上限,就在自己的朋友圈裡。

因為人的幸福感,通常是比較級,我比你擁有得多,我就比你幸福。這還是比較積極的想法,消極的是,你不如我,我就比你幸福。

遺憾的是,心灰意冷的大多數人,都選擇和後者去比較,那樣會比較有存在感。也就是所謂的,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自然,這樣也沒什麼不好,但有一個問題,你的思維決定了你所在的層次,它會讓你固步不前,而不如你的人,慢慢會趕上來,等有一天你覺醒了,回頭一看,好傢伙,自己要墊底了。

你的朋友圈什麼樣,命運就什麼樣,別不信

而世界這麼大,人這麼多。

簡單來說,你以為你在朋友中混得不錯就可以了,可是你的朋友們,他們並不是這樣想,他們有自己獨立的交際圈,有更好的資源。

然後你會發現,你的朋友越來越少,因為他們都從你的圈子裡跳出去了,天南海北,人五人六的。

這就是你生活一直沒有起色的根本原因,久而久之,你也懶得往更高階的圈子裡跳了,因為,那意味著你要去改變,去打破現有的穩定。

然後,你的命運就被逐漸定格。

你的朋友圈什麼樣,命運就什麼樣,別不信

圈子文化,對一個人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比如你生活中除了幾個要好的同事,及少許知己,和為數不多能說上話的親戚,再沒有更廣的交際範圍。

那麼,你和另一半的話題,只能是他們身上發生的事,家長裡短,或者八卦瑣事。

偶爾,你也有機會跨圈子交際,但是你會發現,你說的,別人壓根就不感興趣,別人說的,你又不懂。沒辦法,這樣的挫敗感,只好讓你再回到自己的小圈子,畢竟這裡有說有笑。

可遺憾的是,就在你這個範圍很小的圈子裡,大家也不能和平相處,同樣勾心鬥角,矛盾叢生。然後,慢慢你就會對生活感到厭倦,沒有更多的興趣走出去,也不願意融入人群。

於是,你的命運就有了清晰的軌跡,是一眼能望到底那種。

你的朋友圈什麼樣,命運就什麼樣,別不信

所以,人不能太貪圖安逸,把自己封存在小圈子不出去,那樣,你的思維會逐漸固化,生活方式會出現模板,你也經受不起太大的風浪。

只要離一次婚,家人或自己生一場病,一切都會天翻地覆。

朱元璋如果始終有溫飽,就不會聽信湯和,去投靠郭子興,就更不可能認識劉伯溫、常遇春。他的生活圈,可能一輩子都在皇覺寺,當一個得過且過的撞鐘和尚。

不同的圈子,有不同的活力、不同的文化,人要往上走向前看,你可以沒事打打麻將玩玩撲克,但不要讓牌友成為你價值觀的主導。同事和朋友間聊天,八卦趣事很多,但別沉迷,花邊新聞聽聽就好,別摻和進去。

你要讓自己去認識更多的人,哪怕只是認識,泛泛之交,你也可以從他們身上學到更多東西,然後更好地瞭解世界,適應社會。

你的朋友圈什麼樣,命運就什麼樣,別不信

當你在很多領域都有了可交往的人,你每天接收的訊息,都有可能改變自己的命運。這也是,年輕人為什麼要去大城市走一走,看一看的原因。

說句悲觀的話,別等自己行將就木時才發現:自己的生活範圍僅僅是工作單位到家的距離,能稱得上朋友的人,兩隻手就數得過來。

而世界這麼大,人這麼多。

海子在詩裡寫:你來人間一趟,你要看看太陽,和你的心上人,一起走在街上。

同樣,你也要看看星辰和大海,談一談人生與理想。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