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這個“魔童”有點醜

國產動畫片《哪吒》在這個暑假大獲全勝,票房已過26億,是國產動畫片的冠軍之作,得到了一堆讚譽:國漫崛起、封神之作、票房冠軍。。。。。影片塑造了一個不同於以往的哪吒形象,煙燻妝、朋克頭,大板牙,一口調侃的童謠,徹底顛覆了我們記憶中的那個少年英雄。可是,我在看過《哪吒》之後,反而覺得有點失望,無法認同那些溢美之詞。

這個“魔童”有點醜

《哪吒》的動畫特技自不必說,已經是國產動畫的頂級水平了。餃子導演十年如一日地付出,終於擺脫了國產動畫“五毛特技”的尷尬境地。許多場景的動畫設計都美輪美奐,如哪吒三頭六臂勇救陳塘關百姓的片段、申公豹變身豹子的片段、神奇的山河社稷圖和指點江山筆,都讓人賞心悅目。

然而,就情節來說,確實差強人意,很多地方邏輯不通,不能形成一個完整的、讓人信服的故事。

哪吒在電影裡就是一個魔童轉世,從出生就火燒李宅、為禍百姓,後面又屢屢冒犯村民,不是戲弄兒童就是騷擾大人,給百姓造成了實實在在的損失,就連挽救被口水泡泡怪抓住的小女孩,也是放火燒屋在所不惜的。

試問,這樣的哪吒,百姓們怕他、恨他也不為過吧?不能為了逞英雄而傷及無辜,也不能為了自己的委屈而放縱魔力,這樣的哪吒,這樣的命運,怎麼能說完全沒有他自己的原因呢?更何談什麼“我命由我不由天”呢?

這個“魔童”有點醜

還有,電影裡對哪吒父母的刻畫、對哪吒轉變的描寫,都顯得過於牽強。

對於頑劣成性的哪吒,李靖夫婦沒有耐心地解釋、細心地勸慰,而是把他關在家裡。看守不利,哪吒出外四處闖禍後,李靖夫婦沒有責罰看守,沒有批評哪吒,反而是放任不管,溺愛兒子,給哪吒造成了錯誤的價值觀。

而最後只是輕飄飄的父親“以命換命”就讓哪吒幡然醒悟,轉而全力救助陳塘關百姓,實在讓人難以相信。這樣無法邏輯自洽的地方還有一些,大大削弱了影片的信服力,讓人齣戲。

這樣自說自話的故事,使得前半部分全程尬笑,過於散漫,後面講故事講道理的地方又很生硬,給人套路的感覺。

這個“魔童”有點醜

另外,部分笑料雖有趣但跳線,有點“故事不夠,段子來湊”的嫌疑。雖說是為了迎合觀眾,製造笑點,但品味不高,格調低俗。

拿著低俗當搞笑,拿著弱智當有趣。“口水尿屁鼻涕,鬍渣胖大漢是娘娘腔,哪吒母親嗓門河東獅 ,申公豹結巴,太乙真人是胖子所以他的坐騎根據主人量身定製變成了一頭肥豬。”

尤其是影片口口聲聲強調“最害人的是成見”,卻一直在用對肥胖、結巴、娘娘腔等各式缺陷的偏見造成笑料,實在是自相矛盾。

而這些格調低俗的段子對沒有完全辨別是非能力的小朋友來說,是有害的。尤其是魔童階段的哪吒描寫得太多太細,給小朋友做了不好的榜樣。

我家女兒看了電影之後,回家就會躺在床上,翹著二郎腿唸叨:“來來回回千百遍,小爺也是很疲倦!”“我是小妖怪,逍遙又自在,殺人不眨眼,吃人不放鹽”。

這種負面形象對於兒童真是最壞的示範,而帶著孩子高高興興去看動畫片的父母,是絕對料不到有這樣的後果的。

這個“魔童”有點醜

前期魔童的形象刻畫逼真,有趣又吸引人,讓孩童群起而效之,後面轉變的過程交代不清,邏輯不能自洽,大人尚且不明白,更何況兒童。因此,孩子們模仿了最有趣的魔童哪吒,完全不能理解影片的核心,更不用說“消除成見、成就自我”了。

就我私人的看法,《哪吒》還不如《白蛇。緣起》,後者至少在邏輯上是自洽的,故事情節是完整的,動畫效果也非常唯美,很好地交代了白蛇與許仙的前世今生,銜接了我們熟悉的斷橋相會的傳說。

當然,國產動漫發展到今天,出了一部爆款《哪吒》,還是很不容易的,是個適合成人看的動畫片,故事和劇情可以撐起一部長篇電影的內容,特技也確實有了長足的進步。

重點是,火爆的票房讓資本看到了動畫片的回報,必然會進入這個領域,帶領國漫成長到更高的高度。這,也是在八十年代輝煌過陷入長期沉寂的中國動畫急需的。

雖然,這個魔童有點醜。但,相信在動畫人的打磨下,會越變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