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電影《失孤》---因緣

電影《失孤》,講述了一位父親歷經15年,騎行幾十萬公里,尋找被拐的孩子。片中沒有撕心裂肺的痛哭,結尾也沒有人們期盼的大團圓。多數人也許是看到其中的“偉大的父愛”、“鍥而不捨的精神”,而本人從結尾處看到了自認為的精華。

結尾處,執著尋子15年的父親雷澤寬問了大師幾個問題:

“為什麼偏偏是我兒子丟了呢?”

“我兒子能找回來嗎?”

“他還活著嗎?”

大師回答:

“他來了,緣聚;他走了,緣散;你找他,緣起;你不找他,緣滅。走過的路,見過的人,各有其因,各有其緣。”

“每一寸土地,你都在上面生過、死過;每一個眾生,都做過你的父母。施主,多行善業,緣聚自能相見。”

這些話到底是讓雷澤寬繼續找孩子還是不再找了呢?片尾,騎行中的雷澤寬還在思索著大師的話。

大師的回答中包含了“緣”“因”,很自然讓人想到“因緣果報”。

所謂的“因、緣、果”,在“因”成為“果”的過程中,要有“緣”。如一顆種子擺到桌子上,它不能生長,因為桌子不是它的“緣”;種子種在土地裡,還需要有陽光、空氣、水分等種種的眾緣和合,才能生長結果。所謂“因中有果”、“果中有因”,但是因果之間,“緣”是很重要的一個關係。

當雷澤寬無數無數次地糾結於“為什麼偏偏是我兒子丟了呢?”時,他是心懷怨恨的,認為命運不公平,內心抗拒、不接受而痛苦不堪。而如果是一位深信因果的佛弟子,就會清楚其中的因緣果報,縱然這不能讓他完全免於痛苦的折磨,最起碼他不會如此糾結、怨恨。

在雷澤寬尋子這件事上,他努力堅持去尋子是因,能否找到孩子是果,而其中的緣是否具足呢?緣聚緣散,緣起緣滅,對於凡夫眾生,有太多的未知,太多的無法左右。孩子的失去既成事實,無法改變,當然努力去尋找去補救,是所有父母都會去做的,只不過採取的方式方法不同而已。

佛教中常說“因上努力,果上隨緣”。生活中出現了問題,盡力採取措施去解決補救是肯定的,但也要明白,並不是所有的事情你努力就一定能成功的。做成一件事,需要誅多因素的眾緣和合,而一件事的失利,可能是一個極小的因素,正如一架飛機的失事可能就因為一個小小的鏍絲釘。

對於丟失孩子的內心迷茫的父母來說,放下何其艱難,究竟該如何面對,其實真的沒有標準答案,只能是因人而異,畢竟每一個人的因緣不同。正如師父回答他的“走過的路,見過的人,各有其因,各有其緣。”

當雷澤寬問師父“他還活著嗎?”時,師父回:“每一寸土地,你都在上面生過、死過;每一個眾生,都做過你的父母。施主,多行善業,緣聚自能相見。”

佛教中講,生命輪迴,無始劫以來,所有眾生無一不曾做過自己的父母,只是由於不斷投生流轉,現在認不出他們是自己的父母而已。如果能相信這一點兒,也許作為失子的雷澤寬就不會在有限的幾十載中,執著地尋子15年,不僅自己痛苦不堪,同時也沒照顧好年邁的母親、痛苦度日的妻子。

“多行善業,緣聚自能相見。”佛教非常強調,種善因,成善緣,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相信做好事就有好報。

現實中,對於丟失孩子的家庭,多數是找不到自己孩子的,與其拍一個找到了孩子的奇蹟,增加無意義的希望,倒不如像本片,用佛理來點撥那些無法自拔的父母。

大師慈悲地指引雷澤寬,雖然執著尋子的他當時不明白大師所說的含義,但是結下了佛緣,種下了一粒種子,當因緣俱足之時,這粒種子會發芽、生長、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