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山西導演,給山西人長臉了

提到山西,大多數人第一印象是“煤炭王國”。近些年,隨著煤炭經濟的起起落落,山西的城市形象也從一個大腹便便的煤礦主逐漸轉向幾分落魄幾分失意。

可誰能想到,

這樣的山西竟然還是一個電影的築夢工廠。

李俊、何平、米家山、曹保平、賈樟柯、甯浩、韓傑……這些人幾乎串聯起中國第三代到第七代導演,而他們都從山西走出。

山西導演,給山西人長臉了

▲在《我不是藥神》擔綱監製的甯浩也是位山西導演

再細數一下,從八一製片廠到北京電影學院,從實踐派到學術派,從主流到非主流,處處都可見山西籍導演的身影。

山西導演,給山西人長臉了

▲部分山西導演及其代表作

如果導演也有出產地的話,不管從數量上還是質量上,

山西絕對能夠被授予國家認證的優質導演培育基地牌照。

最是那抹山西味道

旺角小攤販賣的魚蛋粉、荃灣街旁陋巷的火拼和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全年不休的西九龍重案組,是香港電影的味道。

敞亮開闊的四合院、藤架下面的天井、衚衕裡的市井氣息和滿身局氣的姜文、馮小剛,是北京電影的味道。

而對山西導演來說,他們的鏡頭之中也或多或少被賦予了這片土地的味道。

山西導演,給山西人長臉了

▲賈樟柯1998年電影《小武》

電影《小武》一開場就是一片破敗的車站,各色人物或蹲或站,皺著眉頭抽著煙,大包小包堆在腳前,灰撲撲的面孔,灰撲撲的天空,灰撲撲的城鎮。廣播喇叭裡高聲宣講著“嚴打”訊息。

看起來十分糟糕的環境,鬨鬧雜亂的縣城,生活的落魄氣息撲滿而來。

這種直白到彷彿不經處理的影像和聲音,正是山西導演鏡頭之下最正宗的山西味道。

這種味道往往在摩托車鳴笛聲、ktv大減價的高音喇叭聲中,在滿是灰敗的牆瓦、看起來滿臉淳樸的人物臉上,被交錯架構,愈顯濃重。

紀錄片《汾陽小子賈樟柯》原原本本記錄下了這樣的山西味道:

汾陽老城的牆磚在時間的沖刷下早就變成了灰色,破敗、殘舊、荒涼,十幾歲的賈樟柯和朋友們整日在這樣的街上游蕩,到處都是地方戲曲與迪廳狂舞,懶洋洋的檯球廳、錄影廳和破敗空曠的火車站,縣城中到處瀰漫著賣彩票的聲音,冷漠、刻板,卻有煽動性……

山西導演,給山西人長臉了

▲賈樟柯2000年電影《站臺》

在賈樟柯的鏡頭下,

最能代表山西的,正是在這種複雜背景之下被攪亂的縣城生活。

從“故鄉三部曲”到《世界》、《三峽好人》、《二十四城記》、《天註定》,曾經的縣城生活印記,成為賈樟柯電影中最重要的符號表達。

坍塌的故鄉、吵嚷的縣城、灰白的牆瓦和凌亂的街道是賈樟柯電影裡煉化的山西味道;走村頭串村尾、整天無所事事在各家酒桌上蹭熱酒冷飯的“樹哥”樹先生,是韓傑電影裡煉化的山西味道。

山西導演,給山西人長臉了

▲《Hello樹先生》呈現了一個小人物的荒誕故事

土生土長的方言、近乎鏡子式對照的縣城生活、小人物的灰敗色彩……

這些元素也幾乎成了這批山西導演的電影共有語言。

《Hello 樹先生》、《烈日灼心》、《追兇者也》,等等等等,他們的代表作,甚至大部分作品,

都是從底層人物出發,用小人物的生活狀態反應時代和社會的變遷。

山西緣何會成為電影築夢工廠

@山西網友:賈樟柯的技術並不讓人驚喜,只是還原了生活,並且感動了我們。

山西導演,給山西人長臉了

為何山西會成為電影築夢工廠?為何眾多優秀導演紛紛從這裡走出?

將山西這片地域剖開來,細細拆解,會發現

正是山西獨特的生活特質賦予了這些電影“山西味道”,也為這些導演提供了創作的溫床。

時代變遷中的城市裂痕

山西是中國煤炭大省,素有“煤海”之稱。自新中國成立至2014年底,山西累計生產煤炭162。7億噸,佔全國的1/4,淨調出超過110億噸,佔全國的3/4。

建國以來,山西迎來急劇變化:煤炭經濟迅速崛起,整個山西,巔峰時期大中型煤礦千千萬,小型煤礦更是根本就計算不清楚。

山西如果有顏色的話,那麼一定是煤炭的黑色。

山西導演,給山西人長臉了

▲山西煤炭生產線 圖片來源:GREG BAKER/AFP

在這樣的黑金經濟下,古老的農耕文化逐漸退出舞臺,新舊交替、現代化與農耕文明碰撞、輝煌與落寞……

在這些不對等的城市裂痕中,山西人迸發出許多哀傷和自我表達的慾望。

正是這樣的山西,孵化出了《山河故人》這樣的電影。這部以山西煤炭行業發展為背景的電影中,男主角張晉生是一個山西煤礦主,他在煤價很低的時候買下煤礦,在和女主角濤兒結婚時煤價瘋長,後來他又放棄了煤礦行業,去倒騰石油。

山西導演,給山西人長臉了

▲董子健飾演男女主的兒子,一路迷茫追尋

這是山西煤炭經濟發展的一個縮影,被濃縮排電影語言中,成為這個時代的註腳。

我真的是有“農業背景”的一個導演,我相信很多藝術家其實都有這個背景,而且整個中國有一個巨大的農業背景,為什麼我們要拋棄這東西?

——賈樟柯

這樣的特殊時代和行業背景下,社會變遷帶來的陣痛,給了這片土地更多的藝術呈現,

山西導演們也根植於此,用自己獨特的視角表達了小人物的掙扎與關懷。

山西導演,給山西人長臉了

封閉又完整的文化傳承

所謂

“地下文明看陝西,地上文明看山西”

,這裡儲存了非常完整的地上景觀和系統的文化風格體系。“煤時代”以前的山西,曾是中原文化的大戶省份,有著豐富的文化資源。

據統計,山西現存不可移動文物30186處,其中, 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52處,世界文化遺產4處,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 6 座,山西省的文物保護單位數量更是居全國之首。

豐富的文化資源和強烈的民俗特色,讓山西成為了極具地域代表性的文化之鄉。

也因此,無論從文化的歷史溯源,還是正統維護上,山西文化都足夠支撐一部精緻的影視轉化。

山西導演,給山西人長臉了

▲以喬家大院為首的晉商文化是電影取材的一大來源

而以晉商文化為代表的山西人文元素,也為這片土地的影視轉化供給了厚重的養分。

電視劇《喬家大院》、《走西口》正是立足於此,刻畫晉商、晉文化移民群體,呈現出不同時代山西人民艱難拼搏、奮力掙扎的樸素映像。

另一方面,因為地理的阻隔,山西方言基本未受外來遷徙文化的影響,相對完整保留了入聲、上古音和中古音,成為北方方言極具代表性的一種,並形成了一個獨立的山西方言鄉土文化圈。

在電影《天註定》裡,山西人講的是晉方言,《山河故人》濤的父親也操著一口幾乎純文讀的汾陽話。

這種自然的語言形態,融入電影之中,也成為了山西導演對現實還原重塑的一大利器。

這就是山西啊,不只有煤炭和黃土,這裡還有一批傑出導演。他們離土地很近,離人很近,作品現實而詩意,悲傷很輕但持久。就算日後離開了山西,他們的電影作品依舊打上了這座城市的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