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一碗香濃醇厚的麻醬,就這樣把北方人的飯桌征服

在北京,你可能吃不到滿漢全席,但完全可以來一套

“麻醬全席”。

一碗香濃醇厚的麻醬,就這樣把北方人的飯桌征服

顏色深的叫麵茶,簡單說就是棒子麵糊糊澆麻醬。

攝影/DCzhang

早起,雪後初晴,衚衕裡桌頭上一碗

麵茶

,最配枯樹後面瓷藍的天;中午支起

銅鍋涮羊肉

燒餅

層層疊疊,滿是麻醬的纏纏綿綿;晚上暖氣正熱,也顧不得麻醬涼麵是夏日限定,一碗

“老北京”雪碧麻醬涼麵

,麻醬才是撫平味蕾的核心。

一碗香濃醇厚的麻醬,就這樣把北方人的飯桌征服

北京臘月雪,銅鍋清湯羊肉好,腐乳調麻醬。

攝影/靈犀er,圖/圖蟲·創意

還有那讓兩位電臺主播公開翻臉的

乾隆白菜

(真的是冷盤),入冬後的大白菜清脆鮮甜,火候正好,

嫩綠鵝黃配上麻醬

,實在是令人想起熟悉的春日沙塵暴、帝都四月天。

飯後再點一杯

“京味兒拿鐵”

,一嘗味道,比正常拿鐵還要香濃滑膩,定睛一看就是英文翻譯,這真的不是“二八醬”

(2:8芝麻花生調和醬)

拿鐵?

一碗香濃醇厚的麻醬,就這樣把北方人的飯桌征服

京味兒拿鐵,英文可勉強譯為——

芝麻花生混合醬鮮奶咖啡。

攝影/雨前羽街

“入口綿,到口光,嚼後香,吃後香”

,沒有哪個北京人能逃過麻醬的支配。北京人大概就是想讓一切食物都跟麻醬沾上關係:麻醬糖餅、麵茶、麻醬涼麵、麻醬燒餅、麻醬威化、麻醬冰棒……

一碗香濃醇厚的麻醬,就這樣把北方人的飯桌征服

北京老字號的糖火燒,自然少不了麻醬。

圖/視覺中國

當年“北京文化傳播大使”老舍當選人大代表後,將芝麻醬供應問題寫進了提案。自此,老舍說的那句

“北京人的夏天,離不開芝麻醬”

就成了北京人熱愛麻醬的宣傳標語。

一碗香濃醇厚的麻醬,就這樣把北方人的飯桌征服

北京麻醬小店,也賣香油。

攝影/吳學文

更早的時候,朱自清和梁實秋都在文章裡表達過他們對麻醬+餅的愛。

麻醬糖餅

是絕對的心尖尖,剛出鍋的糖餅,紅糖麻醬從焦深的外皮中流淌出來,一如傳說中迦南美地的奶與蜜,咬下去那溫軟與香甜充滿口腔,誰能不愛!

一碗香濃醇厚的麻醬,就這樣把北方人的飯桌征服

紅糖麻醬,碳水炸彈。

攝影/qibajiu789789,圖/匯圖網

文人墨客留下的麻醬傳說之外,北京人還是最喜歡在冬日時候,

“就是為了這麻醬,才吃的這頓涮肉”。

咱今天不說麻醬涮羊肉、蘸爆肚是如何用香濃化解腥羶,單說這剛磨出來濃稠到能砌牆的麻醬如何

“澥”(xiè)

成一碗蘸料,也是大有講究。

“澥”,指將濃稠的糊狀物調稀,這和蛋糕店打奶油沒啥大區別:芝麻醬倒碗裡,拿筷子順一個方向加液體攪動,直到用筷子挑不起來了,就妥了。

一碗香濃醇厚的麻醬,就這樣把北方人的飯桌征服

麻醬非常適合搭配牛羊肉及其邊角料,比如爆肚。

攝影/fxy1223,圖/圖蟲·創意

稀釋芝麻醬,有人說用

,大道至簡;有人說用

香油

,“原湯化原食”;再講究點的,用啥都要先加入

桂皮、八角、花椒、香葉

,風味更盛;更有拿

茉莉高碎花茶以柔克剛

的;拿上好食材

吊高湯大力出奇跡

的……一個“澥”麻醬,八仙過海,也可見北京味道的海納百川。

一碗香濃醇厚的麻醬,就這樣把北方人的飯桌征服

一碗香濃醇厚的麻醬,就這樣把北方人的飯桌征服

上圖:最好的麻醬拌麵,圖/視覺中國;

下圖:百年義利麻醬威化,

攝影/靜小兔,圖/圖蟲創意。

涮好的麻醬,拿來拌麵或拌個青菜豇豆,都很好吃,也是華北各地人們的尋常吃法。百年義利或是稻香村的

麻醬威化

倒是北京獨一份,巔峰時期日產兩噸,也頂不住周邊吃貨的搶購熱情,它們與麻醬冰棒、麻醬巧克力、“京味兒”拿鐵們一起,組成了北京麻醬的另類風景。

要說哪座城吃麻醬能和北京平分秋色,那必然是

天津。

涮火鍋的麻醬碟、麻醬涼麵與麻醬冷盤,麻醬燒餅,天津人也愛吃。早餐的豆腐腦和

嘎巴菜(煎餅變形款)

,那必然少不了來一勺香濃的麻醬。

一碗香濃醇厚的麻醬,就這樣把北方人的飯桌征服

嘎巴菜本質與煎餅同源,

口感全靠滷子的調味與浸泡,

滷子的奧秘就藏在醬豆腐和麻醬裡。

圖/視覺中國

但不同於北京人為了這碗麻醬吃這頓肉的執著,天津人的麻醬,突出一個合理搭配——傳說中的

“津味素”

,少不了麻醬的滋味調和。

如今快要過年,天津人自然想起了農曆新年的第一頓餃子,要說這餡料,真是海內一家,別無分號,內有

白菜、香乾、紅粉皮、餜子

,餘者各家依據口味愛好隨意增添,但都會以

醬豆腐與麻醬、香油

這三劍客打底,名曰“津味素”。

一碗香濃醇厚的麻醬,就這樣把北方人的飯桌征服

醬豆腐麻醬香油,裝點津味素餡。

攝影/大蝦

這天津素餃子餡料為何這般複雜?相聲泰斗

馬三立

倒做過他的詮釋:

大過年閒著也是閒著,圖麻煩。

麻醬的出現,讓素菜都添上了一抹濃妝,把素淨的餃子也襯得火熱。粉皮染成津沽特色中國紅,透著一份喜慶。熱氣騰騰的餃子出鍋,開封泡好的臘八醋,天津人的一年就這樣開始了。

一碗香濃醇厚的麻醬,就這樣把北方人的飯桌征服

流水的二姑包子,鐵打的醬豆腐與麻醬。

攝影/大蝦

津味素不只存在於餃子,也在天津每個小區門口必有的

“二姑包子”

裡。玻璃窗內,制包子的工人巧手紛飛,素餡一兜水,薄皮一面光,十八個褶宛若花瓣,造就了津味特色

“腐乳麻醬湯包”

除了素包,還有

卷圈

。麵皮包裹混合著腐乳的餡料下鍋油炸,熟而不焦、脆而不散,一口下去,醬豆腐汁與麻醬在酥脆的崩裂聲中緩緩流出,堪稱口感兩重天。

一碗香濃醇厚的麻醬,就這樣把北方人的飯桌征服

海記卷圈,醬料誘人。

攝影/張立

天津人愛麻醬,就連一碗冬天的

熱羊湯

,都被加上麻醬與腐乳,搞成

先鋒實驗菜系

,棒骨熬湯後加羊雜,腐乳麻醬韭菜花,最後以大把濃綠的香菜碎收場。真是斑斕的“色香味”三重體驗。

摘自

風物菌

地道風物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