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16年後看《家有兒女》:發現搞笑的劉星,卻是最令人心疼的孩子

家裡的“老二”為何總是被忽視?

在知乎上有這樣一個熱帖:為什麼感覺 《家有兒女》中劉星總被排擠?

引起了大家熱烈的討論。

有人說 : 劉星沒底線,最後總是被“欺負”。

也有人說 : 劉梅作為後媽挺難當的,小雪和小雨都不是自己親生的,打不得罵不得,最後,只能把氣撒在自己兒子劉星身上。

16年後看《家有兒女》:發現搞笑的劉星,卻是最令人心疼的孩子

這部火了十幾年的電視劇至今仍在豆瓣擁有8。9分的評分。作為劇中“開心果”的劉星也一直被人們所津津樂道。

他有點“沒心沒肺”,遇到委屈時,總是“一笑而過”。

他也有悲哀和傷心的時候,獨自一人到小區涼棚裡透了會氣,回到家依然綻放笑臉。

他反抗“為什麼我是這個家最不受重視的人”,大家對他有點愧疚,打算陪他去海洋館玩,結果全家熱鬧鬧出門後,唯獨他被遺忘在家中……

16年後看《家有兒女》:發現搞笑的劉星,卻是最令人心疼的孩子

作為重組家庭中的老二,劉星就像戴上面具的小丑,熱鬧、無爭的一面留給大家,悲傷留給自己。

到底是什麼讓劉星總是處在被“欺負”和“被忽視”的邊緣?

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來看看這三個孩子。老大小雪漂亮,是學霸,樣樣優秀,老么小雨乖巧懂事,惹人心疼。

而劉星呢?除了臉皮厚,沒其他優點。他自己都說自己“皮實著呢,抗打壓”。

《家有兒女》中的三個孩子簡直就是典型的“中國孩子”的代表性人物:

小雪——學霸,做啥都對

劉星——調皮蛋,受氣包

小雨——寵子,永遠無罪

當學霸和寵子這兩個人設立起來了,就有了光環效應:不管做啥,都是對的。那麼所有的矛頭自然就指向劉星了。

就連親媽劉梅也說,“劉星無所謂,你隨便罵,那孩子臉皮厚”。

16年後看《家有兒女》:發現搞笑的劉星,卻是最令人心疼的孩子

光環效應的籠罩,使得曉雪和小雨成為家庭中的寵兒,而劉星只能以“歡樂小丑”的方式在家裡刷存在感。

做父母的都知道,多個子女的家庭中,一般老大和老小會受到足夠多的重視,他們在父母的關愛下逐漸“發光”,更吸引父母的關注。

而其他孩子總會被忽視,或更多地受到批評。

可是,那個被忽視和批評的孩子,心裡到底是怎麼想的?

TA是否會受傷,也會傷心難過?也許值得所有人思考。

被忽視的孩子,一輩子都在尋找存在感

看電視劇《請回答1988》時,總感覺身為老二的成德善有很多委屈。

她的姐姐是個學霸,考上韓國最好的大學。而弟弟雖然學業很差,但因為最小,又是男孩,從小就被父母寄予厚望。

只有她,全年級999名,長相不怎麼好看,有點中二……常淪為大家的笑話。

全家人吃飯,姐姐和弟弟都有雞腿,她只有醃豆子;姐姐過生日,晚幾天生日的她總是被迫和姐姐同一天慶祝;就連喜歡的男孩,眼裡也只有姐姐……她惆悵地問阿澤:“我是不是不值得被愛?”

從小受到情感忽視的孩子,常常會懷疑自己是否值得被愛,無論是愛情或事業,一旦好運降臨,第一時間不是欣喜,而是懷疑。

16年後看《家有兒女》:發現搞笑的劉星,卻是最令人心疼的孩子

美國心理學家喬尼絲·韋布曾在《被忽視的孩子》一書中說到,被忽視的孩子會有二十二個表現,其中有:

“你感到還沒有發現自己生命的潛能。”

“經常對自己失望或是生自己的氣。對自己比對他人更嚴苛。”

被忽視的孩子其實是最敏感的那一個,總以為受到這樣的待遇是因為自己不夠好。

就如成德善,成年後相親無數都沒有遇到真正心儀的男子,卻總想在小夥伴們面前塑造甜蜜戀愛中的形象。

也總是患得患失,明明和金正煥互有好感,卻總懷疑他對自己是否真心。

無論是事業還是人際關係,遇到問題,第一時間懷疑自己是否做錯了什麼,或不值得用心對待。

16年後看《家有兒女》:發現搞笑的劉星,卻是最令人心疼的孩子

被忽視的孩子,一輩子都在尋找存在感和安全感。

就像劉星和成德善,他們都用傻憨、逗樂的一面來吸引大家的注意,而背後那個被忽視的小孩,TA所需要的關心和愛護,又有誰注意到了呢?

每個孩子,都值得用心對待

如果你是父母,請關注每一個孩子。

在家庭中,排行中間的孩子最容易受到忽視,“上有大下有小”的感覺,讓TA的鋒芒常被大的和小的掩蓋。所以父母尤其要關注中間孩子的心理。

曾認識一個女孩子,在家中排行老三,是最不被看見的孩子。

小時候有一次,因為睡過頭,她想著不去上學了,但又怕被父母罵,於是便縮在床上一整天。

結果,直到其他的孩子放學回家,大家一起坐上飯桌,全家人都沒有發現她居然沒去上學。

她心裡頓時一陣淒涼。“他們都沒發現我沒在早飯桌上,也沒出門去上學。”

從此,她自暴自棄,從不爭取任何東西,遇到困難就想逃避。後來即使有了孩子,她也很難有序地安排家庭生活,週末一睡就是日上三竿。可怕的是,她永遠患得患失,無法解決任何問題。

16年後看《家有兒女》:發現搞笑的劉星,卻是最令人心疼的孩子

這樣的事例有很多。

電影《奇蹟男孩》中,由於弟弟一出生就比較特別,所以全家人的焦點都在弟弟身上,忽視了正值青春期的姐姐。有一天,爸爸突然發現了這個情況,和女兒推心置腹地談了一次。

從那以後,父母不再“看不見”女兒,而是請她一起參與家庭所有決策。

很多時候,父母不是故意忽視,而是出於現實的原因。

如果父母能應開誠佈公告訴孩子家庭的現狀,讓孩子成為參與者,而不是旁觀者。孩子往往就很容易被治癒了。

首先,常常和孩子聊天,聽聽孩子怎麼說。

《請回答1988》中,成德善哭喊道:

“我不要和姐姐一起過生日,你們為什麼總是聽不到?”

第二天,爸爸便單獨買了蛋糕,並請德善原諒:“爸爸也是第一次當爸爸,我的女兒稍微體諒一下。”德善開心地笑了。

16年後看《家有兒女》:發現搞笑的劉星,卻是最令人心疼的孩子

每個孩子都是懂事的精靈,一旦TA被當做大人對待,聽到真誠的話語,很快便會釋懷,並和父母站在同一個通道里。

其次,讓孩子成為家庭的參與者,把TA當做家庭重要的一份子,一起出謀劃策。

《奇蹟男孩》中,媽媽發現過於關心弟弟,忽視了女兒,於是邀請女兒參加只有她們兩個人的母子約會,爸爸也開始關心女兒的生活起居。他們用行動在邀請女兒參與到四個人的家庭生活中來。

於是,當弟弟情緒崩潰,姐姐可以走進弟弟的房間,用她獨有的方式安慰弟弟。

每個孩子都是未來的大人,每個孩子都值得被用心對待,作為家庭裡的主人公,參與到家庭事務中來。

如果你是孩子,請學會成長和療愈。

小時候受到的遭遇,會在成年後逐漸展露出來,如果說原生家庭是改造孩子的第一次機會,那麼成年後的療愈則是第二次成長機會。

首先,學會正確對待自己的情緒。

每個人天生都有感受,而情緒是感受帶來的後果。情緒沒有好壞之分,它是當下事件與當初曾發生事件偶爾重合後產生的後果。

被情感忽視的孩子,常常內心會有各種不平的情緒。正視而不無視它。

關注當下的感受,並記錄下當時的感受,在日記本中呈現那個最真實的自己。

伊能靜在美國心理治療的時候,每晚都會在部落格寫下內心小孩的心裡話,以及此時此刻的感受。常常會在最後鼓勵自己要加油。

不管她現在療愈到哪種程度,可以肯定的是,正視自己的感受,便是認識和鼓勵自己的開始。

其次,學會表達自己的感受,並學會關愛自己。

張德芬老師曾在她的書中寫道:“你不是擔心沒有人愛你。你擔心的是沒有人用你要的方式愛你。到頭來你會發現你的擔心是對的:沒有人能以你想要的方式愛你,除了你自己。”

學會坦然面對自己過往的經歷,把那些都當做最好的考驗,同時多去表達和嘗試,懂得自己的所需所求,適時滿足自己的願望。工作累了,獎勵自己好吃的。獲得成就,給自己買一個禮物。

學會表達,懂得關愛自己,要知道,無論是父母,或是其他任何一個人,都沒有人能比你更懂自己。

學會自己愛自己,是一個人一輩子必學的功課。

人一輩子該學會的一樣課程,叫做成長,該學會的一個態度,叫做放下。

一個人懂得了解自己,滿足自己的需求,更好地愛自己,TA也就真正長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