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和老爸的最後一面

我今年32了,15歲那年老爸就走了。

記得很清楚,那天早上我去寄宿學校上學,隔著窗戶給老爸他的一塊手錶,我的表不小心摔壞了,暫時拿著爸的表戴了兩天,早上要回校了,就把表還給老爸。

和老爸的最後一面

我家兩間房,那天我跟媽睡在另一個房間裡,早上起床我早早的要去上學,就站在窗戶邊把老爸叫醒,說:“表我給你放窗戶臺了,你起床拿一下。”

“你戴學校去吧!我不戴了。”老爸說

“你那表那麼難看,誰要啊!我不戴,給你放著了啊!”我說

“那好,那下次回來我再給你買塊好看的戴。”

“好吧,我走了。”

後來怎麼也沒有想到,這就是我跟老爸的最後一次說話,他走的那麼急,我連最後一眼都沒看到。

週末那天回家,遠遠的就看到我家圍著一群人,走進院子裡,我姨我舅我外婆都來了,我媽和嫂子安排著在做飯,我感覺我家裡有事發生了,但這個時候還不知道是我爸沒了。

我回來照常是進了另外一個屋,我還詫異,天還沒黑呢,怎麼爸睡那屋就點起了蠟燭呢?

也沒有人過來跟我說家裡出了什麼事,那種壓抑的氣氛讓我也不敢問。

一會兒,我就看到鄰居過來拿了一捆燒紙,然後我哥跪下給人家磕了一個頭,剎那間我就明白是怎麼回事了。

跑出去躲在一邊眼淚就掉下來了,這是為什麼呢?週一走的時候爸還好好的啊!說這幾天就要回工作崗位了,怎麼說沒就沒了呢?越想越傷心,越覺得太不可思議,好希望那是我做的一場夢。

和老爸的最後一面

外婆這時過來了,問我:“你知道了?是誰跟你說你爸沒了的?”

“沒人跟我說,我自己看出來的,”我哭著說。

“別哭了,走進屋去吃點飯吧!”外婆拉我進屋。

我媽也過來了,“是你爸沒了 ,昨天晚上走的。”

給我端過來飯,根本也沒胃口吃。恍恍惚惚感覺就好像是一場夢,之前一點徵兆都沒有,就感覺不是真的。

第二天早上,跟著靈車去火葬場,看著老爸穿著一套新衣服頭上蓋著白布被抬上車,一下哭的泣不成聲,我再也沒有爸爸了。

一路上,我坐在離爸最近的地方,心裡還在想:老爸呀!這是這輩子我唯一一次離你這麼近了,以後我們就天人永隔,再也見不到你了啊!淚順著臉頰一行一行的落下。

到了火葬場,看著爸被抬下來送去火化的地方,我跟著也進去了,眼睜睜看著爸被推進火裡,心那一瞬間就崩潰了,哥把我拉了出來。

過了一會兒就看到高高的煙囪裡冒出一股股黑煙,那是爸爸高大的軀體在一點點的被火吞噬啊!是誰發明的火化,為什麼要這麼殘忍!

大約半個小時後,工作人員叫我們過去領骨灰,我趕忙擠在前頭跑了過去,看到的不是骨灰沫,而是一團布里包著一塊塊近白色的晶體那樣的東西。

天哪,那就是我的老爸呀!一瞬間怎麼就成了那個樣子。

他們說普通火化就是那個樣的,他們只是象徵性的留下死者的一部分,其他的都隨地處理了。

好吧好吧!已經這樣了,還能爭辯個什麼。

買了個骨灰盒 ,跟著靈車回家,當天下午爸就入土為安了。

我特意把那塊表放在爸的骨灰盒旁邊,爸爸一輩子表沒斷過,用媽的話說就是:你爸帶過的表有一籮筐了。

就讓那塊表永遠陪著你吧,老爸。

爸走後好長一段時間我都不敢在媽面前提起爸,我還是聽鄰居們跟我說,我爸是得肝腹水走的,走之前那幾天腿,肚子都腫脹的厲害,而且他早就知道自己的病,只是瞞著沒給家裡任何人說。

因為爸常年在外上班,一年偶爾回來一兩次,我們誰也沒有察覺爸的身體有什麼變化。

這次他回來準備待幾天,原本隔天就要走的……

和老爸的最後一面

爸走那年才48歲,而且生前,我這個做女兒的從來沒有給他慶祝過一次生日,沒給他買過一次禮物,沒孝敬他過一次,我什麼都沒有為老爸做過,除了氣他。

而且這輩子永遠沒有彌補的機會了,想起這些,怎能讓我不後悔?

年齡越大,越會想念老爸。

老爸 ,如果你還在,那現在我們一家人在一塊該是多麼的幸福!

您知道嗎!在您走的頭幾年,我經常很真實的夢到您還活著,只是還是像之前一樣去外邊工作了沒在家而已,我始終不接受您已經離開了我們的事實。

夢醒了之後卻是深深的失落。老爸,終究您還是不在了,永遠的離開我們了,有時候會想您想的直哭。

後悔自己沒有好好珍惜和您在一起的時光,後悔記憶裡和您吵過的每一次架,更後悔自己從來沒有好好的孝敬過您一次。如果時光真的可以重來,我會拿我現在的一切去換哪怕和您在一起一天的時光。

老爸,女兒是真的真的好想你了。

我相信每一個赤誠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許下“孝”的宏願,相信來日方長,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錦還鄉的那一天,可以從容盡孝。可惜人們忘了,忘了時間的殘酷,忘了人生的短暫,忘了世上有永遠無法報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擊的脆弱。

父母走了,帶著對我們深深的掛念。父母走了,遺留給我們永無償還的心情。你就永遠無以言孝。

有一些事情,當我們年輕的時候,無法懂得。當我們懂得的時候,已不再年輕。世上有些東西可以彌補,有些東西永無彌補。

套用畢淑敏老師的一段話結束這篇文章吧!因為沒有比這段話更能展現出我想表達的意思了。

盡孝要趁早,不要等到“子欲養而親不在”時候才追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