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先行區建設·大美羅山 ⑱ | 那山那人那情

素有“荒漠翡翠”“瀚海明珠”之美譽的羅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處寧夏中部乾旱帶,距同心縣城50公里,紅寺堡區25公里。

1998年,隨著扶貧揚黃灌溉工程正式通水,第一渠黃河水流淌入亙古荒原,移民搬遷在紅寺堡大地上如火如荼地進行著。為了保護羅山,山腳下的住戶們響應政府號召,陸續搬離故土,開始了一段未知的新生活。

67歲的馬自興就是羅山腳下的老住戶。

先行區建設·大美羅山 ⑱ | 那山那人那情

2000年,馬自興和家人從同心縣新莊集鄉的一個自然村落“朱莊子”搬遷來到紅寺堡鎮紅海村。起初,紅寺堡一片荒灘,黃土漫天,馬自興一家沒有一間能住的房子。如今,老兩口靠著養殖發了家,子女們也都長大成家,經營著飯店生意,一家人過上了讓人羨慕的好日子。

1月21日,馬自興家的小院裡,他和老伴站在新房前,質樸的臉上堆滿了笑容。老倆口住的屋子裡,一張全家福端掛在牆上,茶几上,兒女們送來了各式各樣的水果。“那張照片也是5年前的春節前拍的,那可能是家裡最全的一張照片了,以後有機會還要再拍一張。”馬自興說。

先行區建設·大美羅山 ⑱ | 那山那人那情

屈指一算,馬自興搬來這裡也已經有20年多的光景,每逢節氣,他依舊想念著過去老家的那幾間老房子。因為馬自興曾居住的“朱莊子”到目前為止儲存最為完整,2021年,紅寺堡區移民舊址選址建在了這裡。羅山腳下,這片方圓60平方公里的地域內,遺留下來的廢棄院落近7000處,房屋8200多間,窯洞近萬處。

先行區建設·大美羅山 ⑱ | 那山那人那情

過去,馬自興家住的是三孔箍窯,一孔做飯,一孔住人,一孔當倉庫。“那時候一家人就擠在不到一米多的土炕上,雖然很艱苦,但是現在回想起來,只有經歷過那些苦日子,才知道今天的好日子有多幸福。”馬自興說,過去,自己有榨油的手藝,開了間油坊,等到日子過好了以後,又在旁邊建了幾間新房,但沒過幾年,就搬遷了,現在那幾間新房已經沒有了,就剩下最早的三孔窯。

先行區建設·大美羅山 ⑱ | 那山那人那情

在紅寺堡區移民舊址,除了馬自興家的箍窯,還有馬自俊、馬萬堂家的土房,以及還沒對外開放的一孔孔崖窯。馬自俊的舊居里擺放著幾間老式傢俱,搬遷前的生活全都定格在牆上那一張張泛黃的舊照片上。搬遷前,生活在這裡的人們過著艱辛而又貧困的生活,村民靠天吃飯,廣種薄收。他們吃的是雜糧,住的是土窯,溫飽都成問題。

先行區建設·大美羅山 ⑱ | 那山那人那情

為了生活下去,有著經商頭腦的馬自俊開始收購村裡的羊毛和甘草,然後販賣到外地,掙來的錢也只是剛剛解決溫飽。但馬自俊並沒有放棄,他誠信待人,收穫了很多朋友,久而久之,生意也逐漸有了起色。再次踏上曾經的故土,站在自家舊居的小院裡,馬自俊激動的心情溢於言表。“我對老房子還是很有感情的,在這裡,我的日子開始越過越好,為了生意能做大,我買了村上的第一個手機和摩托車。”馬自俊自豪地說。

二十年後,回望故土,故鄉已漸行漸遠,只作為一個鄉愁意義上的符號,存在於移民群眾的記憶中。去年,紅寺堡區移民舊址建起了“感恩廣場”,一首慷慨激昂的“移民感恩賦”是曾經搬離這裡的人們最想說的話。馬自俊說:“感謝黨和政府,因為有了移民搬遷,我們才過上了今天的好日子。以前的苦日子我們不會忘,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們會加倍珍惜。”(記者 賈麗 鄒麗 通訊員 丁燕姿)

編輯:王豔蕊

【來源:吳忠網】

宣告: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透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絡,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