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讀書推薦001|《Tuesdays with Morrie》

關注我的你,是最棒噠!

讀書推薦001|《Tuesdays with Morrie》

CocoPolaris認為年度最值得閱讀の書

一句話推薦:

一本簡單卻非常令人震撼與沉思的小書,也是讀完後讓CocoPolaris產生強烈共鳴的書。

如果要給這本書貼個標籤,應該是

#人生/哲學

吧~

如果要Coco推薦這本書感覺可以嘰裡呱啦

1個小時以上,但又真不知該如何講起~這是我讀完之後真實的感受~

我想可能是因為裡面很多富有哲理的話,不是去說,而是需要我們用

人生閱歷去感悟

的吧~

讀書推薦001|《Tuesdays with Morrie》

推薦購買英文原版書,看英文更得勁

《Tuesdays with Morrie》

中文譯本為《相約星期二》,書的封面其實已經告訴我們整個故事了。

An old man, a young man

這本書中的主角-教授和學生,

and life's greatest lesson

書要講述的內容:一堂人生課。

這本書是Mitch Albom寫的一本紀實回憶錄,Morrie是Mitch的大學教授,畢業後就和老師失去了聯絡,十幾年後在一次廣播中得知老師患上了ALS的病(漸凍症-就是和霍金一樣的病),Mitch重新聯絡上老師,相約每週二見面,一問一答,共同探討了生活中的重大問題。用他們的話說,這是一堂特殊的人生課,書也以課堂的形式展開,一共相約了14個星期二,共有14個主題的人生課。包括世界、人生、金錢、死亡、變老,遺憾等主題,每個主題之下的對話都值得我們細細品味,好好沉思。

CocoPolaris隨筆小感想

Morrie admitted, because it was, in a way, complete surrender to the disease。 The most personal and basic things had now been taken from him-going to the bathroom, wiping his nose, washing his private parts。 With the exception of breathing and swallowing his food, he was dependent on others for nearly everything。

Mitch, it‘s funny, “he said。 ”I’m an independent person, so my inclination was to fight all of this-being helped from the car, having someone else dress me。 I felt a little ashamed because our culture tells us we should be ashamed if we can‘t wipe our own behind。 But then I figured, Forget what the culture says。 I have ignored the culture much of my life。 I am not going to be ashamed。 What’s the big deal?

And you know what? The strangest thing, “What,‘s that?

I began to enjoy my dependency。 Now I enjoy when they turn me over on my side and rub cream on my behind so I don’t get sores。 Or when they wipe my brow, or they massage my legs。 I revel in it。 I close my eyes and soak it up。 And it seems very familiar to me。

It‘s like going back to being a child again。

隨著Morrie病情的不斷惡化,後來任何事情都無法自理了,全部需要依賴他人幫忙完成。而社會文化一直在告訴我們的是要獨立,做一個獨立自主的人。就算拋卻文化層面,對於任何一個能夠生活自理甚至各方面都比較獨立的個體而言,如果有一天只能躺在床上依靠著他人的幫助完成最基本的生活自理時,又經歷怎樣的心理掙扎呢?又該如何轉變心態積極面對這段必須依賴他人的日子呢?

上面這段節選自書中的描述,當Coco閱讀時,不自覺微微一笑,想起了自己當時躺在床上完全無法自理的半年時光,感覺這些文字就是在描寫自己當時的感受與心理狀態呀~

從吃飯喝水翻身到大小便等都需要護工阿姨和我爸共同才能完成,哦對,Morrie還可以洗澡,我半年的日子裡沒有洗頭洗澡,因為身體無法承受幅度稍微大一點點的移動。就連手握手機都無法持續五分鐘以上的時間,眼鏡掉地上更是無法自己撿拾。那段日子裡,每天都在聽央視8套的電視劇,從早到晚,中間穿插著聽朋友給學生上的英文課。

難嗎?非常難!

在看似最好的年紀,生活工作一切都非常滿意的狀態下,一天之內,從山上跌落山底,身體、工作、金錢都失去了,一無所有。以至於現在也過得非常難!

但同時我覺得自己也是非常幸運的。雖然我有著和Morrie類似需要依賴他人的日子,我們當時也都有種又迴歸嬰兒時期需要人完全呵護才能得以生存的內心感受,也都慢慢開始接受並享受這種依賴。但是Morrie的病沒有治癒的方法,走向死亡是在預期之內會發生的。而我在經歷了重返嬰兒狀態後,身體是在慢慢恢復的,雖然沒有辦法恢復回正常人的狀態,但是可以自理,用腦力勞動工作。而且這次遭遇,也讓我有機會轉至教育行業,並且現在也慢慢找到了自己這輩子的使命,所以一直心存感恩!

我在想如果幾年前看這本如此賦予人生哲理的書,也許我不會有很強烈的共鳴,更不會和Morrie感同身受,而在有了某些特殊的經歷後,現在遇到了這本書,共鳴感,震撼力才是最強烈的!

不過還是想小小提醒一下,如果沒有太豐富的人生經歷,真的可能無法更加深入體會到很多富有哲理的話【網上有書評就認為這本書並不好,認為都是雞湯。我覺得主要源於這位讀者的經歷太少,人生感悟太淺的原因吧,並不是書不好】

如果讀完這本書是這種感覺,不妨把書收藏起來,等三四十、四五十歲的時候再拿出來品味,我相信定有不同的感受。

“Dying, ”Morrie suddenly said, ”is only one thing to be sad over, Mitch。 Living unhappily is something else。 So many of the people who come to visit me are unhappy。 “Why?”

Well, for one thing, the culture we have does not make people feel good about themselves。 We’re teaching the wrong things。 And you have to be strong enough to say if the culture doesn‘t work, don’t buy it。 Create your own。 Most people can‘t do it。 They’re more unhappy than me-even in my current condition。

I may be dying, but I am surrounded by loving, caring souls。 How many people can say that?

是啊, 死亡不應該是我們最應該感到傷心的事情嗎?為什麼現在很多人都不開心呢?為什麼很多人都對自己的生活等各方面不滿意呢?又或者為什麼現在抑鬱症越來越多越來越低齡化了呢?我想Morrie道出了問題的關鍵:是我們的社會傳遞的文化出現了問題,我們被傳遞的觀念是錯誤。

什麼是所謂的成功呢?什麼才是事業有成呢?

讀Top1/2的大學?年薪xx百萬?開豪車?大老闆?我們的社會在評價一個人是否成功,現在不依然在用賺錢能力在定義嗎?

在每個領域都越來越內卷化的現在,誰又敢真正地說我很開心,很滿足呢?

當我們在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們是否可以大膽地don‘t buy it,讓自己慢下來,慢慢地去感受生活,發現生活帶給我們的另一種滿足。

He jotted down his thoughts on yellow pads, envelopes, folders, scrap paper。 He wrote bite-sized philosophies about living with deaths shadow: “Accept what you are able to do and what you are not able to do”。

“Accept the past as past, without denying it or discarding it”; “Learn to forgive yourself and to forgive others” “Dont assume that it’s too late to get involved。”

自我有正確的認知,知道自己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不必過於執著

~佛曰:一切皆虛妄,何必執著!

接受過去的自己,與自我和解!

從佛學角度換句大白話來說就是如果要想改命,首先得認命!

Detaching yourself?

“Yes。 Detaching myself。 And this is important-not just for someone like me, who is dying, but for someone like you, who is perfectly healthy。 Learn to detach。”

He opened his eyes。 He exhaled。 “You know what the Buddhists say? Don‘t cling to things, because everything is impermanent。”

人生就是場修行,我們修的不就是

“斷舍離”

三個字嗎?

以上兩小段文字是對於陰影文字Morrie所說話的自我解釋。在這一點上我想應該是我也多多少少和佛學有點緣分的原因吧~而Morrie也讀了很多佛學相關的什麼書籍。

以上是CocoPolaris讀完這本書後的小隨筆感悟,更多精彩的內容以及富有哲理的話語,等待你自我去發現咯~

一本能夠讓我們慢下來,反覆品味與思考的小書,也希望你能夠從這本書中汲取更多的力量,去描繪自己五顏六色的人生圖畫!

P。s。

推薦購買英文原版書

哦,用詞都非常淺顯易懂,Morrie的一些話直接看英文也更容易讓我們理解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