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心理學:4種說話技巧,教你如何避免成為“槓精”

最近“槓精”這個詞語的出現讓更多人意識到這樣一個現象:很多時候,我們自認為只是提出自己的意見,平靜地表述自己的想法,卻被他人誤解為“抬槓”。這主要是因為表達意見的方式出了問題。

什麼樣的情況會被誤認為是在抬槓呢?

有可能是因為接收者認為發出者在否定自己,要和自己爭個高低對錯,且只能有一方“勝出”。

這不僅否定了透過分歧產生進步的可能性,還促使一種競爭關係產生:你提出的不同,是在說你對,而我不對——也就是你比我強。

今天的文章想告訴大家,如何更好地表達自己的觀點,避免被罵“槓精”。

心理學:4種說話技巧,教你如何避免成為“槓精”

如何避免成為一個“槓精”?

我們認為,最核心的是

減少對方眼中自己的競爭性,讓對方意識到不同意見的提出是為了共建更全面、更高質量的觀點。

具體實施起來,可以從四個方面入手:

1.主動傾聽

在對方發表觀點時,調動自己的精力,去真正聽懂對方話語中隱藏的含義:為什麼他這麼說?他的觀點實際上是在表達什麼思想?他這樣說的目的是什麼?

例如,當對方表示自己對當前的薪酬與年休假不滿時,我們不能馬上將其歸結為”抱怨“,然後立刻說:”又不是隻有你一個人會覺得工作累?“ 我們更應該做的,是理解他的出發點,他真正需要的是什麼:他其實只是希望自己的付出能受到重視,而薪酬與休假只是重視的一種表現形式。這時,直

接對他闡述的表象提出異議,而無視他真正的需求,就難免被解讀為抬槓了。

2.肯定對方

首先我們想強調,肯定不等於完全同意對方的意見——這裡的“肯定”指的是對對方的表達行為的肯定。“

抬槓”的本質,是一種充滿否定、排斥、貶低、自我優越感等負面情緒的行為。

如果對方感知到了這些情緒,他們的心理安全感會降低。

當感覺自己受到威脅時,人們會本能地選擇遠離威脅,並“封閉”自己受到傷害的可能。

在表達意見時,這種保護機制體現為不承認不同意見,強行結束討論:“你這純屬抬槓!/ 你這麼抬槓就沒法聊了!”

透過肯定對方意見的合理性,我們首先幫助對方建立起了一定的心理安全感。在安全的情況下,對方不會急於給我們扣上抬槓的帽子。

在主動聆聽過對方真正的需求後,不妨首先讓他知道你沒有貶低、排斥的意圖:“嗯,你這麼說確實有道理/我能明白你的意思。”

心理學:4種說話技巧,教你如何避免成為“槓精”

3.“我”與“你”的妙用

肯定過後,我們要做的是迴應對方的觀點。迴應的技巧與肯定有著一些相似之處。如果對方覺得我們做到了換位思考,確實理解了自己的出發點,他不會把我們的不同意見歸類為抬槓。那麼,我們該如何向對方傳達自己已經換位思考過了的資訊?

在迴應對方的意見時,我們都可以優先使用“我”來開頭,後續再加入“你”。

例如,“我覺得,從你的角度出發,如何如何”、“我想了想,你的想法如何如何”等。這樣的句式比“你如何如何”或“你其實如何如何”聽起來更柔和。同時,這種表達方式也提醒對方,你不是完全站在自己的角度對他做出評論與批判。歸根結底,這也是提升對方心理安全度的一種策略。

4.加料

在主動聆聽,肯定對方,對對方的意見做出迴應後,提出不同意見的時機才足夠成熟。

在瞭解對方的真正意圖,提高對方的心理安全感後,我們可以以建議的形式表達自己的觀點。我們強調建議,是因為建議是在對方意見的基礎上添磚加瓦,而非拆了重建。這也呼應了開頭所說的觀點:建設性,不是破壞性。

心理學:4種說話技巧,教你如何避免成為“槓精”

討論問題、交換意見,是為了讓最終結論更全面,甚至上升一個檔次,這就是所謂的建設性的討論。不論是哪一方,都要正確意識到一點,並不是你越“對”,我就越“錯”,不要急於分個高下。如果這麼去討論,我們就很少會被視為“槓精”了。

以上四點就是今天想給大家分享的交流和討論的技巧,下次和別人討論的時候,不如遵循上面幾步,一步步嘗試一下哦。

你還有什麼交流的技巧麼?在評論區留言給我們吧

歡迎點贊並關注頭條號“知我心理學”——2017年度健康頭條號、悟空問答最佳乾貨科普答主獲得者,400萬用戶信賴的心理學社群,在這裡找到你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