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14歲女孩深夜離世,背後原因看哭無數人:沒有邊界感的關係,終將是一場災難

14歲女孩深夜離世,背後原因看哭無數人:沒有邊界感的關係,終將是一場災難

文/麟郎 主播/應猶

近日,一則網傳新聞“14歲女生留下3頁遺書後跳樓自殺”引發很多網友關注。

據知情者說,事件中的女孩平時很乖巧,跳樓前還把自己的財物整理好放在書桌上,除了3萬元壓歲錢,還有學校借書的明細。

14歲女孩深夜離世,背後原因看哭無數人:沒有邊界感的關係,終將是一場災難

甚至為了不讓家裡的房子變成凶宅,她選擇讓自己“

死在外面

”。

在她留下的遺書中,有這樣一段話,讓人痛心不已。

若有來世,我們不要再見面了……

你們愛的不是我,是衝進班級前10的我,是排名年級前20的我,是考到滿分的我。

你們心目中的完美女兒太優秀了,我達不到。

在稍不如意的成績面前,父母給予她的是“最骯髒的辱罵”,甚至拳腳相加,致使女孩內心堅定地認為“這輩子做盡了父母的出氣筒”。

如果沒有尊重,愛就很容易變成控制和佔有。

14歲女孩深夜離世,背後原因看哭無數人:沒有邊界感的關係,終將是一場災難

一位教育家曾說:

一切為了孩子,為了他犧牲一切,是父母給孩子最可怕的禮物。

每個孩子都渴望自由和獨立,無論生活環境如何,父母給孩子的愛都不應該是逼迫和掌控。

父母和子女之間需要邊界,夫妻、朋友之間也同樣需要。

就像畢淑敏說的那樣:

要學會和我們的父母親密無間,傾聽而不惟命是從;

和我們所愛的人唇齒相依,緊密而不混淆;

和我們的孩子亦師亦友,慈愛而不包辦;

和我們的朋友,相知而不逾界。

14歲女孩深夜離世,背後原因看哭無數人:沒有邊界感的關係,終將是一場災難

每個問題孩子的背後,都站著一對越位的父母

在《奇葩說》中,傅首爾講過一句很扎心的話:

我按照母親制定的“

完美人生

計劃

”走到現在,最高興的是我媽,不是我。

“我們是為你好”,這6個字,讓多少孩子從此失去了做自己的權利。

央視曾拍過一部紀錄片,叫《鏡子》。

14歲女孩深夜離世,背後原因看哭無數人:沒有邊界感的關係,終將是一場災難

它講述了3個“問題少年”的故事,

其中有一個16歲的孩子,叫家明。

他是一個輟學在家,整日沉迷網路的“網癮少年”。

為了與父母對抗,他不僅幾次離家出走,還曾反覆自殘,一遍遍被送進醫院。

14歲女孩深夜離世,背後原因看哭無數人:沒有邊界感的關係,終將是一場災難

萬般無奈下,父母選擇求助相關機構。

當機構老師第一次來到家中時,家明衝動地吼道:“你知不知道控制我會有什麼結果?到時候去醫院你們就好過了,我去過幾次了!”

但令人沒想到的是,去到學校後的家明,表現得十分安靜。

經過

進一步瞭解

,老師才發現他所有的牴觸與反抗,只不過是想逃脫父母的控制。

作為一個快成年的男孩,他無法決定自己穿什麼,騎單車去稍遠的地方也不被允許,而且,父母給予過的承諾,從來不會兌現……

在紀錄片中,家明對著鏡頭說:

我永遠不能有自己的想法,什麼都要經過他們的同意!

一直活在他們的控制裡,我上學又有什麼用?

少年哽咽的話語中,充滿痛苦和絕望。

前不久,有一段母子的對話流傳於網路。

母親問:“你覺得媽媽很可怕嗎?你的陰影到底是什麼?”

孩子看了母親很久,說:“我連門鎖都沒有。”

當愛無孔不入時,被愛的人只會覺得無法正常呼吸。

14歲女孩深夜離世,背後原因看哭無數人:沒有邊界感的關係,終將是一場災難

教育,不是隻指向孩子,它也是為人父母的一場修行。

英國心理學家克萊爾說過這樣一段話:

父母真正的成功,就是讓孩子儘早做一個獨立的個體,從你的生命中分離出去,這種分離越早發生,你就越成功。

一個孩子成長的過程,便是父母不斷退出孩子生活的過程。

世上的愛都以聚合為目的,唯獨父母對子女的愛,是以分離為目的。

正如一位作家說的那樣:

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目送他

漸行漸遠的

背影。

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

不必追

”。

14歲女孩深夜離世,背後原因看哭無數人:沒有邊界感的關係,終將是一場災難

婚姻中最好的狀態,是保持邊界感

人們常說

:“熱鬧的人生易散場,慢熱的關係最長情。”

細水長流的感情,才能持久。

網友@萌萌在知乎上講述了自己短暫的婚姻經歷,引發了很多網友熱議。

萌萌是個開朗活潑的女孩,結婚之後,更是被丈夫照顧得無憂無慮。但她不知道,自己輕鬆快樂的生活,早已讓丈夫疲憊不堪。

無論丈夫工作多忙,每天早晚都要擁抱;無論加班到幾點,睡前都要談心,這一切已經成為萌萌判斷丈夫是否愛自己的標準。

為了避免矛盾,丈夫一直默默忍受著。

生活順遂的時候,萌萌的行為不會引起丈夫的不滿,但在生活壓力增加,丈夫工作遇到重重

阻力

時,萌萌的行為便成了引發家庭矛盾的導火索。

丈夫覺得妻子不懂得體諒自己,妻子覺得丈夫已經厭倦了自己。

於是,兩人頻繁爭吵,不到3年,這段婚姻就走到了盡頭。

畢淑敏說:

有些東西,並不是越濃越好,要恰到好處。深深的話,我們淺淺地說,長長的路,我們慢慢地走。

至近至遠東西,至深至淺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親至疏夫妻。

愛人之間,無論多親密,都要保留一點邊界感。

在綜藝《幸福三重奏》中,張國立與鄧婕的相處方式,堪稱夫妻楷模。

14歲女孩深夜離世,背後原因看哭無數人:沒有邊界感的關係,終將是一場災難

與鄧婕的強勢相比,張國立顯得很沉穩,甚至有點慢性子,但經過漫長歲月的磨合,彼此都變成了對方能夠適應的樣子。

儘管性格不同,愛好不同,但他們有著互不干擾的默契,將愛滲透在了每一次理解與尊重中。

電視劇《瑪嘉烈與大衛》中,有這樣一段話:

人與人之間最適當的距離,就是適可而止,

走得

越近,感覺就會越遠。

無論你有多愛那個人,也不可以太親近。

在天長地久之前,我們要學會如何分開。

所有幸福的婚姻中,都有著對另一半趣味與愛好的尊重。

14歲女孩深夜離世,背後原因看哭無數人:沒有邊界感的關係,終將是一場災難

兩個太相似的人,結婚後往往很難幸福。

其實,真正幸福的婚姻,都是“各過各的”。

14歲女孩深夜離世,背後原因看哭無數人:沒有邊界感的關係,終將是一場災難

不見外,是最大的社交災難

叔本華說:

人就像是冬天裡的刺蝟,互相靠得太近,會覺得刺痛;

彼此離得太遠,又會感覺寒冷。

親密但不越界,才是成年人最恰當的相處方式。

曾在網上看過一個網友的經歷。

一個朋友從老家來自己所在的城市發展,想在他家借住一陣子。畢竟是兒時的玩伴,關係一直都不錯,網友就答應了。

這位網友在外企工作,平時工作壓力很大,經常加班到很晚。

結果,朋友入住後找工作一點不積極,還總能在他快下班的時候發來訊息,不是讓他帶夜宵,就是讓他幫忙買日用品,甚至有一次,網友回到家看見對方正在自己臥室的櫃子裡翻東西,理由是找個指甲剪。

最後,忍無可忍的網友將他“

”了出去。

三毛說過:

朋友再親密,分寸也不可差失,自以為熟,結果反生隔離。

中國人習慣在很多事情上委曲求全,似乎只有這樣,才能保留住人情世故中的那份體面。

然而,任何越界的關係,最終都會不歡而散。

模糊的邊界感,只會帶來無盡的煩惱。

14歲女孩深夜離世,背後原因看哭無數人:沒有邊界感的關係,終將是一場災難

網上有一個參與人數眾多的討論:室友總是不經同意用我的東西,該不該跟Ta翻臉?

評論中,許多網友忍不住吐槽:

我的洗髮水、沐浴露、洗面奶這些東西,基本都是給室友買的……

別的東西我也就不計較了,可衣服拿過來就穿,是不是過分了?

我的護膚品沒用幾次就見底了……

生活中,這樣的人並不少見。

有網友禁不住感慨:

當一個人缺乏邊界感時,常常把自己的事情託付他人,也常常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對方,甚至強行進入他人的生活。

凡事有度,過猶不及。

周國平曾說:“分寸感是成熟的愛的標誌,它懂得遵守人與人之間必要的距離,這個距離意味著對他人獨立人格的尊重。”

沒有分寸感,是人際交往中的大忌。

14歲女孩深夜離世,背後原因看哭無數人:沒有邊界感的關係,終將是一場災難

人類學家曾

劃分

出了人際交往的4種距離:

公眾距離(3。7m—7。6m):無關係或不認識的人之間;

社交距離(1。2m—3。7m):能相互親切握手,友好交談;

個人距離(0。46m—1。22m):和朋友稍有分寸感的距離;

親密距離(0。15m—0。44m):家人或愛人之間感知彼此的距離。

這世上,任何關係都要把握好邊界感。

只有當關繫有了邊界,它才會長久。

14歲女孩深夜離世,背後原因看哭無數人:沒有邊界感的關係,終將是一場災難

在《家庭關係痛苦的根源:中國人普遍缺乏界限感》一書中,有這樣一段話:

這個世界上只有3件事,

自己的事,別人的事,老天的事。

自己的事,只能自己做,不要依附別人;

別人的事,只能接受和尊重,不應該去幹涉;

老天的事,好好配合,天下雨,出門就要打傘。

人與人之間的一切交往,都有不可逾越的界限。

這個界限或許是不清晰的,但無疑是確定的。

生活中所有的麻煩和衝突,都緣於人們有意或無意地想越過這條界限。

要知道,不過多介入別人的生活,不僅是智慧,更是修養。

點選

“在看”

,與朋友們共勉。

從前車馬很慢

一本《讀者》便是認識世界的窗

如今世事繁雜

這裡依然是一片文字溫暖純淨的樂土

慢下來,一起閱讀吧

14歲女孩深夜離世,背後原因看哭無數人:沒有邊界感的關係,終將是一場災難

14歲女孩深夜離世,背後原因看哭無數人:沒有邊界感的關係,終將是一場災難

作者:麟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