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科學與愛?

很少人會將科學與愛情並談,一般人認為科學與愛情一點兒關係都沒有。實際並不是這樣的,愛情跟科學不矛盾,愛情本身就是科學。

科學與愛?

那麼,愛情到底是怎麼產生的?愛情的根本動機又是什麼?是人類的繁衍。人類的繁衍又涉及了什麼呢?涉及了進化論、物種起源,這些全都是科學。

國外有個非常著名的情感實驗,研究人員選取了幾對情侶,透過磁共振成像記錄他們的大腦活動。結果表明,他們在看到戀人照片的時候,腦部的四個區域會同時出現血液激升的現象。同時,大腦中負責記憶和集中注意力的部分活動則受到了限制。於是,那些處在戀愛中的男男女女自然就“變笨了”。

科學與愛?

從科學的角度解釋,愛情其實是由六種愛情物質“組成”的。

第一種是苯基乙胺。這個學名很少有人聽過,但它的商品名卻鼎鼎有名——安非他命,一種中樞神經的興奮劑。一見鍾情或還沒有發生親密關係的男女最容易產生苯基乙胺,尤其是正在熱戀的男女。頭腦中一產生苯基乙胺,整個人的情緒就會極端興奮,所以,戀愛中的男女會表現得熱情高漲情緒亢奮。相關研究資料顯示,苯基乙胺的濃度高峰可以保持大概六個月到四年的時間,一般不會超過三十個月。人的一生以八十歲為期限的話,苯基乙胺存在的時間只佔二十五分之一左右。

科學與愛?

第二種是多巴胺。它能令人產生愉悅的感覺,渴望安全感和滿足感的人特別容易分泌此種激素。一般人在肌膚相親時最容易產生多巴胺,如接吻、撫摸等,肢體的親密接觸會讓人體自然分泌出多巴胺。多巴胺是一種神經傳導物質,我們常見的帕金森症患者大腦裡就缺少多巴胺,從而導致神經控制失調,出現手腳不聽指揮的現象。

科學與愛?

第三種是去甲腎上腺素,心動的感覺就源於它。當一個女人身體裡的去甲腎上腺素增加時,就是她最容易意亂情迷的時候,這時再銅牆鐵壁的女人也會被攻陷。女人這個時候已經像一支開弓的箭,男人就是弓箭手,雙方處在一觸即發的狀態。這種狀態是男人與女人相處時最巔峰的狀態。

科學與愛?

第四種是內啡呔。戀愛過的人都知道,戀愛期間,雙方除了激情外,還會衍生出其他情愫。轟轟烈烈地愛過之後,我們需要另外一種愛情物質內啡呔來填補未來的時間。內啡呔的效果非常接近於嗎啡——一種鎮靜劑,可以降低焦慮感,讓人體會到安逸、溫暖、親密、平靜的感覺。

科學與愛?

第五種是腦下垂體後葉荷爾蒙。研究人員曾將此種激素移到小山鼠身上,結果表明,此種小山鼠比較願意承擔保護配偶的責任。這個實驗說明,即便是忠心也會受到生物化學的影響。

科學與愛?

第六種是資訊素。有科學家認為資訊素才是影響性吸引力的主要原因,是人類搜尋另一半的最佳探測器。人在面對自己感興趣的異性時身體是會自然釋放出資訊素的,資訊素形而上的說法就是心靈的相通,異性如果收到了資訊素,就知道了對方對自己的感覺,很快就會做出相對應的動作或行動。

科學與愛?

以上研究證明,愛情的保鮮期一般只有五年。人體驗了以上六種愛情物質之後,愛情便歸於平淡。科學家無法發明出令愛情永遠保鮮的藥物,唯一能夠解決的辦法只能是學習兩性相處之道。如何從愛情向婚姻過渡,並保持這段感情的永恆生命力,這是一種學問。

小時候,我們會看班上哪個男同學長得最帥、最強壯;長大了,就會看哪個男人身材好、長得帥。我們從三歲到八十多歲的需求都不曾變過,這個需求一直伴隨著我們,沒有辦法被科技替代,因為這是我們靈魂層面最深刻的部分。但如今它漸漸地被妖魔化,因此,需要有人來研究情感,引領大家正確學習。男女的世界遠比我們想象的複雜,有關男女世界的探討最早來自美國的情感問題專家約翰·格雷,他在兩性關係方面提出了很多精闢的理論,值得我們後輩學習。

平時我們看影視劇,裡面的男男女女你儂我儂,讓人特別羨慕,現實生活中卻發現自己完全是被騙了,生活中男女之間的感情就像是煙花,再燦爛也不過是一瞬間,所以,愛看電視劇的女性就特別容易受傷。

韓劇《來自星星的你》在中國熱播後,有個學員對我說,老師你相信穿越嗎?你相信這個世界上有個都教授在等著我嗎?電視劇給我們勾畫了太多美好的場景,讓普通人的想法都有點兒不切實際了,尤其是對愛情的想法不切實際。這世上沒有那麼多美好的事情,影視劇的特點就是虛化生活,所以,每個人都應該以科學的態度去學習愛情,學習兩性相處之道。

科學與愛?

一直以來,很多人都研究過愛情,著名作家蕭伯納曾說過一句話——愛情是這個世界上最刺激、最銷魂、最瘋狂,同時也是最容易失去的情感。弗洛伊德臨終前,對他的家人和學生說:“我做了一輩子心理學研究,到臨死的這一瞬間卻發現我對世人、對愛情的瞭解的確太少、太片面了。”

即便如此,依然有那麼多心理學家研究愛情,因為研究愛情就是研究人性。愛情是一種很神秘的東西,為什麼你偏偏對他情有獨鍾?為什麼你和這個人在一起生活了十幾年竟然連一點兒“癢”的感覺都沒有?為什麼你當年愛他愛得死去活來,現在連看他一眼都不願意?這些都是需要愛情心理學來解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