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孫的事,已經說明了問題

雖然對於南棒這個國家沒好感,但是“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這也是至理。的確,韓國足球一直比我們強,但是拼命三郎比比皆是,堪稱大師的也是一直沒有,打法上也是相對功利,可偏偏冒出來個孫興慜,這背後的原因我去查了查也就明白了。

15歲之前,沒怎麼踢過正式比賽,被稱為訓練室走出來的球員。但是走出去以後,立馬開始放光,這難道是開掛了?

顯然不是,沒有平白無故的成就,歸根結底是打好了底子。這一點,不得不佩服孫興慜的父親。而這個父親也是球員出身,別管自己成就怎麼樣,但是真的是搞明白了做球員的根本,一個是一年之計在於春,一生之計在於勤。一個是練武不練功到老一場空。

與韓國足球國內講究簡練和功利不同,孫老爸就是要求兒子天天苦練技術,以及逆足功夫,從小就這麼早早打基礎,下功夫,長大了能差到哪兒去?何況還有天賦。就好比你開車開多了,對於車輛效能徹底摸透了,你才能才敢開到一百以上,因為你知道關鍵時候該怎麼做,心裡有底,自然不慌。

在孫興慜出國是在十六七歲,這是一個漲球的關鍵期。有人會問樓主你個憨憨你不是說過青少年早早出去未必是好事兒嗎?你咋出爾反爾呢?還是那句話,實事求是。為啥之前我們出去的沒一個有成就的?因為我們的小球員從條件和基本功等等跟人家國外的同齡人比沒優勢呀,所以出去了是可以得到鍛鍊提升,但是並不是具備了足夠的競爭力,被刷下來難免的。孫興慜顯然不是這個情況,因為基本功打好了,底子有了,出去了反而是能更好地嶄露頭角。

當然,也許也是命運的眷顧吧,孫興慜身體條件的確很好,可是過去我們身體條件好的也不少,為啥真到了賽場上卻懵圈?還不是底子不牢,地動山搖嘛。

現在我們最拔尖的武磊,單刀球成了老大難問題,其中重要因素就是信心不足,射門倉促。人家巴蒂以前從小就是沒事就練,拼命的練,所以才有了後來的巴蒂gool!

所以如果說孫興慜屬於正面事例,我們恰恰就是反面教材。我們的小球員本身起步就晚,從小很難接受到科學的系統性訓練,青訓的質量上不去,功利主義貫穿於整個足球圈,長大了也沒啥理想習慣於吃老本而不追求提升,我們憑什麼覺得自己有資格和其他強隊過招?

搞基本功,就像搞基建,屬於漫長而枯燥且沒有收益的階段,但是一旦搞好了,後來就受益無窮。這是我們祖國經濟發展的基石,但是我們的足球圈沒這個底蘊。所以又回到了那些幾乎為無解的問題,青訓的數量在哪裡?青訓的質量又在哪裡?足球的文化在哪裡?足球人的信仰又在哪裡?

孫的事,已經說明了問題

關注我,每日帶來更多足球諮詢。#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