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有沒有一種東西,叫“什麼都不是”?——阿那克西曼德思想簡介

有沒有一種東西,叫“什麼都不是”?——阿那克西曼德思想簡介

古希臘人是一個追求智慧的民族,在其兩三百年的黃金時期中,這片星羅棋佈的群島中湧現出了一大批哲學家,孕育出了人類最高尚、最抽象的學科——哲學。

今天我們介紹其中一位較早期的人物——阿那克西曼德。

對哲學不太瞭解的人可能沒聽說過這個名字,其實他是一位很有意思的哲學家。

跟同時代很多希臘人一樣,阿那克西曼德也曾經遍遊地中海,集各地文化之所長。

他有過很多重要發明,比如他發現影子的角度會隨著時間而變化,於是發明了日晷。而且他還曾根據自己對歐洲的親身遊歷,畫出了第一幅“世界地圖”,當然這在今天看來並不能算“世界”地圖,但對於當時活動空間很有限的希臘人來說,這已經是整個世界了。

最驚人的是,他曾提出人和動物都是從海洋生物演化而來的觀點。他認為所有的動物的祖先之前都生活在海底(就像住在褲頭村的海綿寶寶和派大星),隨著海水退去,海底空間縮小,有很多生物(包括人類)不得不上岸覓食,於是才有了陸地動物——這和達爾文的進化論何其相似!

有沒有一種東西,叫“什麼都不是”?——阿那克西曼德思想簡介

你可能會問,阿那克西曼德不是一位哲學家嗎?從剛才介紹的成就來看,這位老兄咋越看越像一位科學家呢?其實當哲學在古希臘剛剛興起的時候,就是和科學混淆在一起的。嚴格地說,應該是科學還沒有從哲學中分離出來。在那時候,科學是以哲學玄思的方式在探究世界,哲學也將自己思考的結論當作科學成果。它們研究的物件都是自然世界,最早的哲學派別就叫做“自然哲學”,阿那克西曼德就是這個派別中的重要代表。

自然哲學家們探討的核心問題只有一個:“世界從哪裡來?”(或者表述為“世界的本原是什麼?”)

阿那克西曼德的老師叫泰勒斯,這位仁兄是人類歷史上第一位哲學家(這樣一來,阿那克西曼德應該是人類歷史上第二位哲學家)。他的觀點是:世界的本原是水,萬物從水中產生,最後又變回水的形態。因為他生活在水邊,身邊很多事物都是潮乎乎的,或多或少都含有水分,所以他很自然地認為,萬事萬物都是以水為原料生成的。

作為泰勒斯的學生,阿那克西曼德果斷地否定了老師的觀點。他的理由如下:

首先,從經驗的角度講,並不是所有事物中都含有水分,比如石頭當中就沒有水,火當中更沒有水,我們也看不到這些事物和水有任何生滅關係。“本原”這個概念指的是所有事物最根本的、共同的起源,既然有一部分事物不符合這一規定,那麼水當然就不能算本原了。

其次,從邏輯的角度講,我們並不能確定水是演化的起點。因為按照泰勒斯的觀點,每一事物都從水中產生,在經歷了各種形態的變化後,最後又回到水中,這個過程是一個封閉的圓環。而我們知道,對於一個圓形來說,是不存在起點和終點的,那怎麼就能肯定水是這個變化過程的起點呢?如果覺得有點繞,我們可以打個比方:比如土是由水產生的,產生之後,土又經歷了好幾種形態,變成泥娃娃,又變成陶罐,又變成水,但之後又可能變成土、泥娃娃、陶罐……它的過程是這樣的:水——土——泥娃娃——陶罐——水——土……在這個無限迴圈、沒有終點的變化中,我們無法確定最終形態到底是土,還是水,還是泥娃娃或陶罐。

這兩個理由還可以用來反駁那些將本原規定為其他一個或若干個元素的觀點(比如“金、木、火、土……)。所以阿那克西曼德最後得出一個結論:

“任何一種像水一樣有著具體規定性和具體物質形態的東西都沒有資格成為萬物的本源”——《論自然》殘篇

既然這樣,那他有什麼高見呢?

有沒有一種東西,叫“什麼都不是”?——阿那克西曼德思想簡介

他認為,世界的本原是“阿派朗”(“apeiron”的音譯),意譯過來就是“無定形”,這是他獨創的概念。

在阿那克西曼德看來,萬物的本原應該是一種沒有任何具體規定的東西。因為一旦對它的樣態作了規定,它就不能產生自己規定以外的東西了,這樣它就沒法作“所有事物”的本原了。比如泰勒斯把本原規定為水,那麼它要想產生與水無關的東西就不太可能了。那麼什麼東西是“沒有具體規定的東西”呢?那就是“無定形”,即“什麼都不是”的東西。這個東西可以產生所有事物,但是它本身卻不是任何事物。

是不是有點費解?但就是這個阿派朗,被公認為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哲學詞彙。因為從這個概念開始,哲學家們將人類理性拉到了抽象的邏輯思維層面。

我們感覺它費解,正是因為它根本就不是我們的一個經驗物件。也就是說,我們用經驗的方法無法理解它的含義,從經驗的層面無法對它進行規定和描述。“無定形”說白了就是“不要試圖去把握”——拒斥經驗是它的題中之意。

因為阿派朗無法在經驗世界中被感知到,所以它以前連名字都沒有;因為我們無法用經驗去正面規定或描述它,所以我們只好用否定的方式從反面給它起名字——我無法告訴你它是什麼,因為經驗世界中沒有它的對應物;我只能告訴你它不是什麼,因為經驗世界中沒有它的對應物,所以它“什麼都不是”——這就是“無定形”的意思。

這就有點“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味道了。

其實,這個阿派朗也不是真的“什麼都不是”,它還是存在的,它不僅實實在在存在,而且還是世界的本原。說它“什麼都不是”只是說在現實中無法被我們直觀經驗到。阿那克西曼德是在提醒我們不要用已有的經驗去理解這個世界本原,或者說世界的本原不存在在具體的經驗世界中,而是具有比具體的經驗事物更高階的形態。

有沒有一種東西,叫“什麼都不是”?——阿那克西曼德思想簡介

但是他忘記了一點,人類的理性思維是建立在感覺經驗的基礎上的。

也就是說,我們要想發動理性思維能力,就必須或多或少地肯定感覺經驗,並以此為材料展開理性分析。否則,理性活動就是無米之炊。世界上不會有一個理性概念是建立在完全否定感覺經驗的基礎上的。即使有,它也是空洞的,無意義的。

“阿派朗”就是這樣一個概念。它否定了一切經驗,也否定了一切我們試圖正面理解它的機會。阿那克西曼德告訴我們,這個東西就是世界的本原。我們很難接受豐富多彩的世界都來自於這樣一個東西——一個不是任何東西的東西——我們無法從這個概念中獲得哪怕一絲的安全感。

但是,作為第一個哲學概念。阿那克西曼德卻成功地藉此提醒了我們:在世俗紅塵之上,在人類經驗所不能達到的某個地方,或許存在著另一個世界。那裡的東西雖然可能是水中之月、鏡中之花,但卻有著另一種抽象的魅力,這個世界叫做“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