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國學大師季羨林:從未享受過父愛的人,也不懂如何愛妻子和兒女

欲知故事烹酒,敬請關注崔黎黎

季羨林還只是一個三個月的小胚芽時,他的父親季嗣廉就拋棄他們娘倆另娶了,休妻的理由是結婚5年無所出。

封建時期,婦人犯七出便視為有罪,無後更是重大罪過,被夫家休棄後反而會令孃家蒙羞。至於這些因無後被休的女人,沒人會同情她們。

季羨林的母親沒有姓名,只聽說姓趙,人稱趙氏。季嗣廉是一個眼高手低、家中貧寒的農民,當初娶了十里外隔壁村莊的趙氏,還算是高攀。不過在他發了橫財時,早就將當初趙氏下嫁給他的恩情拋到了九霄雲外。

國學大師季羨林:從未享受過父愛的人,也不懂如何愛妻子和兒女

因為家族規定,季嗣廉的叔父去世後,他得到了一筆不菲的遺產,讓家中的生活維持了很長一段時間的溫飽。

上天垂憐,1910年,季嗣廉被迷了魂似的把家中所有的錢都拿去買了一個水廠的股票,這讓他真正的大賺一筆,成為了十里八鄉都排得上名號的有錢人。

季嗣廉發大財後的第一件事便是休掉原配,到縣城裡買大宅子,娶美麗年輕的小嬌妻,渣男本性暴露無遺。

無論多麼無恥,面對外人總要有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恰好趙氏無子,季嗣廉借題發揮,將髮妻趕出了家門。

國學大師季羨林:從未享受過父愛的人,也不懂如何愛妻子和兒女

讓季嗣廉萬萬想不到的是,此時的趙氏肚中已經有了一個三個月的胎兒,連她自己都不知道,只能說世事弄人。只是不知道當季嗣廉後來得知自己當初無意間拋棄的那個兒子成為了名垂青史的一代國師時會不會後悔莫及。

季嗣廉只稍稍識得幾個字,從一個在泥土裡打滾的農民搖身一變成為了住得起大豪宅的暴發戶,他只興奮地享受著以前從未享受過的一切,並不懂得如何將錢再生錢。

坐擁如花美眷和萬貫家產,季嗣廉只想做一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大老爺,至於另謀工作,這是他從未考慮過的事情。

當季嗣廉這個父親躺在萬貫錢財上眯著眼睛享受歲月靜好時,他年幼的兒子卻跟著他貧苦的母親吃糠咽菜,營養不良。

國學大師季羨林:從未享受過父愛的人,也不懂如何愛妻子和兒女

女子本弱,為母則強,這個一輩子從未走出過鄉間,也不曾識過一個字的村婦,卻拼盡一切,給了自己兒子讀書的機會。

也正是因為趙氏用盡全力將季羨林送到學校啟蒙,這才讓他的叔父看到了自家侄子在讀書上的天賦,奔著光宗耀祖的目的將季羨林接到濟南上學,讓一代國學大師不至於湮沒在黃土泥間。

國學大師季羨林:從未享受過父愛的人,也不懂如何愛妻子和兒女

而季羨林那個不負責任的父親季嗣廉寧願將自己的萬貫家財揮霍到親戚朋友的身上,也不曾接濟過自己的前妻、親生兒子一分。

途生橫財並非好事,季嗣廉因理財不善,很快就將鉅額財富揮霍殆盡,最終潦倒到變賣房產度日。

眼看前夫季嗣廉山起山落,趙氏不做任何評價,只守護著自己的兒子,將自己的希望和溫情全部放在了季羨林身上。

國學大師季羨林:從未享受過父愛的人,也不懂如何愛妻子和兒女

自古忠孝兩難全,對於季羨林來說,學業抱負和親情孝義也難全,待他6歲那年被叔父接到濟南讀書後,幾乎就斷了同趙氏的母子情分。

離開家鄉後,季羨林只回過家兩次,而兩次都是為了奔喪。令他萬萬沒想到的是,第二次回家鄉奔的竟然是自己母親的喪事。

當時季羨林正在清華大學讀書,算得上縣裡最有出息的孩子,而趙氏也母憑子貴,成為了人人豔羨的物件。

季羨林想要出人頭地,考上清華大學,讓母親面上有光還不夠,他希望畢業後找到一份好工作,將母親接到身邊好好贍養,讓老人家頤養天年。

國學大師季羨林:從未享受過父愛的人,也不懂如何愛妻子和兒女

可子欲養而親不待,趙氏終究是等不到自家寶貝兒子的一片孝心了。

未曾見到母親最後一面已經是遺憾,可更加讓季羨林痛心的是他連母親的遺容都未曾見到。當他得知訊息從北京趕回山東清平時,只見到了一口黑漆漆的棺材,母親躺在裡面,但已經封棺。

這樣的遺憾讓季羨林一輩子都未曾走出來,直到耄耋之年,他仍然會夢到母親的身影,但看不清她的面容,然後哭著從夢中醒來。

國學大師季羨林:從未享受過父愛的人,也不懂如何愛妻子和兒女

關於母親,季羨林曾寫過這樣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他回家奔喪時,遇到了鄰居寧大嬸“撞客”,原文如下:

“寧大嬸坐在炕上,閉著眼睛,嘴裡卻不停地說著話,不是她說話,而是我母親。一見我(毋寧說是一“聽到我”,因為她沒有睜眼),就抓住我的手,說:“兒啊!你讓娘想得好苦呀!離家八年,也不回來看看我。你知道,娘心裡是什麼滋味呀!”如此刺刺不休,說個不停。我彷彿當頭捱了一棒,懵懵懂懂,不知所措。按理說,聽到母親的聲音,我應當嚎啕大哭。然而,我沒有,我似乎又清醒過來。我在潛意識中,連聲問著自己:這是可能的嗎?這是真事嗎?我心裡酸甜苦辣,攪成了一鍋醬。我對“母親”說:“娘啊!你不該來找寧大嬸呀!你不該麻煩寧大嬸呀!”

國學大師季羨林:從未享受過父愛的人,也不懂如何愛妻子和兒女

這樣不科學的事情按理說不應該出現在國學大師季羨林的筆下,但他在回憶自己的母親時,偏偏有著這樣的回憶,所以他稱之為

“我決不相信其為真而又熱切希望其為真”。

季羨林曾說母親是自己一生的悔與痛,與其說這樣“撞客”的事情是季羨林遇到的,倒不如說是他想象的,或者說是夢裡夢見的。

8年未曾回家看過母親一面,季羨林認為自己不孝,但如今母親已逝,悔之莫及,無法彌補的他希望母親能夠怨懟自己,如此他才能稍稍好受一些。

對於父親,季羨林在28歲之前隻字未提,這是一個從未出現在他生命中,從此也不會讓他為之動心忍性的人物,但母親卻是他一輩子也割捨不掉的痛。

國學大師季羨林:從未享受過父愛的人,也不懂如何愛妻子和兒女

直到老年,季羨林還是會老淚縱橫地說:

“對享受母親的愛來說,我註定是一個永恆的悲劇人物了。”

從他的隻言片語裡可以看出母親影響之大,可從他成年後的行為當中亦可看出父親的缺失對他的影響更是一輩子的中傷。

季羨林18歲的時候,在叔父的安排下娶了妻子彭德華,而這個妻子卻並非季羨林喜歡的,他更中意小姨子荷姐。

季家和彭家是多年的鄰居,雖然季羨林與彭家姐妹平時交往不多,但也算得上自幼相識,少時的季羨林中意的正是彭家的小女兒荷姐。

但彭家女主人並不喜歡一身土氣的季羨林,她希望自己的親生女兒荷姐能夠嫁到一個家境殷實的人家,因此將前妻所生女兒彭德華許給了季羨林。

國學大師季羨林:從未享受過父愛的人,也不懂如何愛妻子和兒女

季羨林叔父並不知道自家侄兒的心思,於是拍板將親事定了下來,而寄人籬下的季羨林不想衝撞叔父,也忍著一肚子委屈娶了彭德華。

婚後,季羨林和彭德華相敬如賓,沒有露出絲毫不滿之意,在外人看來倒是成就了一對佳偶。

可只有小學文化的彭德華和國學大師季羨林哪裡能做到夫唱婦隨呢?同民國時期大部分文人被包辦婚姻帶來的苦果一樣,季羨林過著沒有靈魂的婚姻生活。

彭德華生下兒子季承,季羨林也完成了為季家傳宗接代的任務,於是遠走德國留學,一去就是10年。

國學大師季羨林:從未享受過父愛的人,也不懂如何愛妻子和兒女

季羨林兒子季承

在季羨林兒子季承12歲之前,從未見到過自己的生身父親,而季羨林這個父親對待自己的妻子和子女也是足夠冷漠的。

季羨林的女兒季婉茹曾評價自己的父親:

“教授真‘獨’”

,“獨”之一字不難看出季羨林與妻子兒女之間的隔閡。

而季承在《我和父親季羨林》一書中更是披露了大師季羨林不為人知的一面,在世人眼中,他博學多才,在自己的領域成就不菲,是一代大師。可在妻子兒女眼中,季羨林不是一個合格的丈夫,更加不配做一個合格的父親。

國學大師季羨林:從未享受過父愛的人,也不懂如何愛妻子和兒女

季羨林女兒季婉茹

世人眼中那個愛貓又和藹的老人在季承眼中是冷漠、自私又吝嗇的,妻子兒女尚在,他卻寧願獨居,兒子強行將母親接來照顧他,他反倒不情願。

或許有人會苛責季羨林的孤僻不識好歹,但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一個從未享受過父愛的人,又怎會懂得如何去愛妻子和兒女呢?

至少季羨林在休妻另娶成風的民國時期,沒有拋棄原配和孩子,給予了他們應有的物質保障,未曾苛待子女的教育。

國學大師季羨林:從未享受過父愛的人,也不懂如何愛妻子和兒女

季羨林和他的貓

他只是不愛他們,不懂得夫妻恩愛應該是什麼樣子,不知道父親愛孩子應該是什麼感受,之於他而言,這一切都是責任。

說到底,季羨林也不過是一個親情世界的受害者罷了,直到98歲,他仍舊還是一個孤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