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從懷才不遇到無人不曉,Tom Sachs 為什麼能成為藝術界“科學家”

從懷才不遇到無人不曉,Tom Sachs 為什麼能成為藝術界“科學家”

要論起近些球鞋市場的天價稀有鞋款,相信每位讀者朋友都會在腦海中浮現出屬於自己的答案,而在這其中,NikeCraft Mars Yard 2。0

(俗稱“火星鞋”)

或許會是很多人的“夢中情鞋”。Nike 攜手藝術家 Tom Sachs 打造的這一系列鞋款,從一開始 1。0 和 2。0 整體簡約卻又不失設計感的氣質,再到 Overshoe 將太空元素髮揮的淋漓盡致,可謂是將球鞋推向了一個裝置藝術般的高度。

從懷才不遇到無人不曉,Tom Sachs 為什麼能成為藝術界“科學家”

從懷才不遇到無人不曉,Tom Sachs 為什麼能成為藝術界“科學家”

而在這之後,此係列的每一條相關新聞,都能在全球鞋迷圈引發不小的轟動:先是早前NikeCraft Mars Yard 2。5 迎來曝光,並在全網邀請幸運兒參與此鞋款的上腳測試;接著前不久的去年年底,據傳是全新鞋型的又一力作也是在網路上露出,再次點燃了球鞋愛好者們的熱情。只不過奈何自 Overshoe 發售已經過去了 2 年多,各種新作只是光有訊息,遲遲沒有正式發售,大家也只能是看看圖片,“望梅止渴”了。

從懷才不遇到無人不曉,Tom Sachs 為什麼能成為藝術界“科學家”

NikeCraft 系列能有如今的關注度和成就,主要創意者 Tom Sachs 自然是功不可沒,不過相比“火星鞋”這個鞋圈常用術語,他本人相比較其他知名聯名系列的主創們來說,屬實是低調了不少。正如標題所寫的那樣,這位藝術家並不是“生來就在羅馬”,縱覽其職業生涯,大抵可以用“苦盡甘來”這個詞形容了。

從懷才不遇到無人不曉,Tom Sachs 為什麼能成為藝術界“科學家”

Tom Sachs 於 1966 年出生於紐約市,在本寧頓學院

(Bennington College)

完成學業之後,他又遠赴倫敦,在建築聯盟學院

(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 School of Architecture)

繼續攻讀設計。有了畢業於在全世界最具聲望與影響力的建築學院之一的學歷背景,也使他擁有了尋求設計方向工作機會的底氣,於是在返回美國之後,他來到了建築大師 Frank Gehry 位於洛杉磯的傢俱店工作。

從懷才不遇到無人不曉,Tom Sachs 為什麼能成為藝術界“科學家”

然後事情卻未按照他所想的那樣發展,在 Frank Gehry 身邊工作的 Sachs 始終沒得到重用,在兩年之後被解僱的他只好返回故鄉紐約,找了一份在巴尼斯紐約精品店裝飾櫥窗的工作。在與 Fast Retailing 的全球創意總裁 John C。 Jay 訪談時他回憶道:“我當時的職位可以說就是個看門的。我明明有好的學歷和高階木工的履歷,卻只能擦窗戶、打掃衛生和塗油漆,相當卑微。”

從懷才不遇到無人不曉,Tom Sachs 為什麼能成為藝術界“科學家”

從懷才不遇到無人不曉,Tom Sachs 為什麼能成為藝術界“科學家”

Hermès Hand Grenade

但和其他人不同,即便崗位和工作內容乏味枯燥,Sachs 卻以最高的效率將本職工作做到盡善盡美,同事甚至因此孤立他,因為 Sachs 的“內卷”行為實在是顯得過於特立獨行。但也正所謂“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Sachs 的努力很快有了回報,幾周之後他便升職,不久又有了自己的團隊,開始去不同的商店,主導各種櫥窗展示的設計,或是建造裝飾和傢俱,就這樣,他慢慢地開始“走起來了”。

從懷才不遇到無人不曉,Tom Sachs 為什麼能成為藝術界“科學家”

1995 年,Sachs 的第一個大型個展“Cultural Prosthetics”在紐約莫里斯-希利畫廊舉辦,“Hermès Hand Grenade”“Tiffany Glock”等作品將象徵著財富的奢侈品牌等經典元素,與暴力武器造型結合,無論在當時還是現在看來,都是極具想象力的藝術裝置。

從懷才不遇到無人不曉,Tom Sachs 為什麼能成為藝術界“科學家”

從懷才不遇到無人不曉,Tom Sachs 為什麼能成為藝術界“科學家”

Sachs 其他以此方向為靈感的藝術作品

從懷才不遇到無人不曉,Tom Sachs 為什麼能成為藝術界“科學家”

從懷才不遇到無人不曉,Tom Sachs 為什麼能成為藝術界“科學家”

從懷才不遇到無人不曉,Tom Sachs 為什麼能成為藝術界“科學家”

至於後來賴以成名的太空元素作品,Sachs 也是自上個世紀就開始嘗試。60-70 年代,正值阿波羅登月計劃的實施階段,成長於這個時期的他,自幼就對於太空有了非同尋常的興趣。2007 年,Sachs 建造了一個 1:1 的阿波羅登月艙模型,搭載著一個擁有 29 個閉路影片監視器的控制中心,此外他還為兩名女性宇航員配備了手工製作的宇航服。

從懷才不遇到無人不曉,Tom Sachs 為什麼能成為藝術界“科學家”

從懷才不遇到無人不曉,Tom Sachs 為什麼能成為藝術界“科學家”

當然,這些作品或者說設計理念,也只是 Tom Sachs 職業生涯的冰山一角罷了。可能對於潮流愛好者來說,他與 Nike 的每一個合作鞋款都能如數家珍,但其他的裝置藝術作品卻相對陌生,還是值得進一步深入瞭解一下的。但在查閱更多的資料之後,Tom Sachs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並不是大量令人驚歎的作品本身,而是他不同於許多藝術家的那一份“理性”。

從懷才不遇到無人不曉,Tom Sachs 為什麼能成為藝術界“科學家”

從懷才不遇到無人不曉,Tom Sachs 為什麼能成為藝術界“科學家”

最具代表性的,便是他為個人工作室所制定的“十顆子彈”規則

(也被翻譯成“十誡”)

。具體內容可謂是相當刻板繁瑣,包括“在已經存在的方法論內工作”“傳送並不意味著收到,必須確認郵件是否送達”“所有工具必須放回原位”等等,甚至還有未上鎖、斷電、遲到對應的懲罰金額。在大眾的常識之中,藝術創作往往都是伴隨著自由和情感的發揮,但 Tom Sachs 卻超乎了一般的認知,透過作品告訴人們:擁有著像是實驗室般嚴苛要求的工作室,依然可以創作出新的藝術。

從懷才不遇到無人不曉,Tom Sachs 為什麼能成為藝術界“科學家”

從懷才不遇到無人不曉,Tom Sachs 為什麼能成為藝術界“科學家”

他或許是一個天生的科學家,卻一不小心踏入了“錯誤”的領域,但也正是因此,我們才得以看到他的諸多裝置藝術還有與 Nike 合作的鞋款。在後續諜照曝光卻遲遲未發售之時,網路上也不乏一些質疑的聲音,認為這不過是一種營銷手段,本身產品設計也並沒有過多突破等等,但當你真正瞭解 Tom Sachs 和他對藝術近乎偏執的追求之後,那些不信任或許就會煙消雲散了吧。

從懷才不遇到無人不曉,Tom Sachs 為什麼能成為藝術界“科學家”

就像是每年更新換代的科技產品那般,只看表面還不足以瞭解它的全部,只有真正使用時,才能發覺其在細節之處過人的考究,Tom Sachs 的球鞋設計和裝置藝術亦是如此。最後就用“十誡”中他所引用的話當做結尾吧:“世界上沒有什麼,可以取代持之以恆的決心” ——Ray Kroc,

麥當勞創始人。