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怒摔傳國玉璽的王政君,因為偏愛,終於把人生帶到了不可控的局面

怒摔傳國玉璽的王政君,因為偏愛,終於把人生帶到了不可控的局面

子不語怪力亂神,但是有時候我們不得不承認,

歷史和命運的背後往往有一雙無形的手在推動著事物的演變

,讓我們每個人都會或多或少地衍生出一種身不由己的感覺。

西漢的王政君,這個憑藉享年84歲而成為中國歷史上壽命最長的皇后之一的傳奇女性,身居後位(包含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時間61年(僅次於清朝的孝惠章皇后的63年)。但是,到了晚年,依然是無可預料、無可阻止地感受到了生活的無力感。她一直信任有加、親手扶持的侄兒王莽把她夫家的江山給奪了,氣得她把傳國玉璽摔掉一個角。

我們現在很多年輕朋友開口閉口就大談特談什麼人生規劃、人生設計,其實這只是提醒我們為人處事要把眼光放長遠一點點,除此之外並沒有太多意義。

因為人生時時刻刻都是現場直播,從來都沒有什麼彩排,又何來什麼設計與規劃呢?

人的命運本身就是不可預料的。我想,至少活了84歲的王政君會這麼認為的。

閒話少說,我們先來看看王政君的人生是怎麼樣一步一步變得不可控的吧?

王政君漫長而又精彩的一生

怒摔傳國玉璽的王政君,因為偏愛,終於把人生帶到了不可控的局面

王政君出身名門,這點大家就不要質疑了,

正常情況下(許平君那種情況除外),能最終混成皇后的一般出身都不會太差。

她的父親

王禁是

濟北王

田安後裔,時任廷尉,人長得風流倜儻,風流韻事比較多。這就導致她的母親李氏在生下王政君之後因爭風吃醋而離家出走,改嫁給了河內郡的苟賓為妻。

也就是說王政君也是個單親閨女,但是她這個單親閨女可不一般。據傳,李氏

懷著王政君時,曾夢見一輪月亮撲入自己的懷中。這可是漢武帝出生時同級別的傳奇加持呀,她能是一般人嗎?

既然王政君不是一般的女子,那就不是一般人能夠消受得了的。她的第一次婚約,以男方婚前猝死而結束;二婚是嫁給東平王為妾,也不知道是東平王的級別依然不夠,在王政君過門之前,東平王也猝死了。

他的父親王禁因此很納悶,咱的女兒怎麼就這麼命硬,嫁誰誰死?於是便諮詢了神棍,神棍解釋道,

您女兒是夢月入懷的,將來貴不可言,一般人肯定是無福消受的。

王禁一聽,恍然大悟,看來自己女兒的出路在皇宮之內。於是,趕緊安排她上各種補習班,惡補了各種才藝之後,便在她

十八歲時送進了宮中,做了一個後宮備胎。

怒摔傳國玉璽的王政君,因為偏愛,終於把人生帶到了不可控的局面

一年多以後,恰逢太子劉奭同志深陷寵妾

司馬良娣病故的沉重悲痛之中難以自拔,對其他女人十分冷淡。這可讓漢宣帝和王皇后給急壞了,這個不懂事的孩子,你這還沒生孩子,就厭倦了男歡女愛,那怎麼能行呢?

咱們老劉家的衣缽以後傳給誰呢?

於是,為了刺激鬱鬱寡歡的劉奭重新燃起對魚水之歡的熱情,漢宣帝

便讓王皇后在後宮之中專門為劉奭搞了個小範圍的海選活動。

王皇后特意選了包括王政君在內的5名青春美少女前去應聘。

其實,當時劉奭還沉浸在對司馬良娣“忘記你我做不到”的情緒之中,但他知道這是父母的一番好意,如果徹底拒絕了,那隻怕沒完沒了了。便隨口說了一句,那5名小姐姐之中有一個感覺還可以。是不是有點像KTV內應付式的翻牌?

王皇后只要這孩子開口,其他都不是問題,關鍵是劉奭也沒說誰可以呀!怎麼辦?這不重要!

王皇后看了一下,根據就近的原則,就把當時離劉奭最近的王政君塞到東宮了。

怒摔傳國玉璽的王政君,因為偏愛,終於把人生帶到了不可控的局面

劉奭本來也就是應付一下父皇母后,送來的是誰其實對他來說都無所謂。

當然,唱戲必須要唱足,光形式上應付一下還不行,內容上也要應付一下。

有些機會是冥冥之中已經安排好給某一個人的,劉奭原來也有

姬妾十多人,但是她們的肚子沒一個爭氣的,使得劉奭一直沒有子嗣,這是漢宣帝一直關心的問題。結果劉奭僅和王政君應付了那麼一回,居然跟她的前輩劉邦的薄姬一樣,以超高命中率懷上了劉奭的骨肉。

這件事可讓漢宣帝高興壞了,

這小姑娘可真給咱們老劉家長臉呀!放心,咱老劉家絕對不會虧待你的。

公元前51年,王政君因生子有功,被欽命為太子妃。而她生下的兒子由漢宣帝親自命名為劉驁,字太孫,並時時帶在身邊,以示恩寵。

怒摔傳國玉璽的王政君,因為偏愛,終於把人生帶到了不可控的局面

母憑子貴,王政君就這樣順利地在劉奭登基後成為了母儀天下的皇后。

可是,這時又出么蛾子了,因為劉奭本身對王政君就沒有多少感情可言,把她立為皇后純粹是看在父親劉詢和兒子

劉驁的面子上,所以平時對她日漸冷淡。而且,劉驁這孩子自從爺爺劉詢去世之後,

由於疏於管教,也越發變得放浪形骸起來

,搞得劉奭一度都想廢了這個不爭氣的小子,另立傅婕妤生下的定陶王劉康。

好在劉奭終究不是一個果斷堅決的人,最後看在漢宣帝曾經確實很喜歡

劉驁和外戚王鳳、史丹等人積極維護的份上,還是保留了王政君母子的地位和名分。

就這樣,王政君母子有驚無險地度過了漢元帝一朝,於公元前33年雙雙升級,

劉驁成了後來因為坐擁趙飛燕、趙合德這對姐妹花而出名的漢成帝,而王政君則順利地當上了皇太后。

怒摔傳國玉璽的王政君,因為偏愛,終於把人生帶到了不可控的局面

媳婦熬成婆,王政君母子自然不會入寶山而空回,

在自己手握至高權力的美好歲月裡,不幹點讓自己和自己家族長臉的事情,那都有點不好意思了。

她們母子想到共同的切入點自然是漢元帝時期已經開始冒頭的外戚、宦官專權問題。

首先不好意思,你們那些宦官跟我們非親非故,且看著挺彆扭的,麻煩你們先到一邊涼快去。

漢成帝聯合外戚,先用明升暗降的辦法任命權臣

石顯

為長信中太僕,使其離開權力中心喪失實權,然後丞相

匡衡

和御史大夫張譚等人再聯名上疏揭露石顯及其黨羽過去的罪惡,致使石顯被免官,客死他鄉,其他走卒紛紛被免官。

搞完了宦官集團,剩下的便是外戚集團了。這些人都是咱們老劉家的親戚,有點不好搞。但這種問題難不倒漢成帝母子,

親戚也得分一朝天子一朝臣呀,我爺爺、我爹的親戚憑什麼在我的時代趾高氣揚?我得讓我媽家的人全部頂上,這些人才是真正的外戚。

怒摔傳國玉璽的王政君,因為偏愛,終於把人生帶到了不可控的局面

漢成帝先是讓親舅舅王鳳排擠了名義上的舅舅

馮野王(漢元帝妃子馮昭儀的弟弟),不是故意拿你馮野望開刀,而是你的能力強、名聲大,怕養虎為患。

然後,王鳳又得寸進尺地把漢成帝的嶽老子

許嘉逼出朝堂,

漢成帝身邊有你女兒許皇后就行了,您年紀大了就別在這裡湊鬧了。

最後,王鳳把火力集中攻向了根基最深的

丞相王商。王商的父親王武是漢宣帝的舅舅,堂兄王接曾任大司馬車騎將軍,是一支活躍於元、成政壇上的強悍外戚家族,也惟一能與王鳳相抗衡的外戚勢力。因為王商這個人不但根基深,而且能力和見識都不凡,王鳳有點吃不定他。

可這個問題難不倒王鳳,他聯合另一個外戚

史丹,

先是收集隱私,然後教唆誣告(主要就是那些捕風捉影的生活作風問題),最終用小人戰勝君子的方式逼迫王商被免去丞相一職

,氣得王商吐血而死。也不知道漢成帝對這個當年力保他太子之位的長者與功臣心裡作何感想,總之王鳳是不會顧念什麼一筆寫不出兩個王字的同姓之情,在王商死後,把他的親戚子弟一律趕出長安。

至此,王鳳專制朝政,已沒有了強大的反對派。

太后王政君的七個兄弟被封侯,唯一一個弟弟王曼沒有被封侯,是因為死得過早,後來王政君對王曼之子王莽百般照顧,也有這個原因在裡面。

老大王鳳官位高至大司馬、大將軍、領尚書事,和當年輔政的霍光是一模一樣的官職。其中,大司馬這個主管軍事的職位更是在他們老王家輪流轉,老大王鳳去世之後,便有王鳳的弟弟王音、王商(不是前面的那個,被封成都侯)、王根繼承,親弟弟輪了一圈,最後輪到了侄兒王莽的手裡。這一切都為王莽篡漢創造了條件。

怒摔傳國玉璽的王政君,因為偏愛,終於把人生帶到了不可控的局面

漢成帝不光在權謀方面比較能折騰,在男女之事之上也特別能折騰

,最後因折騰過度,被趙飛燕、趙合德兩姐妹聯袂軍訓了一個道理:

沒有耕壞的田,只有累死的牛

,於45歲時死在了趙合德的床上。

折騰了一輩子的漢成帝卻沒有折騰出一個兒子來,所以在他死後,

定陶恭王之母

傅昭儀

走了王政君弟弟王根的後門,讓王根保舉她的孫子劉欣為帝。王根應允,並順利把劉欣推上帝位,是為漢哀帝。

王政君再次升級,成為了太皇太后。

漢哀帝登基以後,面對

“王氏子弟皆卿、大夫、侍中、諸曹,分據勢官滿朝廷”

的局面,自然也是無法接受的。便扶持了自己

祖母背後的傅氏家族

母親背後的丁氏家族

來與王家抗衡。

身經百戰的老政客王政君自然聞到了一股不同尋常的氣息,

想以退為進,讓點權力出來以免衝突升級,

便要時任大司馬的侄兒王莽回家休息算了。

但是,王莽這小子收買人心歷來都是一等一的好手,

憑啥就要犧牲我呢?

朝中的黨羽紛紛上書,咱們這個朝廷少了誰都行,就是不能少了王大司馬。王大司馬是我們的擎天柱呀,連皇上都表示,沒有王大司馬在旁邊,他都無心聽政了。這樣一唱一和之下,王政君只好讓王莽復職。

怒摔傳國玉璽的王政君,因為偏愛,終於把人生帶到了不可控的局面

其實王政君的嗅覺還是挺靈敏的,劉欣這小子確實對他們老王家動了不太友好的念頭。後來,漢哀帝和王家確實都得死去活來,箇中恩怨,一言難盡,就不詳細介紹了。最後,王家的頂樑柱王根被驅逐出京,新興掌門人

王莽則被貶逐新野,其他子弟也多有被貶。

但是,漢哀帝自始至終對王政君這個西漢老佛爺卻比較恭敬,

畢竟人家是正兒八經的皇室長輩,身份、地位、輩分、年齡都擺在那裡。

後來,

還念及王政君年事已高,將王莽與平阿侯王仁召還京師,侍奉王政君。

也就在王莽回京的第二年

(公元前1年8月15日)

,平時喜好男風的漢哀帝無子

而亡。這位不按套路出牌的主,臨終前,居然把傳國玉璽交給了他的男寵大司馬董賢。

王政君得知訊息後,

表現出了一個老政客應有的果決和魄力

迅速移駕未央宮,部署王氏子弟控制中樞,然後逼迫董賢交出了傳國玉璽。

並以給漢哀帝主持葬禮的名義把王莽召入宮,順勢奪取了

董賢手中的兵權。

然後,董賢自殺,趙飛燕、

哀帝傅皇后被逼死,已故的漢哀帝奶奶和母親被掘墳,傅、丁兩家外戚勢力被連根拔起。王家再次坐穩了朝廷的頭號交椅,他們扶持了中山王劉衎為帝,是為漢平帝。

漢平帝繼位時年僅九歲,由太皇太后王政君臨朝稱制,大司馬王莽秉持朝政。

怒摔傳國玉璽的王政君,因為偏愛,終於把人生帶到了不可控的局面

在漢平帝當皇帝這七年時間內,王莽一邊使勁討好姑姑王政君,一邊利用王政君年事漸高,精力有限,悄悄地收攏了權力。

公元6年,年僅16歲的漢平帝也過早地告別大漢人們了。羽翼漸豐的王莽先是挑選了兩歲的孺子嬰為皇嗣,穩一穩局面再說。然後,

背地裡製造各種有利於自己篡漢自立的輿論,並暗中觀察王政君的反應。

王政君雖是一介女流之輩,但是最起碼的做人底線還是有的,心知這種謀權篡位的事情是要遺臭萬年的,絕對不是什麼好事,所以極力反對。當然,她也自信地認為,

侄兒王莽如今擁有的一切都是自己給的,他應該會聽姑姑的話,且沒有自己的明確支援,他也並不見得有那麼大的膽子敢於逆天而行。

怒摔傳國玉璽的王政君,因為偏愛,終於把人生帶到了不可控的局面

但王政君顯然低估了自己這個侄兒那顆想當皇帝的心

,公元9年,王莽以天命不可違為由篡漢自立了,建立了新朝。

關鍵是,當時的傳國玉璽還在王政君手裡,沒有那玩意在手,王莽這個皇帝當得就不名副其實了。所以王莽便派人找姑姑硬要,氣得王政君痛罵王莽是個忘恩負義的癟犢子,以後不會有好下場。但是事已至此,王政君也只能無奈地交出傳國玉璽,但在交出的時候,

憤怒地把傳國玉璽砸在了地上,導致璽上的螭碎了一角。

此事過好,雖然王莽百般討好王政君,但王政君卻因王莽讓她大失所望而不大理睬,鬱鬱寡歡地又過了三年多,於

公元13年2月2日逝世,享年八十四歲。

如何評價王政君這個人?

怒摔傳國玉璽的王政君,因為偏愛,終於把人生帶到了不可控的局面

王政君這個人,其實總體上和漢景帝的母親竇老太太是極其相似的人,

一個是親子狂魔,一個是扶弟魔,都是把自己孃家的利益看得過重的人,甚至不惜以犧牲夫家的利益為代價。

這樣的人在我們生活之中也很常見。

其實我們可以把王政君這一類理解為某種狹隘情感的偏執者

,這種人說得直白點,就是沒什麼能力和見識,但是隻要逮到機會就會毫無節制地去滿足自己的那種狹隘的情感,直到事情到了不可控制、難以回頭的地步。比如王政君這種“扶弟魔”就是比較典型的。

這種人表面上看起來並沒有什麼傷害性,

甚至還會被很多人理解為人之常情

,畢竟他們的行為在一般人眼中也不算太出格。但實際上這種人的破壞性一旦爆發出來,那將是毀滅性的。

大家看王政君,是不是除了對孃家人偏愛一點,其他方面也沒有什麼太多可以受人指責的地方?但是實際上,西漢的最終崩塌跟她是有很大關係的。

這跟現在很多“頭髮長、見識短”的女人,嫁到夫家之後卻一心只顧及孃家的利益,最後把夫家的家業搞得難以為繼,是一個道理。

怒摔傳國玉璽的王政君,因為偏愛,終於把人生帶到了不可控的局面

其實按照王政君那樣的出身,

她身上是不應該有這麼明顯的小農意識的,名門世家的底蘊和眼界完全可以培養出她更大的格局和更深的見識。

但是,很遺憾,王政君顯然沒有吸收到這種家族紅利和底蘊營養。

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首先那個時代本來就不大注重對女子的教育與培養,其母親改嫁他人也勢必導致在家族內多受到一些冷落,最後可以看出他父親王禁原本對她沒有什麼太多期待和寄託的,自然不會上心去教育她。

這些從家裡為王政君挑選的前兩門婚事就可以看出,第一門婚事,丈夫是在歷史上無名無姓的小人物;第二門婚事,對方雖然也是一個王爺,但王政君卻是以一種“給糟老頭子做妾”的方式許配過去的。

真正讓王家重視王政君的事情是她

夢月入懷的傳奇色彩被占卜者點破了。

王禁覺得在這個女兒身上有利可圖,才臨時抱佛腳地安排王政君學習各種才藝。

是不是跟現在很多經紀公司包裝女藝人的味道差不多?

不要覺得王家這種投機取巧的做法很無恥,因為歷史其實和現實很多時候是差不多的,

有時候就是那麼殘酷,很多人都是無利不起早、不見兔子不撒鷹的。

怒摔傳國玉璽的王政君,因為偏愛,終於把人生帶到了不可控的局面

所以,我們不要看著王政君是個大家閨秀,但其實她就是一個速成品,在思想和精神方面的建設比一般的農村婦女好不了多少。

這種女人的目光永遠會停留在眼前利益和自身利益上面,根本不會懂得如何去與周圍的人相互成就、長遠發展。

很多小農意識特別重的女子嫁人之後,一天到晚就是想法設法給孃家撈好處,

這其實是她們打小就被灌輸和塑造出來的情懷。

她們會自我思想催眠,感覺如果不一心一意為孃家人謀福利就是對不起生她養她的孃家人。今天看能不能給孃家多拿一尺布,明天看能不能多抓一把米。至於夫家的事業和安危,她們覺得那都是夫家的男人們該去考慮的事情,與自己關係不大。

看到沒有,王政君其實一輩子沒有走出配合實現孃家利益訴求的認知侷限性。

王家把她送進宮就是為了有朝一日能夠雞犬升天,王政君攀龍附鳳、身居高位也僅僅是讓自己有能力去回饋孃家。至於王政君過得幸不幸福、劉奭對王政君有沒有感情、王政君大肆扶持孃家人對大漢王朝有沒有傷害等等高階問題,都沒有出現過在他們的考慮之中。

當下,很多父母嫁女兒,只要彩禮合適,對方喜不喜歡自己女兒,自己女兒能不能過得幸福等問題都不是問題,其實不就是王家的做派?很多小姑娘找物件,只要能從配偶身上看到可以使她的家人過得更好的希望,對方對自己有沒有感情都無所謂,其實不也就是王政君的做派。

怒摔傳國玉璽的王政君,因為偏愛,終於把人生帶到了不可控的局面

王政君其實這一輩都是為別人而活的,準確地說,就是為孃家人而活的。

所以,不要看她風光了幾十年,其實這種人是很

可悲的、可憐的、也是很可恨的。

劉奭本來就不喜歡她,但這對她無所謂,她只要能攀上高枝就行;劉奭當了皇帝之後,逐漸冷落了她,她也無所謂,反正她母憑子貴,孩子在就希望在。所以大家可以看到,王政君在劉奭身邊的時候,劉奭瞎搞胡鬧、大漢王朝顯現頹勢,這些事情對她來說都無所謂,

真正讓她心急如焚的事情只有一件,就是劉奭突然冒出了要改立太子的想法。

因為劉驁的太子之位不保,她那點小心思就註定要竹籃打水一場空了。

等到劉驁登基之後,王政君算是媳婦熬成婆了,苦盡甘來了。這個時候,其實從人性的自私來說,適當地提攜一下自己的孃家人其實並不是說不過去,都是凡夫俗子,有點私心怎麼了?反而刻意地沽名釣譽會遭受更多的反感。

但是,這種胳膊肘子往外拐是要注意一個度的。

你不能眼裡只有孃家人的利益呀,其他人的利益和感受都被你置若罔聞了,能行嗎?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除了相互成就、相互包容,還有相互尊重呀。你縱容王鳳打殺四方,誰妨礙你們王家人升官發財,就把誰往死里弄,那你還不如直接把老劉家的江山改成你們老王家的算了。

怒摔傳國玉璽的王政君,因為偏愛,終於把人生帶到了不可控的局面

其實,正是在這個時候開始慢慢暴露了王政君的短見,

因為她根本不明白“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的道理,更沒有深耕的長遠發展觀,就知道“暴飲暴食”,追求一夜暴富,這其實是一種傷害巨大的快餐思想。

從以下三個方面可以把王政君的膚淺暴露得淋漓盡致:

首先,王政君根本不瞭解利益關係的基本邏輯。

你幫孃家人,這在情感上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你要明白,情感在利益的諸多影響因素之中,只是一小部分。但是你卻把情感和利益之間劃等號了。你們王家人“群弟世權,更持國柄,五將十侯,卒成新都”,這是啥概念?這是赤裸裸地要吃獨食呀。其他人能容你們嗎?表面上迫於形勢,不得不對你們低頭,但是逮到機會就會把槍口對準你們,你們老王家渾身是鐵,但又能打幾根釘?又或者你們王家衰敗以後,別人會不會落井下石?所以,幫人和結仇都是有講究的,儘量走極端,高階的利益關係都是有留白的。

怒摔傳國玉璽的王政君,因為偏愛,終於把人生帶到了不可控的局面

其次,王政君根本不瞭解人性的複雜和多變。

你或許只是單純地想依靠自身資源讓孃家人過得更好一點,而且自己的孃家人看起來也不是什麼十惡不赦的壞人,能怎麼幫就怎麼幫吧,肥水不流外人田嘛!但是,你想過沒有,世道險惡,你們王家那些子弟隨著自身條件越來越優越,他們的心態不會發生變化嗎?他們不會迷失自我嗎?你覺得你還能控制那些漸漸走火入魔的親戚嗎?所以,王政君最後在王莽篡漢時用怒摔傳國玉璽地方式來表達自己的痛恨,其實多少有點活該的味道在裡面,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呢?直到你們王家人幹出了這麼大逆不道的事情後,你才哭哭啼啼地給夫家裝起孝子賢孫來,有什麼意義呢?

怒摔傳國玉璽的王政君,因為偏愛,終於把人生帶到了不可控的局面

最後,王政君根本不理解所謂的價值是什麼東西。

首先王政君不知道自己活著的價值是什麼,對她而言,能夠讓自己和孃家人坐享榮華富貴,這就是她的全部價值。但其實作為她那樣的大人物,她是應該意識到自己身上有更重要的使命的,比如保住夫家的基業、幫助孩子健康成長、利用身份和權力去化解一些危機和矛盾,成就一些人和事。其次王政君也不知道幫人的價值在哪裡,你覺得把一個人強推到一個高高的位置上、直接賜予他榮華富貴就是幫他的價值?真正幫一個人,其實並不在於直接給予,而是在於慢慢去成就他。你要幫你們王家人,把你們王家那些優秀的子弟選出來,慢慢培養,把他們帶上一條健康、長久的發展之路,這才是王道。結果他們想要什麼你就給什麼,最後不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才怪。

說得很多了,簡單總結一下吧!王政君別看她在歷史上的存在感很強,

其實她就是一個難登大雅之堂的小女人,見識不足、能力有限,又是一個自我情緒很狹隘的人。

這種人其實人生崩盤是遲早的事情。

關於王政君的一點點反思

怒摔傳國玉璽的王政君,因為偏愛,終於把人生帶到了不可控的局面

之所以只寫一點點反思和建議,是因為此時篇幅已是七千多字了,不得不踩剎車了。但鑑於現實生活之中,王政君式的女人實在太多了,有些話不說出來,又如鯁在喉。

我們生而為人,都必將生活在各種複雜的關係之中的,為人處事,一定要學會先知後行,至少也要做到三思而後行

,不要光憑著自我意願橫衝直撞,這種膚淺、魯莽的行為往往會害人害己的。

有些朋友會說,人生苦短,哪有那麼多時間去思前想後?那我們就再退一步,我們起碼要有每逢大事需靜氣的覺悟,小事上任性就任性一下,傷害性只有那麼大。

但是辦大事之前一定要把前因後果想明白,再謹慎為之,因為有些事情你做錯了比你不做的破壞性大得多。

像王政君這樣自己壓根沒活明白的人,還一心把自己當成個救世主

,她若不身負罵名,簡直有點天理難容。有很多人時至今日還在為王政君辯解,說她無辜,她這叫無辜嗎?頂多是可恨裡面加了一點點可憐。因為沒有那個金剛鑽就不要攬那個瓷器活,你沒有呂雉那樣的氣魄和能力,沒有竇漪房那樣寬鬆的條件,你可以選擇不走她們的老路呀。東施效顰,徒增笑餌。

沒有王政君一頓瞎摻和,西漢王朝也遲早會崩塌,但絕對不會這麼快,他們老王家就是直接壞了西漢那一鍋湯的那粒老鼠屎。

怒摔傳國玉璽的王政君,因為偏愛,終於把人生帶到了不可控的局面

至於那些和王政君類似的扶弟魔,在此也不多說,咱就討論一個通俗易懂的道理。你們利用夫家的資源去幫助孃家人,情理上的東西咱不深入探討了,就問你們幾個簡單的問題。

第一、這種利益轉移,是不是有受益方就有受害方?這麼做是不是厚此薄彼?

第二、一個出嫁了的女人到底是和孃家人的利益捆綁更深一點還是和夫家利益捆綁更深一些?你的下半輩子能指望孃家人嗎?

第三、即便你就是要幫孃家人,是不是要考慮夫家的實際情況?把夫家搞垮了,你這種“搬運”行為不就成了無源之水了嗎?

第四、一個女人活在這世上一輩子,世人到底是關注她在孃家的表現多一點?還是關注她在夫家的表現多一點?

相信大家想清楚上述幾個問題後,會對王政君這個女人有一些新的認識。有人說,她最後怒摔傳國玉璽的行為讓她的歷史形象稍稍加了一點分,但是於我來說,只不過覺得她把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這句話演繹得更加生動形象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