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寫在三十歲的最後一天

寫在三十歲的最後一天

寫在三十歲的最後一天

工作之後一直沒有得空寫作,不知不覺已經兩個多月了。明天就是 31 歲生日,不聊產品,跟各位說說我最近的個人體會吧。

1 中年危機的底色

老六這篇文章寫得很好(三十多歲的人,或者死過去,或者死一次),我看到的時候正在食堂吃飯,飯都難以下嚥了。

中年危機倒不是對這些常見問題的自怨自艾:缺錢;單身(婚育);肥胖;房貸;體能變差;沒有做出滿意的產品…… 這都是中年危機的表面形式。

你會發現,類似的問題並不是中年才出現的,小時候也有追不到姑娘的問題、考試成績不好的問題、跟同學打架的問題…… 王慧文在知乎的回答說,過去我們也都有童年危機、少年危機和青年危機。這次不同的是:

中年危機是要自己扛的。

巨嬰一般指以為全世界都該圍繞著自己轉的人。我們大多數人在 30 歲前,其實都是巨嬰。做子女有父母扛,做學生有老師扛,做職場新人有領導扛。從「世界圍著我轉」到「我只是組成世界的原子」,這種認知轉變在 30 歲才得到徹底的印證。

失敗不再有人同情,錯誤不再有人兜底。想放棄的時候,別人覺得無所謂啊,你 loser 你的。有時候你連反抗發洩的物件都沒有。上高中還有校長老師擔心你影響升學率,社會里通常沒人擔心什麼過高的廢物率。

這種灰暗的底色之上,就要找到方法消解勸慰自己。下班不回家在車裡發呆是消解,抽菸喝酒是消解,暴飲暴食是消解。甚至看到有些大叔喜歡年紀輕輕的小姑娘,恐怕也是為了消解。

2 痛苦源於選擇

身邊有一些朋友,畢業做了公務員,七八年過去,無論仕途如何,也很難在外面找到有專業技能要求的工作了,大都索性老老實實幹下去——他們沒有選擇。

還有一些朋友,機緣和勤奮的雙重加持,遇到了賺大錢的機會(比如期權、或者在網上大火),那 90% 的人在他們的位置上都會把握好機會(等公司上市、或者商業化變現)——他們沒必要有新的選擇。

身邊更多人是像我這樣的。能賺點小錢,遠遠碰到了財富自由的邊;也能降低收入標準去做些更自由的事情;創業或者到小公司打工,也有賭博的機會…… 選擇五花八門,自己想要什麼也還沒看清,真的是焦慮。

只能選白月光和只能選硃砂痣都沒關係。可同時都能選,總會覺得選哪個都是錯。選哪個都要為沒選的那個埋單。

我們依賴因果律生存,也備受因果律的折磨。

寫在三十歲的最後一天

3 選擇源於目標

每個選擇顯然是要跟遠期的目標來匹配的。一個在大公司混日子的人,可能被創業者瞧不起,但他目標本就是關注家庭生活。想要錢和想要社會地位搞清楚,也就不會糾結於到底選阿里 P7 還是副處級公務員。

其實工作之初的七八年,通常都是職業生涯的蜜月期。這段時間,你的目標不管是錢,還是學習成長,亦或者是社會地位,都是快速飛漲的,且不需要過多的運氣,只要夠勤奮就行了。

蜜月期的選擇都不會錯到哪去,選什麼都是對的。窮學生的錨點太低,小目標都太容易實現。

到七八年,正巧是 30 歲這個節點,就發現目標達成難度激增。就像每個網際網路創業公司一樣,過了幾年年增長 200% 的好日子,發現要被迫接受長久的 20% 的增長,甚至永久性的無增長。

從沒有收入,到月薪 2w,並不是難事;到年薪百萬,就要難十倍。從共享單車,到買一輛奧迪,也不難;到買法拉利,就要難百倍。從租地下室,到能扛著房貸住進自己房子,不是太難;到可以買西城區學區房,就要難千倍。

不追求物質,追求個人成就也是同樣。要做到業內還不錯的產品經理,六七年足夠了,但要做出業內知名產品,要難百倍。各行各業都是如此,能力、機緣、勤奮,缺一不可。

更何況,30 歲還要面臨人生的額外壓力,買房買車娶妻生子。

當然,你可以說,目標未必要如此功利,保持內心的 peace,享受生活就好了。沒錯,這也是目標,但是要求你對自己想要什麼有個清晰的認識。

4 到底想要什麼?

你到底想要什麼?老六的文章裡說,拿這個問題問許多朋友,都是很難答得出來。

這倒未必代表大家都是笨蛋,沒想過這個問題。而是恐怕這問題是很難理性想得出來的。貓助說,目標還得是感性的(跟多抓魚貓助聊聊二手生意和創業態度)。她曾經搬到杭州,就是在西湖邊聽了一首曲子受到了感召。

若是從理性的分析,你的所有理想和追求,都是社會預期賦予你的。小時候為什麼都想做科學家?不是知道了科學家的工作內容跟自己智商適配,而是老師家長會把科學家當做偶像供我們瞻仰。

上次也是跟貓助,聊到阿里的一些朋友,畢業就沒再出去過。與其說是進入社會,不如說是進入了另一座巨型大學(一般的大學是 1w-2w 人,阿里目前 12w 人)。接觸外部世界比較少的話,他們對人生理想的認知就是:從 P5 到 P7,從 P7 到 P9,無他。

反過來說,有經商家庭背景的朋友,喜歡創業的居多。而創業久了,自然更難再回到公司打工。理想也在不知不覺中固化了。

所以拋開所有外部對我的影響,真正去思考,我到底想要什麼時,就是一片混沌。作為社會動物,減去社會預期,就只能是動物了,談理想沒有意義。

我自己而言,早期創業,發現似乎功成名就不是理想;後來去大公司體驗,發現老老實實打工也不是理想。朋友說,沒有理想,那就賺錢吧。嗯,那就先賺錢吧。

身邊這樣的朋友也很多。草威說自己沒有太多表達欲了,做工作室也疲於跟甲方要錢收賬(三五環 No。20),如今不知道想要什麼,就先跟老羅做直播賺錢去了。

最近發現在公司園區遇到的原本在創業的老朋友越來越多,行情不好,也都是「先賺錢吧」。

但賺錢的時候,又很容易想起什麼白月光來。你說人是不是很賤。

希望哪天也能在西湖邊,聽到一首什麼曲子,能受到感召,找到願意不計成本去做的事情吧。

5 心理收益的邊際遞減

說得再露骨一點,人活著就是為了追求儘可能多的「正向反饋」。做人最重要的就是開心咯。

所以最幸福的人,未必是最有錢、最有社會地位或者最成功的人,而應該是預期與真實生活 gap 最小的人。

我回顧過去六七年,狀態最好的時候,可能還是 14-15 年。很容易解釋:那時候我剛工作,就在知乎上有了不少關注,每篇回答都有很多人看,剛進入社會就在舞臺被人關注,會源源不斷提供正向反饋,讓人上癮。工作和生活都變得很愉快。

最焦慮和難受的,則是 16-18 年。同樣再給新人分享產品知識,精神上已經獲益不大,物質回報也十分有限,而擺在前方做出知名產品的目標,仍然遙遠,跟大多數 30 歲的產品經理一樣,陷入緩慢的內卷中。

邊際收益的遞減明顯,從沒人關注,到被 20w 人關注,心理收益可能是 100 倍;但習慣被 20w 人關注後,哪怕被 200w 人關注,可能才只有 1。5 倍的心理收益。

前幾天跟老同事喜劇演員六獸聊天(播客會在近期釋出),他說到為什麼許多喜劇演員會有情感障礙甚至抑鬱症,就是在舞臺的這種體驗,尤其是讓觀眾爆笑「炸場」,會像嗑藥一樣上癮,精神上得到短時的巨大滿足。但走下舞臺,就突然迴歸普通的日常生活,反差讓人難以接受。

這就是閾值和錨點不斷拔高的負面效應。

許多有錢人、有成就的人、被人羨慕的人,我們對他們的想象就是「金鋤頭」式的。我們蝸居在 80 平房子裡,那些住四合院的可能是十倍的快樂吧;P10 的收入是 P5 的十倍,幸福感也是十倍吧; 身價已經上億的人,天天釣魚肯定特開心吧…… 真實情況是,在「改變」的階段肯定是幸福感激增的,進入平穩期,就需要反覆要新的刺激了。

沒有人的生活是永遠在坐火箭的。

所以回頭來看,解決中年焦慮的終極方式,或許就是別想太多,降低預期,把握當下。

說到這,低頭看了看我的第一個紋身。明明天天看得到這個道理,卻還是過不好生活啊。害。

寫在三十歲的最後一天

Carpe Diem ,引用自 Horace 的《Ode》:carpe diem, quam minimum credula postero。 意為:Seize the day, put very little trust in tomorrow。

6 說說親密關係

說點別的。過去對「喜歡」的認知理解有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小學到大學。那時候喜歡一個人,其實還是喜歡社會規範下「好」的定義。

小時候常見的好,無非就是「漂亮」和「學習好」。這種喜歡其實挺沒勁的,當然現在仍然有人沿襲這種愛好到老,始終如一,令人欽佩。

第二個階段,是大學畢業前開始。有了所謂「智性戀」的概念,覺得不能只看社會的規範和生理反應下的衝動,還得看是不是講道理、是不是能相處、是不是有共同語言。

這些當然是建立親密關係的基礎。不過本質上,都還是對「優秀品質」和「好屬性」的追求。

第三個階段,是最近幾年開始的。我把最新的對親密關係的認知叫做「能給彼此生活帶來複利」。

前提自然要考慮對方的屬性,但同時要求變高了:兩個人要願意一起經營生活,並且讓彼此的生活質量變高。這個提升可以持續帶來複利,不是依賴簡單的固有的模式。

舉個例子,一個人愛玩遊戲,另一個人愛看美劇。如果週末各自做自己的,當然也能相處,但生活並沒有改變。而要是願意接觸對方的愛好,甚至一起研究、一起享受,那可能就是兩倍份量的快樂。

這是個簡要的例子。生活中可以共同完成、共同分享的事物有很多,互為補充互為促進,在保持自我空間的基礎上,有新增的東西。屬於兩人共建的生活填充內容越來越多,就越能繼續在這之上添磚加瓦。這就能源源不斷帶來生活上的複利。

我們其實從小就在建自己生活的大樓,上層的經驗都是基於下層的教訓逐漸壘起來的。有的親密關係,是依然各自建樓,只是通個空中走廊;有的親密關係,則是把你的樓搞塌,全蓋上我的。能夠在 30 歲往上開始合併成一棟樓,成本很高,但值得一試。

今年開始嘗試這種方式,祝我好運吧。

寫在三十歲的最後一天

(動森中的共同建造也是一部分。)

7 和解

羨慕在座的各位還沒到 30 歲的,可能大都還沒有晚上回家不上樓、坐在車裡發半小時呆的體會。

反覆去思考和討論這麼多,倒不是在製造焦慮。焦慮不用製造,它會一直都在。

認知焦慮不是為了徹底解決,正如前面所說,痛苦、焦慮在中年後就變成了常態,不需要解決,而是要和解。

就像你知道黑暗只是沒有光反射進視網膜了而已,中年的焦慮也只是大腦產生一些激素讓你對生存產生危機感。不過在祖國脫貧成就顯著的當代,還有誰會活不下去呢,都是妄念罷了。

以一則朋友送的日簽結尾。祝各位觀看愉快。

寫在三十歲的最後一天

題圖:風騷律師(Better Call Sa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