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親密關係,就是你與自己的關係

走入婚姻,卻過得不好的人,很多。

至於為什麼不好,形態各異,故事萬千。

兩個人能走到一起,其實很不容易,但是時間長了,大家都忘了當初有多喜歡對方,身上的優點也變成了缺點。

有時候,我們爭吵著,對生活漸漸失望,忍不住想,如果當初愛上的不是他,結局會不會不一樣?

我們不滿的,未必的是生活,而是面對生活時無力的自己。我們失望的,未必是對方,而是無法忍受又無法改變他的自己。

所謂改變自己是神,改變別人是神經病。他還是那個他,只是你從前沒有發現而已。

《親密關係就是你與自己的關係》,這本小說體的心理學,說了很多兩性關係中,我們應該持什麼樣的態度。

親密關係,就是你與自己的關係

把希望建築在改變他人身上,親密關係是無法改善的。不如向內出發,修行自己。

與自己的關係好了,悅納自己,才能從婚姻的禁錮中找到破解之法,要麼接受,要麼力挽狂瀾。

書中的主角林曉鳴,事業有成,感情卻履遭波折,因為她的歷任男友,都是懷才不遇,落魄貧窮,原因出在她自己,她就認為自己可以拯救那樣的人,但事實是不行。

後來她透過心理學諮詢,最終找到了癥結,也找回了自信,最終遇到了真愛。

一個人現在的狀態和童年有很大的關係,童年時受過的委屈,苦難,都會讓人逐漸不愛自己。

我想心理學最大的意義,就是每次看,都能看到那個創傷的自己,都恍然大悟,原來自己這樣的行為,是因為生命早期,安全感與愛的缺失。

極度缺乏安全感的人,有個人對她好,她就以為生命中的王子出現了,渴望愛,使她想抓住這根救命稻草,心上渴望依靠,行動自然備受約束,此時,她已不是她自己。

一個人失去自我很可怕也很常見,你應該曾看過,有些人不論另一半做了什麼事都依然不離不棄,不論他出軌家暴犯罪,她都在原地痴痴地等,只是因為,這個人曾經給過她溫暖,放棄他,等於放棄了自己唯一的回憶,承認這世界的確沒人愛自己。

這太難,所以一個人寧願痛苦地相信,那個人會變好,會回到從前。

有時呆在痛苦裡,反而沒那麼痛苦,因為改變更痛苦,改變是連根拔起,很多人沒那個勇氣。

不論何時,在婚姻裡失去自我與底線都是一件危險的事,多看點心理學的書,多自我療愈,希望你我,都能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