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向“死”而生

《入殮師》,一部多年前便被深深感動的電影。改編於小說《納棺夫的日記》。最近讀了原著,又重看電影,越發感受到作品以獨特視角引人深思的感染力。

向“死”而生

這個世界,崇尚和重視活著的價值。人們習慣於貪戀生,畏懼死。對死亡敬而遠之、心生恐懼、避而不談。對於生,可以用希望、喜悅、多彩、充盈等詞彙來描述。但是對於死亡,似乎只能讓人聯想到悲傷、分離、恐懼、落寞、無助……於是,這個為往生者送行的職業——納棺夫(或入殮師),便成為一個容易遭到世俗鄙夷的職業。

小說中,納棺夫遭到叔叔的痛罵:從事這樣的職業讓家族蒙羞。電影中,入殮師遭到幼時玩伴公務員朋友的鄙視:為什麼不能找個正經職業呢?人生的奧妙恰是這樣,最精華的收穫並不在光彩耀目中,往往從幽深的苦難孤寂中淬鍊而得。關於“生與死”的終極命題,必然是離死亡最近的人,最真切的體悟感知,才最能帶給人啟發性的思考。

向“死”而生

其實,生與死本是一對,從生下來的那一刻起,每個人便在各自的旅途上奔往同樣的終點,所以有個成語叫“向死而生”。當我們只沉浸在活得“異彩紛呈”“美妙絕倫”狀態下的時候,我們並看不到生命的全貌,“生”的熱烈必然要匹配“死”的孤寂才真實,才完整。

儒家經典《論語》中孔老夫子有句話“未知生,焉知死?”很多人把它理解為“對死避而不談,只講好好活”的尚方寶劍。其實,這是恐懼面對死亡的凡夫淺見。聖賢智慧探究的既然是宇宙大道至理,怎麼可能不探生死?

隨著人類科學發展的進步,人們的認知已達成共識:在浩瀚宇宙之中,人的生命只是如微塵般的短暫一瞬。而恰恰是因只有這一瞬,我們才更需好好思索,該如何對待生命?未知生命之短暫而獨特、之輕盈而厚重的本質,怎可能明白“死”的真諦與意義?怎麼可能懂的接納和尊重“死”的降臨?不懂得“死”,又怎麼可能“活”出自在與超脫呢?“有人認為所謂開悟就是準備好了在任何時候都能從容地去死,這其實是錯誤的。真正的開悟是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能從容地活著。”以無生之覺悟,為有生之事業。

向“死”而生

納棺夫送別一個又一個往生者的過程中,看到了生命最後定格的各種樣態,他從不同往生者的遺容中能夠看到那份共同的超然與解脫,這也許就是生命真諦的最終詮釋,所以每個生命從始至終都值得被尊重地溫柔以待,而不是按照任何外在強加的意願或世俗的評判而存在。

向“死”而生

電影中的入殮師,原本是一個大提琴手,因生活所迫鬼使神差做了入殮師,當他慢慢愛上這份職業,為往生者做入殮儀式裝扮送行的時候,雙手的動作流暢嫻熟,更充滿了悲憫與溫情,只是這樣一套默默的動作過程,就可以讓觀者潸然淚下。這是一雙藝術之手,能彈出高雅悠揚的音樂,也自然能將生命的豐潤樂章濃縮在人世間送別的這最後一程……

“死亡,不是結束,而是意味著生命進入另一個階段……”

正如葉芝詩中所言:(隨時間而來的智慧)

雖然枝葉繁茂,根只有一條;

穿過我青春所有說謊的日子

我在陽光中抖落葉子和花朵;

現在我可以枯萎進入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